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正式实施,国家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为农业经营的基本制度,将农村的土地使用权与所有权进行了分离,农民可以承包土地并对所承包的土地在一定时期内进行自主经营,这种对土地的自主使用权极大限度的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我国农村经济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苏州与全国其他地区一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极大激发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不仅解决了农村的温饱问题,而且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一)主攻粮食生产、解决温饱阶段
一是农业生产力得到大解放。1978年以后,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鼓舞和指引下,苏州按照有利于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总要求,继续采取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方法,不断加大农村改革的力度,积极探索符合苏州农村实际的经济体制和经营方式,给农业发展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强劲活力。1983年,全市全面推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制度,从根本上彻底打破了“一大二公”的经营模式,在坚持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的基础上,把土地承包给农民,由农民分散、自主经营,极大地扩大了农民的经营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同时发挥集体统一经营、协调管理作用,加大生产服务力度,注重集体资产积累,走有统有分、统分结合、以分为主的生产经营体制,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业生产力,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生产大发展。
二是粮食全面实现大丰收。这一阶段,农业生产以粮食为主,随着双季稻的普及推广,苏州粮食生产实现了历史性飞跃。1982年单季稻亩产突破400公斤,1984年突破450公斤,1990年亩产高达490公斤,生产水平跃于省内领先。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双三制面积大幅度调减,到1985年仅剩49.3万亩,比1978年减少了270.9万亩。到1993年双季稻基本绝迹,全市全面恢复了稻麦两熟的耕作制度。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近10年时间里,苏州农业围绕主攻粮食生产,粮、棉、油生产快速增长。至1985年,全市粮食生产面积达到750.74万亩,总产达238.49万吨,其中夏粮种植295.68万亩,总产59.02万吨;秋粮种植455.05万亩,总产179.47万吨;单季晚稻种植面积361.8万亩,比1978年增257.9万亩。
棉花种植面积66.75万亩,总产4.26万吨;油菜种植面积135.17万亩,总产14.1万吨。1979年和1984年,全市粮食总产量分别达到313.98万吨和310.14万吨,成为苏州自1949年以来粮食年产量最高并首次超过300万吨的两个年份。粮食总产的增加,较好地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克服了供应短缺,实现了自给平衡,促进了社会稳定。
三是经营体制开始有所突破。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不断完善和推进,一方面农民投入农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但另一方面,农村集体经营层次有组织的、较为集中的、有一定规模的长期建设性投入却十分有限,成为影响农业增长的一个突出问题。为改变这种“双层经营,一层投入”的状况,切实增强农业发展后劲,1986年,苏州在深化农村改革的过程中,从继续稳定发展农业的角度出发,积极探索拓宽集体建农资金来源渠道,建立了农业合作发展基金制度。全市当年就筹集了农业合作发展基金1.17亿元,用于农业投入的资金达到7124万元,相当于当年国家对农业投入的4倍多,从而有效地增加了农业建设性投入,发挥了集体统一服务和组织的作用,促进了农业基本建设,恢复和发展了农业生产力,同时也缓解了农村资金矛盾,受到广大农村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欢迎。实践证明,这是与“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相适应的一种新的投入机制,是探索拓展农业投入渠道的第一次有效尝试。
(二)在稳定粮棉油生产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多种经营阶段
1985年,中央出台一号文件,制定了十项经济政策,重点加快改革农产品统派购制度,取消粮食、棉花统购,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的双轨制,并逐步开放了水产品、水果、茶叶等农产品的价格,提出了“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号召。苏州以此为契机,在稳定粮棉油生产的基础上,积极走多种经营发展之路。
一是大力发展多种经营。结合耕作制度改革,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坚持稳定发展粮棉油生产的基础上,逐步调减粮食播种面积,扩大经济作物,加快水产养殖业、畜牧业、蚕桑业等的发展,实施“菜篮子”建设工程,改革农产品流通制度,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全市农业呈现出崭新的发展面貌,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在1978年到1997年的20年间,全市多种经营总收入从5.31亿元增加到180亿元,增长33倍,年均递增19.3%;农民人均来自多种经营的纯收入从76元增加到2200元,增长了28倍,年均递增18.3%,占农民年纯收入的45%以上。到1997年,全市肉类产量已达14.27万吨,牛奶1.66万吨,水产品30.13万吨,分别比1978年增长48.6%、6倍和2.7倍;种植业方面,高效经济作物比重不断增加,包括蔬菜和其他高效经济作物面积达到50万亩,粮经结构比例达到7∶3左右;农副产品中,名特优品种生产份额不断加大,高效农业的结构框架初步建立。稳定的粮食生产和发达的多种经营,极大地丰富了农副产品市场供应,农业生产告别了短缺经济时代,农副产品“凭票”供应成为历史。
二是积极构建政策体制。1992年,苏州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努力开创我市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的政策意见,提出积极走“种—养—加”一体化的路子,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整体经济效益逐步体现。多种经营由过去的农村副业,逐步变成了增加农民收入的致富产业和稳定社会的重要产业,农民收入成倍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这个时期,全市种植业继续快速发展,粮食生产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围绕“保粮稳产,主攻单产”,掀起了新一轮建设高潮,呈现出崭新的发展面貌。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全市掀起了市抓农业中心示范方、县抓万亩丰产方、乡抓千亩丰产方、村抓百亩丰产方的生产高潮。全市多种经营迅速起步,水产养殖业、畜牧业、蚕桑业等快速发展,通过近10年的努力,多种经营无论是量的扩张,还是质的提高、效益的增加,都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三)注重优质高效、推进市场化农业的阶段
中共十四大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农业经济全面发展,新一轮结构调整全面展开,全市农村涌现出一批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新的农业增长方式,将分散的家庭经营与社会化大市场相联结,把农业生产引向集约化、规模化、商品化的轨道,初步形成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苏州农业迈上奔向现代化的康庄大道。
一是产业结构调整加快。1995年以后,苏州市把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举措来抓,瞄准市场需求,依托资源和技术优势,积极发展高效种养项目,调高农业整体产出效益。1997年秋播开始大幅调减粮棉油,大步推进水产、畜牧和蔬菜园艺业,大力实施外向、生态、特色、设施和都市“五型农业”,高效作物在种植业中的比重、养殖业在农业中的比重、深加工农产品在农产品中的比重、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的比重、“三资”在农业投资中的比重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1998年、1999年全市分别调整粮食种植面积60余万亩,1998年粮经比例由1997年前的8∶2调整为7∶3,养殖业占农业的比重达到36%,农业商品率达到71%;1999年粮经比例调整为6.5∶3.5,养殖业占农业的比重达到37.8%,农业商品率达到78.4%。到2001年,全市经济作物占种植业比重达到51%,养殖业占农业比重达到53.1%。农业、种植业开始向多品种、高质量、高效益转化,农业生产向水产品、畜产品转化,农副产品向最终产品、高档产品转化。(www.daowen.com)
二是特色农业逐步形成。全市通过积极试点,稳步推进农业基地化、规模化发展。到2002年,全市平均承包耕地15亩的规模经营面积达到70多万亩,占全市责任田面积的40%以上。在种养结构加快调整的同时,全市各级农林部门注重了产业内部品种的改良升级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更新推广,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相继诞生,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良品种加快形成主导品种和优势产业,大量国内外种养新品得到引进推广,高效特色农业逐步形成。苏州“鱼米之乡”“江南水乡”特色被充分挖掘。
三是市场体系初步建立。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围绕农产品加工、流通等产业化关键环节,花大力气,下苦功夫,着力培育农产品加工体系和市场体系。到21世纪初,全市拥有各类农副产品加工企业109家,其中规模较大、年利润百万元以上的重点骨干企业65家,吴江市的华鑫集团、常熟的隆力奇集团等,先后发展壮大,被列为省级龙头企业。在优势农产品集中产区,有重点地建设一批规模大、起点高、带动能力强的现代化的产地批发市场。到2001年,全市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达到100多个。同时,积极鼓励组建各类优势农产品行业协会,发挥其在产销衔接、技术服务和协调价格等方面的作用,一批专业合作社、协会和农民经纪人队伍逐步形成,有效促进了优势农产品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真正形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均沾、优势互补”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切实起到了农户与市场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四)注重生态和谐,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阶段
进入21世纪,苏州市围绕到“两个率先”(率先实现高水平小康社会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深入推进新一轮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实施农业科技化、外向化、标准化、产业化、生态化和法制化“六化”战略,全市农业的生产布局结构、高效技术结构、经济功能结构得到了很好的优化,以生产功能为主的传统农业向融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功能于一体的现代都市型农业转变的步伐明显加快。
一是农业内部各产业全面协调发展。在“一免四补”政策带动下,农民种粮积极性进一步高涨,全市粮油生产实现了持续稳产高产。2006年,全市小麦播种面积86.6万亩,单产达到311公斤,创历史最高纪录。水稻播种面积161.5万亩,单产568.5公斤。园艺生产稳步提高,全市蔬菜面积119万亩,其中常年菜地35万亩,果品面积10.5万亩,花卉苗木面积16.5万亩,茶园面积3.2万亩。水产养殖增效明显,全市水产养殖面积132万亩,特种水产品养殖面积占比63%。
二是农产品质量建设全面推进。2005年,苏州市制定出台了《苏州市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督条例》,2006年4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正式颁布,11月1日起开始正式实施,这是几千年来农业生产史上的一次革命,标志着农产品生产开始纳入法制化建设的轨道。到2006年全市实施标准化生产的无公害农产品基地面积已达到200万亩,占总生产面积的64%,“三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数量累计1273个,名列全省前茅。
三是休闲观光农业全面升位。全市按照农业内部一二三产业全面协调发展的工作要求,在提升农业种养业、壮大农产品加工业的同时,积极创新发展思路,着力开发现代农业服务业,以“绿色、休闲、参与、体验”为基本特征,集生产、生活、生态和农业产销、农产品加工、农业旅游服务等三次产业于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到2006年,全市初具规模的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场所达116个,全年接待750万人次,实现直接经营收入9亿元。
四是生态农业全面升档。高品位推进农村绿化,按照“生态、景观、长效”的新定位,着力挖掘空间潜力,增加绿量,到2006年,全市森林覆盖面积达到124.77万亩,比2000年增加了57万亩,扣除水面后的陆地森林覆盖率达到17.04%,初步形成了贯通全市、城乡一体、生态与景观有机融合的森林生态系统。
五是农业外向带动能力全面提高。全市上下以实施省政府《农产品出口行动计划》为动力,大力开展农业招商引资,扶持培育出口成长型企业,加快出口创汇基地建设,积极开展农产品境内外促销,大力拓展农产品出口市场,全市外向型农业继续稳步发展。截至2006年底,全市累计引进外资项目770多个,注册外资累计超过36亿美元,各项指标始终在全省保持领先水平。农业园区建设逐步成为外向型农业的重要载体。
六是农业经营机制不断完善。推广应用了一大批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效种养模式,涌现出了一大批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种养基地和各类高效农业典型。水稻播种机械化率达到31%,收获机械化率达到85%。农业管理能力全面提升,通过探索建立综合性农业研发体系、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现代农业教育体系,有效提高全市农业的科技创新、推广普及和人才培养能力。
抓好畜牧兽医体制改革,在全省成立第一家畜牧兽医局。通过建立健全农业保险、重大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等体系,全市抗御农业自然灾害、外来有害生物、动植物病虫害等方面的能力有了进一步增强。加强执法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农业综合执法,农业依法行政和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