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快治理水土流失,实行小流域治理,发展小流域经济
黄土高原地区自然地理条件复杂,加上人类生产活动无序,水土流失面广量大,是我国甚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要长期不懈地艰苦奋斗,采取工程、生物、耕作等综合措施,进行综合治理。要采取“退田还林(草),封山绿化,个体承包,以粮代赈”的措施,对坡耕地实施有计划、有步骤的退耕,大搞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面积。要把产沙集中、对黄河下游河道淤积有重要影响且经济相对落后的多沙粗沙区作为重中之重,治坡和治沟并重,增加投入,加快治理。
多年来,不少山丘区开展小流域治理是水土保持的一种好形式,小流域不仅是一个治理单元,也是一个经济单元。在小流域治理过程中,要区分不同类型水土流失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类指导,实行山、水、田、林、草、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并积极研究、示范和推广各种有效的综合治理模式,在治理中把基本农田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和发展农村经济紧密结合起来,将一部分坡耕地修成水平梯田,增加土壤水分和有机质,梯田粮食产量比坡耕地可增加1~2倍。农民口粮问题基本解决后,就可逐步从广种薄收、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中解脱出来,大部分荒山荒坡土地资源可以开展多种经营,种树种草。这样有利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有利于建设秀美山川和改善生态环境。
2.治沙防沙,加强生态环境建设,防治荒漠化
西北地区土地沙化,频繁发生沙尘暴天气,形势十分严峻,要把防沙治沙、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治理风沙,要防止过度放牧,以及乱垦、滥伐、滥挖,破坏原有地面植被。同时因地制宜造林种草,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增加地面覆盖。在沙漠边缘地带,建设防沙林带。对于流动沙丘,设置沙障,在风口及迎着沙丘移动方向大力营造防风固沙林带。在耕地四周营造农田防护林,以“带、片、网”相结合,阻止沙漠扩大。对于干旱草原区,主要是保护草原,合理调整载畜量,制止因过度放牧、采药等引起草场退化沙化。对已退化的草场,实行草原划分管理,采取轮封轮牧、补种牧草等措施,以及建设人工饲料基地。防治荒漠化,坚持做到“保护在先,防治结合,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加强防治,实行严格的责任制,谁种植,谁管理,谁受益,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把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放在首位,讲求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结合,使防沙治沙与农牧民脱贫致富相结合,遏制土地荒漠化。
3.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www.daowen.com)
按照“以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的方针,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切实加强监督管理,严格控制工业及城市排污。对黄河干流兰州段、青海湟水、陕西洛河、渭河等严重污染河段,要限期进行重点污染源治理,实行入河排污许可制度和污染物入河总量控制。对“十五小”重污染型企业和废污水排放不能按时达到规定标准的企业,实行关、停、并、转。在大中城市和对重点水源地有影响的城镇建污水集中处理工程,建立城市污水回用系统,逐步使城市污水达标排放。21世纪上半叶使水污染得到控制,并使重点水源地水质达到国家要求标准。
对西安、乌鲁木齐等城市和工矿区地下水超采地区,要结合开源节流,严格控制地下水超采,防止地下水位继续下降,改善水环境。
4.加强流域规划和管理,遏制河流湖泊萎缩和消亡
西北地区在水资源开发利用时要十分重视生态安全。古今中外干旱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多是受水资源制约,古埃及、巴比伦和印第安玛雅文明的中断,我国新疆楼兰古国的消亡,近代玛纳斯湖、乌伦古湖、艾比湖、罗布泊、青海湖等湖泊大量萎缩甚至消亡,以及塔里木河、黑河、石羊河等河流下游枯竭断流,这些说明盲目无序的水资源开发将产生不可逆转的生态灾难。因此对西北水资源开发利用必须从全流域上下游、左右岸统筹规划安排,对每条河流要作为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考虑,社会经济发展要切实考虑环境的承载量,对水资源的配置应考虑到绿洲、有植被的荒漠以及沙漠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在建设新绿洲时要保护好老绿洲,要处理好经济开发与生态安全的关系,农业开发要服从生态安全,只有在生态安全的前提下,社会经济才能持续发展。对西北地区一些环境严峻的流域,如塔里木河、石羊河、黑河等,包括全黄河流域,都应进一步加强水资源规划和管理力度,对水资源开发利用进行总量控制和合理调配,提出并执行切合实际的流域上、中、下游适时用水分水方案。2000年对黄河、黑河、塔里木河加强了这方面的管理,取得了可喜成果。同时制定合理的水价,鼓励节约用水。在西部大开发中,一定要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水资源,积极保护水资源,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