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区位论是由德国经济学家屠能(J.H.Thunen)于1826年在其出版的《孤立国对于农业及国民经济之关系》中首次提出的。屠能从孤立国的假想空间出发,寻求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探索农业生产的地域配置原则。根据巿场距离的远近,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的同心圆结构,六个层次表现出的单位面积产量和收益由中心向外围逐渐递减,同时,农业集约化程度也由内向外逐步降低。古典的农业区位论是采用单因子孤立化方法来研究农业圈理论的;而现代农业区位论则采用假设法,对引起土地利用和地域差异的许多自然因素如土壤、地形、气候、水文等和社会经济因素如劳动者的素质、人口密度及经济文化水平等假定为常数,然后再考虑市场距离,以此得出经济地租与市场距离的函数关系。美国地理学家辛克莱(R.Sinclair)也认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都市规模不断扩张,大都市工业用地与都市边缘地带的农业用地形成激烈的竞争。一般来讲,城巿用地往往比农业用地更能获得较高的利润,从而使得大都市周围地带的农民更愿意抛售土地。
不论是古典的农业区位论还是现代农业区位论,都对都市农业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尤其是具有层次性和地带性的农业生产布局的研究对都市农业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按照区位与功能分区,都市农业使得以城市为中心的不同的区域能够结合自身情况重点发展不同的产业,从而能够高效利用都市农业资源。我们从屠能圈层理论得到的启示是,应该在消费中心附近对易腐保鲜的农产品进行生产,这从另一个侧面诠释了农业区位对现代都市农业的指导作用。(www.daowen.com)
从各地都市农业的发展状况来看,虽然不能完全照搬农业圈层理论,但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可以借鉴屠能关于农业生产布局的层次性和地带性布局,而且农村经济的发展也确实体现了农业圈层理论。目前,围绕苏州市区和各县(市)城市的发展,根据农业地带地形地貌的特点,在地理空间上,可以考虑以城区为核心的、近郊和远郊相映的圈层布局;功能配置上,根据圈层结构,划分为休闲农业、品牌农业、高科技农业、立体化农业、信息与工业化农业、集约化和外资化农业等不同功能的递阶结构。形成“圈”与“点”有机结合,相互渗透的产业空间布局。另一方面,规划形成由田、林、路、渠交错的田间林网,在营造景观生态、调节气候、保持水土及涵养水源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