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在改革开放的发展进程中及时作出的战略决策,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要步骤。
我国西部包括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其面积约占国土的60%,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又处于祖国的西部边疆,地位十分重要。西北地区气候干旱、荒漠遍布,西南地区崇山峻岭、地域高寒,由于自然条件及历史原因,不少地方地广人稀,社会经济发展滞后,生态环境在总体上仍处于继续恶化的过程中。
改善生态环境是西部地区,特别是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应当列为首位的工作,而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又是生态环境建设的必要条件。(www.daowen.com)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产生的水文条件变化,有着密切关系。由于地区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减少,天然绿洲植被因此逐渐衰退,导致荒漠化日益扩大;不少内陆河上中游过度用水,减少了下泄的水量,河道尾闾的河湖萎缩,以至于干涸消失,随之而来的是风沙迷漫,大气污染;不适当的灌溉方式和缺乏排水设施,使水盐失去出路,发生土壤盐碱化;地下水严重超采,形成大面积地下水漏斗,有的造成地面沉降。黄土高原和许多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有土壤质地、风雨侵蚀等自然原因,而更大的成分是由于森林等植被遭破坏、水土资源不合理地开发利用。防治水土流失也是水利部门责无旁贷的任务。工业和城市迅速发展,大量废水、污水不经处理就向河流排放,使地表水甚至地下水遭受污染,恶化了环境,也破坏了宝贵的水源。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和治理的艰巨性是西部大开发所面临的问题,但是西部大开发是极好的机遇。为了适应大开发形势的要求,水利部门和有关地区在水资源评价和开发利用规划中,要着重研究生态环境用水在水资源配置中的重要地位及其重要内涵,调整并落实生态环境用水的多项政策措施及主要工程布局,使发展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同改善生态环境协调一致。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要合理制定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模式,工业与城市布局不盲目求大求全,要与当地水资源的承载能力相适应,坚持废污水达标排放;农业要珍惜土地,集约经营,以水资源条件确定土地利用规模,提高水土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率;扩大林地和草场,严禁滥垦草原和荒地,保护人工绿洲和天然绿洲,防沙治沙,防治土地荒漠化,力争在较短时间内使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的遏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