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德国市民农园:生态与社会双重功效

德国市民农园:生态与社会双重功效

时间:2023-06-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德国都市农业的主要特征是以生态和社会功能为主。德国是都市型农业的发源地,德国都市农业以市民农园为代表。1919年,德国即制定了《市民农园法》,以后历经多次修订。目前,德国市民农园承租者已超过80万人,其产品总产值占到全国农业总产值约1/3。

德国市民农园:生态与社会双重功效

德国面积35万平方千米,8200万人口,是欧洲联盟中人口最多的国家。德国虽然在世界上是一个高度发达的现代化工业国家,但仍然高度重视农业,有将近一半的土地用于农业发展,因此,农业在德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农业是德国的绿色心脏。德国都市农业的主要特征是以生态和社会功能为主。德国许多城市是建立在森林之中,号称“森林城市”。

德国是都市型农业的发源地,德国都市农业以市民农园为代表。市民农园起源于中世纪德国的Klien Gorden。那时德国人多在自家的大庭院里划出一部分土地作为园艺用地,享受亲手栽植作物的乐趣。而德国都市农业的真正发端一般认为始于19世纪,早在19世纪初期,德国就发展了“市民农园”这一都市农业的典型实践形式,德国政府为每户市民提供了一小块荒丘,市民作为自家的“小菜园”,实现蔬菜生产自给自足。19世纪后半期正式建立“市民农园”体制,其宗旨是让居住在狭窄公寓的都市居民能有足够且营养的食物供应,并以建立健康生活理念为出发点。1919年,德国即制定了《市民农园法》,以后历经多次修订。20世纪70年代以后,“市民农园”宗旨转向以农耕体验和休闲为主的经营方向。近年来建立市民农园的宗旨已经发生很大变化,转向为市民提供体验农家生活的机会,使久居都市的市民享受田园之乐。市民农园的土地来源于两大部分:一部分是镇、县政府提供的公有土地,另一部分是居民提供的私有土地。每个市民农园的规模约有2公顷。大约50户市民组成一个集团,共同承租市民农园,每位承租人租地100平方米。租赁者要与政府签订为期20—30年的使用合同,自行决定如何经营,种花、植草、种菜或是栽树,饲养家畜、家禽、水产品,政府都不干涉,但其产品却不能出售。如果承租人不想继续经营,可以中途退出或转让,市民农园管理委员会选出新的承租人继续租赁,承租人要承担原承租人合理的已投入费用。目前,德国市民农园承租者已超过80万人,其产品总产值占到全国农业总产值约1/3。目前这种形式在欧洲非常普遍。

德国是最先提出建设生态农业的国家之一,也在建设生态农业园的过程中积累了很多先进的经验。德国非常注重自身农业产品的质量,将质量把控作为一个重要的项目,并且结合生态农业园的发展,推进农产品的品质控制。从法律道德层面,对生态农业产品的质量进行了严格规定和明确要求,要求生态农业园生产的生态农业产品都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德国政府对生态农业园建设的资金支持一直有增无减。农业与科学技术的结合是德国生态农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特点。(www.daowen.com)

德国发展生态农业的一个重要做法是推行环境友好型农业科技,重点是培育良种,包括植物良种和动物良种。在植物遗传育种、动物优良品种培育、动植物检疫以及工业原材料选育等方面,德国科技界都投入大量经费,开展生物技术研究。德国各地育种研究所的良种繁育工作,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加强了培育优质品种的研究。但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突出研究的重点转变了。过去,对育种第一位强调的是高产、稳产,然后才是优质和抗逆性,而现在育种的重点越来越突出优质、抗逆性强的目标。迄今,德国在小麦、黑麦、燕麦等麦类产品品质以及抗倒伏,抗白粉病、锈病和穗病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培育出了高营养、高品位的啤酒大麦。

大力发展绿色原料农业。多年以来,德国把发展可再生性工业原料,尤其是生物质能原料置于农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并采取有力措施,促其迅速发展。德国是欧洲最大的生物燃料(主要是生物柴油)生产国,其主要原料是菜籽油。德国在利用生物技术培育再生性工业原料植物方面,起步早。德国科技工作者积极利用生物技术,培育可再生原料作物,并推广普及,致使可再生原料作物从培育、种植到加工转化等整个产业链条都能有机结合起来。德国科学家对甜菜、马铃薯油菜玉米等进行定向选育,从中抽取乙醇甲烷,成功研制出了绿色能源。另外,还利用生物技术制造“人造蛋白”,从菊芋植物中抽取酒精、从羽豆中提取生物碱等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