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多元化发展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多元化发展

时间:2023-06-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农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蔬菜已成为种植业中最大的经济作物,水产是经济总量最大的优势产业,渔业产值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30%。表5-22010-2019年苏州农业产业结构演变单位:亿元、占比:%图5-12010-2019年苏州市农业产业结构演变2.农业产品结构及产量。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进行,种植业内部结构不断变化。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多元化发展

坚持把“四个百万亩”(优质水稻、特色水产、高效园艺、生态林地)作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作为苏州的生态红线和生存底线,“十二五”期间先后出台《关于保护发展“四个百万亩”进一步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决定》《农业产业布局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意见,构建了“四个百万亩”政策支撑体系,建立了“四个百万亩”动态长效监管机制。基本形成了以优质水稻、特色水产、高效园艺、生态林业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格局。农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蔬菜已成为种植业中最大的经济作物,水产是经济总量最大的优势产业,渔业产值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30%。

(一)农业产值占比在经济快速发展中趋于稳定

从农业总产值看,2018年苏州实现农业总产值410.09亿元,是2010年的1.51倍,是1978年的21.87倍。其中1980—1990年是增长最快的,1980年苏州农业总产值11.42亿元,到1990年时已达到了58.12亿元,增长了将近4倍多。从2014年以来,苏州农业总产值的增长明显放缓并趋于稳定,2014年苏州农业总产值为392.49亿元,2015年为415.17亿元,2016年为424.67亿元,2017年为424.69亿元,2018年为410.09亿元。2014年以来苏州农业总产值基本稳定在400亿左右的水平。

第一产业占比来看,第一产业占比由解放初期的45.9%下降到2005年的1.9%后,一直在2%之内,近年来稳定在1.0%—1.5%之间。无论是农业总产值还是第一产业产值,“十一五”以来的发展趋势都是总量和占比基本趋于稳定,但这并不意味着苏州农业地位的下降,或者农业产业弱化,而是苏州经济的快速增长,民营经济和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苏州服务业快速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苏州农业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融合发展,相互渗透,传统农业产值基本稳定,而农业加工业、农业企业和相关农业旅游业却成为第二、第三产业的新增长点(见表5-1)。

表5-1 1978—2019年苏州农业总产值、第一产业产值及第一产业产值占比

(二)农业结构在深刻调整中实现转型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社会生产关系的不断调整、都市农业功能定位的不断变化,苏州农业结构调整取得历史性的突破,农业产业结构由传统的单一的种植业向农林牧渔多元结构不断转型,粮食种植业不断下降,渔业、牧业、林业不断上升,基本形成了种养结合,渔业、林业、牧业并举的产业化发展格局,以不断满足都市型现代农业多样化需求。从农业部门结构看,苏州市农业产业结构变化和农村经济结构得到逐步优化,正在由传统的粮食、蔬菜、肉禽、蛋奶等农副产品为主的以满足温饱为主的城郊农业,逐渐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为手段,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的现代化都市农业发展转变。

1.农林牧渔产值的绝对值和相对值。从农林牧渔产值的走势看。“十一五”以来,除了牧业外,总体产值均呈现缓慢上涨并趋于稳定的发展态势。从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产值看,2010—2019年,农业(种植业)由2010年的105.3亿增长至2019年的161.5亿,年均增长4.8%;林业由2010年的16.2亿增长至2019年的19.7亿,年均增长2.22%;牧业由2010年的35.7亿下降至2019年的15.7亿,年均下降9%;渔业由2010年的85.4亿增长至2019年的111亿,年均增长3%(见表5-2)。

从农、林、牧、渔产值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比例看。2010—2019年期间,农业(种植业)由2010年的38.81%上升至2019年的45.1%;林业由2010年的6%下降至2019年的5.5%;牧业由2010年的13.2%下降至2019年的4.4%,占比减少了8.8%;渔业由2010年的31.5%增长至2019年的31.1%。可以发现,除了牧业明显下降外,其余的基本趋于稳定。可以得出这个基本的结论:“十一五”以来,苏州农林牧渔产业,除了牧业外,其他产业产值均呈现缓慢上涨或下降并趋于稳定的发展态势;农、林、渔产值占比总体保持相对稳定的格局(见图5-1)。从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及其占比来看,“十二五”“十三五”期间,无论是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还是其占农林牧渔服务业的比重,均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从2006年的17.02亿、占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9.9%,增加到2010年的28.7亿、占比10.6%,2011年的31.9亿元、占比10.3%,2015年的48.4亿元、占比11.7%,2019年的49.1亿元、占比13.8%(见表5-2)。

表5-2 2010-2019年苏州农业产业结构演变单位:亿元、占比:%

(www.daowen.com)

图5-1 2010-2019年苏州市农业产业结构演变

2.农业产品结构及产量。都市型现代农业必须以满足都市市民的多样化需求为目标,都市居民对农产品的需求正从基本粮食向富有营养的多样化的农产品转变,这种转变符合多功能农业的发展需求。

(1)粮食、蔬菜、茶叶水果。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进行,种植业内部结构不断变化。自1970年以来,苏州市播种面积总体上呈下降的趋势。1975年粮食播种面积966.87万亩,2018年为186.7万亩,下降了80.69%。粮食作物占用耕地面积共减少780.17万亩,平均每年减少18.15万亩。水稻和小麦是苏州最主要的两大作物。据苏州市统计年鉴,2016年全市水稻面积109.05万亩,小麦种植面积99.83万亩,稻麦种植面积占全市粮食作物总面积的96.0%,同年,玉米大豆棉花种植面积已缩减至5.88万亩,油菜面积7.52万亩,且以观赏性油菜居多。蔬菜、茶叶、瓜类等作物的播种面积总体呈增加,占播种面积的比重持续增加,茶叶的播种面积由2006年的3.16万亩增加到2018年的3.91万亩,水果由2006年的10.54万亩增加到2018年的14.3万亩,蔬菜2018年的种植面积达到93.63万亩。全市现有蔬菜百余种,品种近千个,其中不乏一些国内知名的地方特色蔬菜,如苏芡、苏州青菜、太湖莼菜、太仓白蒜等。蔬菜种类主要有叶菜类,全年播种面积约46.5万亩、占全年蔬菜种植总面积的36%;瓜果类约22.5万亩、约占17.4%;根茎类约6万亩、约占4.7%;豆类约18万亩、约占14%。受传统饮食习惯影响,苏州市居民偏爱叶菜,素有“三日不吃青,嗓子冒火星”之说,因而叶菜消费需求量大。据统计,2014年仅叶菜一项,全年累计播种面积就达18万亩,总产量约29.5万吨,居各种类之首。2020年蔬菜累计播种面积近100.5万亩,产量203万吨。其中绿叶菜常年种植面积不少于49.5万亩,占蔬菜种植总面积的50%以上。

(2)花卉苗木产业。花卉苗木等高效园艺是苏州市都市型现代农业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苏州市委、市政府把花卉作为农村主导产业来抓,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大扶持力度,实行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花卉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苏州市成为江苏省重要的花卉产业基地,是全国有名的“花木之乡”。据调查统计,截至2019年底,苏州市花卉产业面积17.18万亩,总产值达8.6亿元。全市已形成了苏州西郊太湖沿岸丘陵山区、吴江西南部平原地区的绿化苗木产区以及常熟虞山杨园镇的草皮专业化生产基地。涌现出苏州维生种苗、昆山“三维园艺”、吴江苗圃、吴江“玫瑰园”、苏州盈年科技、相城生态园等知名花卉企业。全市花卉产业销售以观赏苗木、鲜盆栽、盆栽植物为主,据统计,2019年销售观赏苗木3000万株、鲜盆栽2200万枝、盆栽植物1513万盆。

目前,低碳、生态、绿色、环保是整个国家发展的战略,城镇化建设和城乡居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增加,对绿化苗木花卉的需求将是大量的、长期的、稳定的。

(3)渔业。苏州淡水资源十分丰富,水域类型多样,水文气象条件优越,水生生物种类繁多,鱼类品种资源在国内应有尽有,养殖历史悠久,技术先进,经验丰富。自古至今,苏州渔业独具优势。从1985年起渔业率先跳出计划经济模式,建设商品鱼基地,同时明确走“科技兴渔”道路,改进传统粗放式经营为集约式养殖,大力发展网栏、网箱、网围“三网”新技术,不断调整养殖结构,重点发展名、特、优新品种,开始跨入产量增长、质量并举的产业化方向发展阶段。水产业较早成为苏州农村一项支柱产业,渔产量由1985年的12.3万吨上升到2000年的30万吨,人均超过50公斤。青虾、罗氏沼虾、河蟹、鳜鱼四大特种品已形成产业化经营格局,而且区域化格局明显。如以吴江、昆山、原吴县为主的青虾养殖区面积达15658.8亩,年产青虾达14467吨;以吴江为主的罗氏沼虾养殖区面积达2247亩,年产罗氏沼虾达7311吨;以阳澄湖、太湖的“二湖”区为主的河蟹养殖区面积达到19327.5亩,年产河蟹达7471吨;以沿江“三市”为主的扣蟹培育区养殖面积达1133亩,年产扣蟹5000万只;以“二吴”地区为主的鳜鱼养殖区养殖面积达451.5亩,年产鳜鱼2435吨。

“十一五”以来,渔业发展依靠科技创新,以提高经济效益和提升产品质量为中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加快现代渔业的建设。在省内率先启动实施了现代渔业产业园区建设工程,推进渔业资源向产业园区集中,实现规模化发展,并鼓励向养殖能手、大户、合作社和企业流转,推动渔业以集中促集约、兼业转专业、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截至目前,全市已先后建立相城区阳澄湖现代渔业产业园、吴中现代渔业示范园区、常熟现代渔业产业园区、昆山阳澄湖现代渔业产业园区等一批国家级、省级等各级园区,承担起为全省乃至全国现代渔业产业园区建设提供示范借鉴的重要使命。截至2019年,全市养殖面积58.035万亩,总产量16.53万吨,总产值110.9亿元,占全市农林牧渔总产值32%,经济效益独占鳌头。在苏州市都市型现代农业中,水产养殖不仅比种植大田作物经济效益高,而且养殖水面还具有湿地功能,以及附带的垂钓功能,使其成为都市型现代农业最具有活力,集多功能为一体的产业。

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印发〈苏州市探索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的通知》(苏委发〔2020〕10号)以及省农业农村厅、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开展全省养殖池塘生态化改造实施方案(2019—2022)编制工作的通知》(苏农渔〔2019〕18号)精神,在前期深入调研和反复征求意见的基础上,2020年12月,市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印发《苏州市高标准池塘改造实施方案(2020—2022年)》,计划利用3年时间,对全市水产养殖主产区12.11万亩养殖池塘实施高标准改造和提升,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模式,不断提高池塘养殖尾水处理水平。到2022年,水产养殖主产区实现池塘养殖尾水达标排放或循环利用,切实加强养殖污染管控,促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

(4)畜牧业。畜牧业是苏州现代农业的五大主导产业之一,是“菜篮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州经济快速发展,人口数量急剧增加,畜产品的消费量也大幅上升。然而,畜牧业受资源和环境的制约,特别是受生态敏感禁养区影响,加上土地、劳动力、饲料资源等畜牧业生产要素成本的上涨,畜禽养殖持续缩减。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大力推进畜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现有部级标准化示范场6家,省级畜牧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场85家,10多个畜牧业地方标准通过省、市技术质量监督局认定。对于一些生产规模小、设施差、对环境造成影响的畜禽养殖场加大综合整治力度,采取关、停、搬等措施,全市已累计拆除规模养殖场2030家。在发展畜牧业上紧紧抓住规模化、标准化、健康养殖、生态养殖这条工作的主线,走品牌发展道路,做精做强畜牧产业。全市畜牧养殖总量稳中有降,适度规模比重有所提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档次不断提升。2018年,全市生猪家禽、羊年出栏分别为35.36万头、927.49万羽、5.17万只,奶牛存栏量0.99万头;全年肉类总产量3.87万吨、禽蛋产量9233吨、牛奶产量7.16万吨,畜牧业产值24.1亿元。2018年,全市年出栏500头以上生猪规模场有297个,年上市生猪53.73万头,占上市总数的60%,比2010年末增加16个百分点。全市畜牧业已实现由千家万户饲养向规模化、集约化生产转变,大中型规模场主体地位进一步巩固提高。

苏州已形成以苏州市众诚鸭业有限公司、张家港市梁丰集团、太仓广东温氏家禽有限公司、太仓金星獭兔有限公司、苏州市牛奶公司等为主的一批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实行公司与农户合作的运作模式,带动农民开展畜牧生产,对稳定畜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起到了重要作用。如吴江桃源镇的众诚鸭业有限公司现有哺箱1000多只,带动1000多农户饲养70万羽种鸭(吴江市内),每天发放苗鸭50万羽左右;太仓广东温氏家禽有限公司,实行公司加农户的经营方式,带动1600多个农户养鸡,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使太仓市肉鸡生产常年保持在3000万羽左右,农民获利2500万元;苏州年产10万余吨鲜奶,近一半也由三个奶业龙头企业收购。

2018年5月,苏州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苏州生态畜牧业建设的意见》,要求以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为主线,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加快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环境友好、生产先进、形态优美、产业融合”的生态畜牧业新格局。苏州市农委、环保、财政部门联合印发了《苏州市美丽生态牧场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同时制定了《苏州市美丽生态牧场建设标准》《苏州市美丽生态牧场建设验收评分标准》,明确了美丽生态牧场建设活动的申报流程、现场验收、公示授牌等环节的流程标准。根据《苏州市美丽生态牧场创建活动实施方案》要求,美丽生态牧场须具备五大要素,即污染治理上要生态循环,设施提档上要联网智慧,安全高效上要全程监管,形态空间上要美丽绿色,功能拓展上要产业融合。2018年苏州市建成首批6家美丽生态牧场,2020年创建15家以上美丽生态牧场,成为苏州市乡村振兴产业转型样板场,推动全市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