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成本定价法是将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投入的要素用于生产可能替代产品所产生的超出原产品的利润作为原产品定价的组成部分。因此,机会成本定价法是以生产产品的要素的多用途及稀缺性为出发点。产品生产的要素投入通常是多要素的投入组合,考察某一产品的机会成本就分为要素组合投入的机会成本和单个要素投入的机会成本。
2.3.3.1要素组合投入的产品机会成本定价
以要素组合投入的产品机会成本的定价是以生产原产品与生产替代品的要素组合投入相同为前提条件。将生产产品的要素整体投入到替代品生产中所产生的最大经济利润作为此种产品定价的机会成本。定价方法如下
上式中,C 0为产品的边际成本,MAX为最大数函数,AVERAGE为平均函数,πi为第i种可替代性产品的收益。
上式中,P为产品的价格,C为生产某种产品的实际成本,C 0为生产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
此种定价方法是以各种产品的预期收益为基础的,但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替代品的生产可能盈利也可能亏损。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产品之间的收益具有不同步性,因此此种定价方法的使用范围比较窄。
2.3.3.2单个要素投入的产品机会成本定价
单个要素投入的产品机会成本定价法是以生产产品的单个要素的机会成本作为产品定价的基础。要素的机会成本即为要素替代用途的收益。因此,产品的价格就为各种要素替代用途收益的总和。定价方法如下
上式中,为m种要素的机会成本之和。
单个要素投入的产品机会成本定价与要素组合投入的产品机会成本定价一样也面临着不同要素收益的差异性及不同步性,但是适用范围较之要广些。
【注释】
[1](英)亚当·斯密:«国富论»(上册),郭大力、王亚南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版,第23、22页。
[2](英)亚当·斯密:«国富论»(上册),郭大力、王亚南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3、22页。
[3](英)亚当·斯密:«国富论»(上册),郭大力、王亚南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4页。
[4](英)亚当·斯密:«国富论»(上册),郭大力、王亚南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36、37、38、25、44、43页。
[5](英)亚当·斯密:«国富论»(上册),郭大力、王亚南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36、37、38、25、44、43页。
[6](英)亚当·斯密:«国富论»(上册),郭大力、王亚南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36、37、38、25、44、43页。
[7](英)亚当·斯密:«国富论»(上册),郭大力、王亚南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36、37、38、25、44、43页。
[8](英)亚当·斯密:«国富论»(上册),郭大力、王亚南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36、37、38、25、44、43页。
[9](英)亚当·斯密:«国富论»(上册),郭大力、王亚南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36、37、38、25、44、43页。
[10](英)李嘉图:«经济学及赋税之原理»,郭大力、王亚南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5、9、13页。
[11](英)李嘉图:«经济学及赋税之原理»,郭大力、王亚南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5、9、13页。
[12](英)李嘉图:«经济学及赋税之原理»,郭大力、王亚南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5、9、13页。
[13](英)李嘉图:«经济学及赋税之原理»,郭大力、王亚南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42页。
[14](英)李嘉图:«经济学及赋税之原理»,郭大力、王亚南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42页。(www.daowen.com)
[15](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1、60页。
[16](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1、60页。
[17](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2页。
[18](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2页。
[19](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717页。
[20](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3页。
[21](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02页。
[22](法)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陈福生、陈振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59、60、210、325页。
[23](法)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陈福生、陈振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59、60、210、325页。
[24](法)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陈福生、陈振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59、60、210、325页。
[25](法)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陈福生、陈振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59、60、210、325页。
[26]Jevons,Political Economy,1871:51,166.
[27]Jevons,Political Economy,1871:51,166.
[28]Carl Menger,Principles of Economics,1950:145-147.
[29](奥地利)庞巴维克:«资本实证论»,陈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167页。
[30](奥地利)庞巴维克:«资本实证论»,陈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228页。
[31](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卷),中央马克思、朱志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81、82页。
[32](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卷),中央马克思、朱志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81、82页。
[33](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卷),中央马克思、朱志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版,第114页。
[34](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下卷),中央马克思、朱志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版,第31页。
[35](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下卷),中央马克思、朱志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39页。
[36]Edward H.Chamberlin,The Theory of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1946:8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