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以港产品出口为主与转口贸易兼顾的发展阶段(1951—1984)

以港产品出口为主与转口贸易兼顾的发展阶段(1951—1984)

时间:2023-06-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港产品为主兼顾转口贸易的发展阶段,大致始于1951年香港跟随英国参与联合国对华禁运,截止于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公布。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港产品出口从1955年开始恢复增长,1956年港产品出口较1955年增长26.7%,1959年较1958年暴涨81.1%。以进出口结构为标准,香港对外贸易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港产品出口占绝对优势兼顾转口贸易的发展阶段;第二阶段是在港产品出口占优势的基础上转口贸易逐步恢复的发展阶段。

以港产品出口为主与转口贸易兼顾的发展阶段(1951—1984)

以港产品为主兼顾转口贸易的发展阶段,大致始于1951年香港跟随英国参与联合国对华禁运,截止于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公布。香港经贸发展受制于中英关系的变化。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1950年元旦刚过,英国就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英国是第一个宣布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大国。虽然英国宣布承认了新中国,但并不意味着中英双方马上建立外交关系。直到1972年中英之间才建立全面的外交关系

至于为何中英并未马上建立外交关系?关键在于中方不急于建交。

1949年3月5日,毛泽东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宣布,新中国将不急于同西方国家建交,甚至有意把同这些国家建交的时间推迟:“关于帝国主义对内地的承认问题,不但现在不应急于去解决,而且就是在全国胜利以后的一个相当时期内也不必急于去解决。”“不急于同西方国家建交”的外交方针后来为《共同纲领》所确认。之所以不急于与西方建立外交关系的另一个原因是,希望与苏联建立同盟关系,实施“一边倒”外交战略[33]——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不急于同西方国家建交”是新中国“一边倒”外交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1949年10月3日,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复电苏联副外长葛罗米柯:对苏联政府正式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决定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并互派大使表示热烈欢迎。这一天,中苏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对英国政策的基调也随之确定。1950年2月中苏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缔结成军事同盟。

综上所述,中英关系既体现了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的对立,又表现出务实与友好。这一特点决定了香港从转口港步入以港产品出口为主兼顾转口贸易的发展阶段。

(一)香港经济第一次成功转型

世界和平的宁静二战结束后仅维持了5年,就被朝鲜战争的炮火打破。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紧接着美国宣布自1950年12月3日起对内地及香港、澳门地区的出口实行许可证管理,要求凡是士兵可用的东西都不许运往内地,纺织品、药品橡胶、机械产品都在禁运范围内。1951年5月,在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的操纵下,第五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立即对中国实行汽油原子能材料、枪支、弹药和其他军用物资的禁运”。随后有43个国家接受了这一决议。1951年10月,美国通过了《巴特尔法案》,决定对向中国运送战略物资的国家与地区停止美援。

在朝鲜战争爆发初期,香港与内地的贸易量很大。在美国的强大压力下,港英当局被迫跟随联合国对华禁运。1951年6月16日,英国就此采取措施,禁止13大类物品从英国或英属地(包括它占领的香港)输往中国。香港颁布了《对北朝鲜禁止输出令》《输出统制令》《1951年禁止出入口法令》《1952年禁止出入口补充法令》等一系列对华禁运法令,香港禁运范围扩大到五金、橡胶、化工原料、药品、食品在内共计13大类超过200余种。

对华禁运范围之广成了坊间笑话。譬如,关于腊鸭出口,美国为了防止香港转运内地的腊鸭,对香港提出一系列苛刻的条件,包括:在孵蛋时必须要有警察在现场,刚孵出来的小鸭必须在现场警察的监督下在鸭脚上烙印,只有原产地在香港的这种鸭子制作的腊鸭,才可以运往美国。

严厉的“禁运令”打断了香港与内地之间正常的转口贸易。香港被迫放弃以转口贸易为主导,转而大力发展出口导向加工工业,从而推动了香港本土制造业的迅速发展。

随着制造业的发展,带动了商业海运、航口、酒店、旅游、建筑业房地产业等行业的全面复苏。表3-2数据显示,对华禁运令香港对外贸易在1952—1954年期间连续下滑。随着香港经济转型,香港本土工业的发展带动了港产品的出口。港产品出口从1955年开始恢复增长,1956年港产品出口较1955年增长26.7%,1959年较1958年暴涨81.1%。与港产品增长反向走势的是转口贸易,1958年及1959年的数据显示香港转口贸易持续下跌,1959年香港转口贸易额仅占整体进出口贸易的12%。

表3-2 香港对外贸易统计(1952—1959)  单位:百万港元

数据来源: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贸易资料分析组(二)。

从以转口贸易为主导转型到以出口导向的加工工业为主导,这是香港经济的第一次转型。香港经济第一次转型的成功不是偶然的,除了国际局势变化的外因,香港内部已经具备了转型的两大条件。

条件之一:香港具备工业化的资金、技术、人力资源

二战期间,香港有三年零七个月的时间为日本占领。由于战争的影响,人口大幅度减少,占领前的1941年人口曾达到164万,占领刚结束的1945年,则锐减至60万。[34] 1946年解放战争全面爆发以来,为了躲避战乱,大批实业家、富商、专业人士及技术工人从内地南下香港,以致到1950年香港人口急增至220万。

移民大部分来自富裕的江浙沪地区,江浙沪大批纺织工厂搬迁来港,1954年香港的纺纱能力较1947年增长了10倍,香港工业化就是从纺织工业开始的。

条件之二:港英政府鼓励制造业发展政策

港英政府历来没有工业发展计划;但是,没有工业发展计划并不是坏事,没有计划总比胡乱计划好。加之,二战结束以来,香港社会安定,法制健全,投资宽容,贸易自由,拥有较低的劳动力成本与较高的劳动生产率,为香港制造业快速起步准备了条件。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港英政府强化了对香港工业发展的支持,先后成立了4家支持香港制造发展的半官方机构,即香港工业总会,香港出口信用保险局,香港贸易发展局,香港生产力促进局。

(二)香港本土制造业持续发展

香港本土制造业是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起来的。在60年代制造业持续高增。香港以生产及出口消费品驰名世界,制成品中有80%外销出口。其中成衣、玩具电子产品、钟表、珠宝眼镜业、包装业、旅行用品及手袋、鞋履等是香港主要的出口商品。20世纪50—60年代,香港制造业的火车头是纺织与服装业。20世纪70—80年代,转向电子电器产品。

以进出口结构为标准,香港对外贸易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港产品出口占绝对优势兼顾转口贸易的发展阶段;第二阶段是在港产品出口占优势的基础上转口贸易逐步恢复的发展阶段。详细分析如下:

第一个阶段,以港产品出口占绝对优势兼顾转口贸易的发展阶段

表3-3数据显示,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港产品出口种类不断扩大,除了传统的纺织与制衣出口继续增长以外,塑料、玩具、消费电子产品出口迅速扩大,在1969年港产品出口(突破了100亿港元)较1959年增长4.6倍。在20世纪70年代后,香港的出口产品开始转向资金与技术密集型,电子、钟表、仪器、化工等工业品出口快速增长。在整个20世纪70年代,港产品出口除1975年与1977年保持单位数增长以外,其余年均保持双位数增长,平均年增幅为18.8%,其中1976年增幅最大,高达42.7%,1979年港产品出口(559亿港元)较在1970年(123亿港元)增长3.2倍。(www.daowen.com)

表3-3 香港对外贸易统计(1960—1984)  单位:百万港元

续表

数据来源: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贸易资料分析组(二)。

第二个发展阶段,在港产品出口占优势的基础上转口贸易逐步恢复的发展阶段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香港对外贸易依然保持高速增长。1980年香港港产品出口突破600亿港元关口,1981年突破800亿港元,1983年突破1000亿港元。香港跻身世界最大贸易国家和地区前20名;但是,自20世纪70年代末之后,港产品出口总额虽然不断增长,增幅却开始下降,1978年港产品出口份额已经跌至75.5% 。

在港产品出口份额下跌的同时,香港转口贸易的份额持续增长。1978年之后香港转口贸易增幅超过港产品出口。1984年香港转口贸易(835亿港元)较1978年增长5.3倍,1984年港产品出口贸易(1379亿港元)较1978年增长2.4倍,港产品出口增幅落后于香港转口贸易。香港转口贸易在1978—1984年期间年增幅为36.6%,1979与1980这两年的增幅均超过50%。

以1978年改革开放为分水岭,对1960—1978年与1979—1984年前后两段数据进行同期与跨期分析,得出的结论如下:

第一,图3-1A数据显示,1960—1978年,港产品出口年的平均值(141.4亿港元)在同期香港总出口的年平均值中占比77%,转口贸易的年平均值(44.5亿港元)占比23%。

第二,图3-1B数据显示,1979—1984年,转口贸易份额快速提高到34%,港产品出口份额跌至66%。

结合内地的政治局势可见,香港对外贸易结构变化的大背景是“十年文革”结束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改革开放。1978年恰是重要的时间节点。

图3-1 A港产品出口与转口在香港总出口中的份额(1960—1978)

数据来源:根据表3-3整理。来源于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贸易资料分析组(二)。

图3-1 B港产品出口与转口在香港总出口中的份额(1979—1984)

数据来源:根据表3-3整理。来源于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贸易资料分析组(二)。

综上所述,20世纪50年代以来,韩战爆发,内地“三反五反”及社会主义改造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战后亚洲经济复苏……这一系列发生在香港周边的政治经济大气候,从不同角度推动内地商人、人才、难民持续涌入香港,他们为香港经济起飞带去了资金、技术和廉价劳动力,推动了香港从转口贸易向工业化转型。同时,港英政府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推行了一系列改善民生福利、打击腐败、缓和社会矛盾的改革措施。以廉政公署、公屋政策、免费义务教育制度、廉价医疗为特征的香港发展模式延续至今。二战之后香港人均GDP仅为英国的1/4,20世纪70年代末香港人均GDP已经追平了发达经济体,且超过了英国。

扩展阅读   香港“鳄鱼恤”的品牌故事

鳄鱼恤是1910年德国人在香港注册的服装商标。1945年德国战败后,鳄鱼恤品牌被港英当局没收。1952年,由华人接手并将其正式命名为“鳄鱼恤“。之所以称为“恤”,是因为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期,品牌是以生产恤衫(衬衣)及皮鞋为主的。

鳄鱼恤有限公司成立于1952年,1971年起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鳄鱼恤拥有多个时装名牌,包括“crocodile” 、“ croco ladies”及“croco kids” 鳄鱼恤高级时装系列产品无论在设计、选料、生产、包装至广告宣传等方面,均务求达到尽善尽美。鳄鱼恤之精湛生产技术,亦吸引了不少欧美名牌,将其订单交付于生产,产品更远销至欧美、日本及东南亚等国家。建立起驰名商标的形象。

1986年香港丽新集团主席——华人实业家林百欣逆流而上,斥巨资13亿港元全面收购鳄鱼恤,从陈俊家族手中购得鳄鱼恤60%股权。林百欣为香港四大制衣之王之一,1914年出生于广东潮阳市。1945年在香港创立成福织造厂,产品以外销东南亚为主,其后规模扩大,便开始出口到中东及非洲,赢得了“非洲王”美誉。

鳄鱼恤在上世纪见证了香港从50年代的战后经济恢复期、60、70年代的经济腾飞期,以及80年代香港经济的大起大落。

1997年香港回归前,“鳄鱼恤”堪称是香港资历最老的服装品牌,在经历了80年代香港经济滑坡的危机后,仍旧保持了华人品牌同国际各大品牌在香港这个繁华贸易区同台竞技的实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