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城乡一体化理论探究

城乡一体化理论探究

时间:2023-06-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城乡一体化是指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关系,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城乡之间既有差别性也存在互补性。城乡一体化强调城市与自然的有机融合,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都市农业的产生与发展符合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理念。可以说,都市型现代农业所追求的正是都市与乡村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统一,最终完成城乡一体化,即实现城乡经济融合、产业融合及劳动力融合。

城乡一体化理论探究

工业化、城市化造成了严重的工农差别和城乡分割,城乡一体化发展一直是20世纪以来人们追求的目标。城市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两大主体,现代工业和传统农业并存的二元结构导致了城乡的分离和对立。当社会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时,城乡之间通过生产要素如劳动力、资源、技术、资金等的合理流动和组合,以实现它们之间的相互协作、优势互补、进而可以以城带乡、以乡促城,最终达到城乡良性互动的状态。

西方学者霍华德的社会城市(Sociable Cities)、赖特的区域统一体(Regional Entities)、斯泰因的区域城市(Regional Cities)、麦基的城乡混合体及芒福德的城乡整体规划思想等,都对城乡一体化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城乡一体化是指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关系,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城乡之间既有差别性也存在互补性。城乡一体化是在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充分发展基础上,实现城市和农村之间的资源优化配置,形成城乡相互依托与协调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城乡一体化强调城市与自然的有机融合,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城乡融合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形成统一的城乡生态系统并且保持其良性运转的状态。(www.daowen.com)

都市农业的产生与发展符合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理念。都市农业地处都市及其延伸地带,从地域分布来看,可以有效推动城乡结合。从城乡互动发展来看,都市农业不仅具有一般农业的功能、特点和经营方式,更具有与都市协调发展的属性,都市农业发展要在紧密联系城市的基础上,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寻找发展的动力,进而拓展现代农业的多功能性,并最终可以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达到最优状态。从要素资源的配置来看,城市要服务于农村,农村的发展要依托城市的资源,都市农业的观光旅游功能正是把周边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风貌作为最重要的资源,通过都市农业旅游业的发展,可以把农村地区转变成为城市居民的休闲度假场所,形成农业资源和旅游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合理分配和布局,促进产业链条在经济、空间、资源以及社会文化上的延伸。可以说,都市型现代农业所追求的正是都市与乡村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统一,最终完成城乡一体化,即实现城乡经济融合、产业融合及劳动力融合。

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从经济融合、资源融合以及产业融合等几个方面大大促进了城乡一体化。首先,有力促进了城乡经济的相互融合与互动互促;其次,在资源融合方面,促进了城乡劳动力资源的良性流动;最后,在产业融合方面,延伸了农业产业链,推动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使农业向第三产业渗透,与此同时,农业相关产业,如设施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体验农业、生态农业等的发展,助推了城乡产业全面融合。此外,都巿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有效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的同时,提升了乡村土地的经济价值。都市型现代农业既是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城乡互动发展的必然结果。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将会使城乡逐步趋于一体化,即农村的居民可以过上城巿人同样的现代文明生活,城市居民也可以和谐地生活在大自然中,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同时促进生产功能、生活功能、生态功能的三生合一,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三效并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