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水利是农业的基础,科技是农业进步的关键

水利是农业的基础,科技是农业进步的关键

时间:2023-06-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旱灾是对我国农业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同时,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粮田面积的比例还将下降。农业发展要采取以下主要对策措施:加快发展节水灌溉。目前,农业科技在中国农业增产中的贡献率大约为35%,而世界上农业发达国家多在60%以上。在现有科技成果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作为补充,从整体上提高科技水平,力争逐步缩小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在农业科技领域的差距,这是中国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的巨大动力。

水利是农业的基础,科技是农业进步的关键

旱灾是对我国农业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在过去几十年中,随着农田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增强了农田抗旱能力,结合农业科技措施的推广和耕地复种指数的提高,农产品的数量,特别是粮食产量不断增长。水利为农业高产稳产提供了重要的保证,灌溉面积和非灌溉面积上的粮食产量相差约为3~5倍。

随着人口的增长,对粮食的需求量也将继续增加。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一般是扩大耕地面积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我国耕地后备资源很少,随着人口增加,城市扩展和交通建设等占地的影响,目前我国耕地面积处于减少的状况,据有关部门预测,在严格控制耕地占用,保证耕地面积的动态平衡条件下,到21世纪中叶,我国的耕地面积大体维持18亿亩左右,略低于现状水平。同时,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粮田面积的比例还将下降。增加灌溉面积固然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措施,但从自然地理和水资源情况分析,全国灌溉面积难以超过9.5亿亩。在现有灌溉面积上提高粮食产量仍然有很大潜力,在农业用水总量基本维持现有水平条件下,实行科学灌溉和节水灌溉,发展雨养农业,配合农业综合措施,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满足社会对粮食和各种农产品的需求。农业发展要采取以下主要对策措施:

加快发展节水灌溉。我国现有节水灌溉面积2.3亿亩,与传统的灌溉方法相比,节水灌溉可以有效地节省灌溉用水量,提高现有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具有节地、省工、增产等多方面的效益。节水灌溉还可以防止因渠道两侧渗漏和大水漫灌造成的土壤次生盐碱化,减少肥料和农药流失造成的面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健全与完善农业灌溉工程体系及相应的配套工程建设。我国现有灌溉工程设施大部分是20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兴建的,由于重骨干、轻配套,不少灌溉工程至今尚未完全配套。要通过对灌溉系统的更新改造和配套,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益。(www.daowen.com)

为了发展现代化农业,提供粮食生产安全和农民增收条件,需要优化农业结构,进行农业结构的调整,根据地区的自然条件,适当调整农、林、牧三业的比例。在北方地区提高林牧业的比重;在种植业方面要调整粮田和其他经济作物的种植比例;在缺水地区要建立节水型产业体系,有计划地调整与减少高耗水的农作物的种植比重,压缩水稻种植面积;做到既能保证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粮食安全,又能实现节水的目标。

应用推广农业科技研究成果。目前,农业科技在中国农业增产中的贡献率大约为35%,而世界上农业发达国家多在60%以上。据专家分析,大面积推广现有科技成果,粮食产量就可以增加20%~30%。在现有科技成果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作为补充,从整体上提高科技水平,力争逐步缩小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在农业科技领域的差距,这是中国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的巨大动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