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我总结了四个新的特征:一是全球城市关系发生变化,出现了链网化特征;二是全球联系方式发生改变,出现了虚拟化特征;三是全球城市格局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多极化特征;四是全球城市发展动力发生了变化,呈现出了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支撑的特征。关于全球城市的关系的链网化和全球联系方式的虚拟化前边已有所涉及,这里着重就后两个趋势谈谈我的看法。
首先是全球格局的变化。在80年代的时候,弗里德曼做了一个全球城市的研究,对于全球城市格局他讲了两个极点城市,一个是纽约,一个是伦敦,也就是说从世界城市体系来看,有两个极。当时的东亚地区只有日本的东京表现不错,中国根本就没有城市进入全球城市体系,中国基本处在一个边缘的状态。当时一个主流观点叫中心边缘论,就是纽约、伦敦是全球城市体系的中心极点,亚洲这些地区都是叫边缘地区。到了2010年前后,情况发生了一些重要的变化,就是东亚城市迅速崛起,尤其是中国,所以出现了三极,就是北美、西欧和东亚。除了日本的东京以外,东亚地区出现了一大批重要的城市,包括中国的北京、上海、香港,新加坡、首尔、马尼拉、吉隆坡等,其中也有一些接近顶级的城市,所以全球的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前一段时间大家议论比较多的就是GaWC的评级结果,其实它就是中国崛起的一个重要反映,就是全球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一个反映。
当然,我们也不要太过于乐观。我们曾经与GaWC有过项目合作,GaWC是通过一个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分布和对外联通度来评价一个城市的国际化程度。这个评价系统将生产性服务业分五大类,每一类由大概25-30个最顶级的企业组成,然后看它的总部和分部,包括办事处的相互联系程度。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城市的对外联通度,但它只能是一个大致的衡量,某种程度上会高估城市的实际发展情况。(www.daowen.com)
城市国际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趋势,就是全球发展的动力发生了重大变化,科技再次成为全球、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GaWC评价体系主要是根据生产性服务业那五个方面来做出评价,对于科技服务业、科技创新、尤其是现在这个状态下的互联网新技术考虑不足。实际上,这些高科技公司,是真正主宰世界发展的重要的力量,所以那些高科技服务企业总部和分部是非常重要的。这也就是我讲的第四个趋势,即全球的科技公司,它的企业的所在地对于城市国际化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要考虑新的全球城市评价和衡量体系,既要考虑生产性服务业,也要考虑科技对城市国际化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