21世纪以来,欧美等发达国家纷纷实行“本土化”“制造业回归”等政策,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积极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以缓解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和贸易发展带来的严重冲击。同时,经济全球化速度明显放缓,多边谈判停滞,各国博弈加深,对双边或区域自由贸易协定的制度需求日益强烈,世界经济进入了价值链重塑和生产网络变迁时代。
作为全球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亚太地区通过科技创新、生产力进步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2019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20年之后全球经济增速预计会稳定在3.5%左右,维持这个增速主要依靠亚太两个发展中大国——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增长[1]。但是,目前全球经济复苏迹象不确定,IMF预测2019年全球经济增速会在3.3%左右,低于2018年的3.6%,这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低的。世界经济面临着一系列下行风险和不确定性,如英国脱欧、高额债务、贸易紧张局势和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情绪[2]。尤其是由美国挑起的中美经贸摩擦的持续不断将会严重影响世界经济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然而,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也会倒逼市场开放,区域或双边经济一体化出现新突破,如2018年签署的《全面且进步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日欧经济合作协定》(日欧EPA)。因此,面临世界经济结构的深度调整以及诸多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亟须改革,完善中国的自贸区战略也显得越发重要。
在世界经济形势越发不确定和“逆全球化”盛行之时,生产网络尤其是区域生产网络的发展促进了区域贸易和投资关系加强,对全球经济中的不确定因素起到缓冲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生产网络在全球经济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跨边界生产和生产的“片段化”推进了国际分工从产品深入到工序,各国间的中间产品贸易和区域经济合作不断增多,企业网络国际化合作日益密切。近些年来,尤其亚太区域生产网络的发展备受世人瞩目。作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极,亚太地区已然形成彼此存在一定竞争合作关系的东亚和北美两大生产网络,即亚太区域生产网络,而中国目前正处在从亚太区域生产网络的中低端向中高端跃升的过程中,与东盟、日、韩等经济体的竞争将不断加剧。亚太区域内生产网络深度交织,产业内贸易蓬勃发展,形成的产业链相对完整。
21 世纪区域经济一体化进入第三次发展高潮,双边、区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势头越来越迅猛,自贸区网络体系日渐形成,[3]这说明以产品内分工和价值链管理为主要特征的全球生产网络体系促使各国经济利益紧密相连。根据WTO官方的统计数据,1990年全球仅有70个区域贸易协议(RTAs,regional trade agreements),而截至2018年底,WTO已经收到了681个RTAs组建的申请,其中有467个RTAs生效[4]。在此次区域一体化浪潮中,包括中国、日本、韩国、美国等在内的亚太主要经济体也积极参与其中。以亚洲为例,据WTO统计,2016年下半年东亚经济体新签署的区域贸易协定达123个,占总数的17%[5]。2018年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也取得了显著进展。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之后,剩下的11个成员在原有TPP规则基础上,达成《全面且进步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表达了这些成员国继续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强烈意愿。除了CPTPP之外,欧盟和日本这两大经济体之间在2018年达成了双边自贸协定,这一协定也是目前为止全球最大的自贸协定,覆盖全球各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8%,贸易总额的37%。中国坚定推进区域自贸协定谈判,积极参与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力争和其他成员一道努力尽快达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RCEP如若达成,将覆盖全球近一半人口、全球贸易的40%、全球GDP的近1/3。
2013 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七年来,从理念转为行动,从愿景迈向现实,“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了中国及全球实质性经济增长,堪称“21世纪最具变革性的理念”。“一带一路”倡议凝结了“中国智慧”,为全球经济治理变革提供了“中国方案”。“一带一路”倡议是开放的,其成员不局限于古丝绸之路范畴,有意愿的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可以参与。“一带一路”倡议注重各国或地区之间的互联互通建设,加强了各国间的经贸联系,促进了生产要素的跨境流动,推动了亚太区域生产网络的重塑。“一带一路”倡议是包容的,它不以构建高标准的统一的自贸区为目标,其框架下的区域合作方式是多元的、多层次的、无固定模式的,既可以是以国家为主导的区域和次区域合作,也可以是以企业为主导、具体项目为载体的区域合作,因此这是一种更加灵活的区域合作方式,也更加适应亚太发展实际需要,与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相辅相成的,是一种新型区域合作平台。
随着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国家制定了自贸区战略,如美国的“竞争性自由化战略”、新加坡的“扩大腹地战略”、日本的“全球化战略”、墨西哥的“全方位自由贸易区战略”、智利的“叠加式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等[6],以明确自贸区伙伴国的选择标准和原则,以指导和加快推进各国的区域经济合作进程。中国也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区域经济合作的政策法规。2004年,中国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其总则中明确指出要“根据平等互利的原则,促进和发展同其他国家及地区的贸易关系,缔结或者参加关税同盟协定、自由贸易区协定等区域经济贸易协定,参加区域经济组织”,为中国参与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奠定了法律基础。2006年,中国商务部提出要将自由贸易区建设提高到国家战略高度的构想。2007年,党的十七大把自贸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2012年,十八大提出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十八届三中全会又提出要“以周边为基础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形成面向全球的自由贸易区网络”。2014年12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要“逐步构筑起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自由贸易区网络”。2015年11月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我国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目标任务、战略布局等,这标志着我国自由贸易区理论体系已经形成。[7](www.daowen.com)
伴随着各国自贸区战略的制定和不断实施,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协定涵盖的内容和范畴出现了深化趋势,如日本、韩国等国已签订的一系列贸易协定,以及《全面且进步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CPTPP)等。另外,虽然美国退出TP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TIP)谈判停滞,但是它们打造的高水平市场准入标准将成为各国自贸区谈判的范本,使得中国面临“二次入世”风险。因此,中国自贸区战略亟须进行相应调整。
随着全球生产网络的延伸和拓展,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也呈现高标准、深度一体化趋势。“深度一体化”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它不仅包括传统的降低或消除关税安排,还包括知识产权、投资、资本流动、竞争政策、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壁垒等深层次的贸易规则。深度一体化是否优于浅度一体化?深度一体化是否成为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趋势?作为亚太区域生产网络和区域合作的重要成员,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必须认真研究当前亚太区域合作的新动向。[8]在全球价值链重塑和生产网络变迁的背景下,高水平的自贸区战略应该更加受到重视。本书将深入研究和探讨亚太区域生产网络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和特征,系统性界定和衡量深度一体化、实证检验深度一体化与亚太区域生产网络间的内在经济逻辑,辨识深度一体化对不同类型国家的影响,通过实证研究方法来客观评价和解析亚太区域生产网络对深度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并努力为决策部门及时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提高中国融入亚太区域生产网络和深度一体化的效率,实现经济稳定增长,获得更多的全球化分工收益。[9]因此,通过研究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及其与区域生产网络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分析中国自贸区战略的设计和调整方向,将关系到中国对外开放能否进一步深化,在全球生产网络变迁中能否占据有利地位的问题。
从理论角度看,本书将为在国际生产网络变迁下制定中国自贸区战略提供理论依据。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和贸易带来严重冲击,全球生产网络进入重塑阶段,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呈现出多元化、高标准、深层次等许多新的特征,这些趋势在世界经济中最为活跃的亚太地区的表现更加突出和显著。这些新现象无法用原有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进行解释,亟须新的理论。本书试图基于国际和区域生产网络视角,立足于亚太生产网络变迁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实和需要,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尤其是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出现的新趋势提供理论解释。
从现实角度看,本书能够为中国更好地参与和把握亚太经济一体化发展机遇提供政策建议。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产网络在全球经济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跨边界生产和生产的“片段化”推进了国际分工从产品深入到工序。以产品内分工和价值链管理为主要特征的全球生产网络体系促使各国经济利益紧密相连,新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也随之到来。伴随着各国优惠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PTA/FTA)战略的不断实施和发展,亚太FTA协定涵盖的内容出现了深化趋势,如日本、韩国等国已签订的一系列贸易协定等。由于特朗普上任后宣布美国退出TPP,亚太地区的经济一体化遭到重创,而日本推动《全面且进步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CPTPP)谈判,以及中国和东盟推动RCEP谈判都将为亚太经济一体化进程创造机遇。由于中国缺乏参与深层区域一体化的经验,在区域合作谈判中面临严峻挑战,因此本书将为决策部门及时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提高中国融入亚太生产网络和深度一体化的效率,实现经济稳定增长,获得更多的全球化分工收益。此外,面对由美国对华挑起的贸易摩擦,中国也需要对对外贸易策略进行重新审视,转变贸易策略、主动推进亚太自由贸易区网络建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