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1世纪中叶,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人民生活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高,人们对蛋白质的需求数量和质量将会有更高的要求。随着水产品数量的增加,渔业发展方向将从片面追求产量增长转变为在总量适当增长的基础上突出质量和效益,向多样化、高品质方向发展。未来渔业加工将由提供初级水产品转变为深加工和精加工,实现转化增值。随着退耕还林、退田还湖、水土保持、森林保护等恢复生态环境措施的实施,渔业生产也将朝着与环境更加协调的可持续方向发展。
进入21世纪后,由于海洋渔业资源尚待恢复,20世纪末已实行“海洋捕捞零增长”策略,水产品的增长将主要靠水产养殖来支撑,因此水产养殖的地位和作用将更加重要。21世纪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水产品数量、质量及水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加入WTO后也给水产养殖业提供新的机遇并提出新的挑战,水产养殖业必须走优质高效、降低污染、节水节能及可持续发展之路。
随着三峡水利枢纽和西南、西北以及全国各地一些大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的建成投产,新养殖水域将会进一步扩大。由于生物技术将广泛应用于水产业,其中包括鱼类种质资源、鱼类基因保存及操作技术、多倍体育种技术、性别控制技术、克隆技术、良种繁育和驯养以及鱼病防治技术、新型鱼饲料的研制等等,必然为水利渔业在引进养殖鱼类品种、移植驯化鱼类养殖技术、繁育培育优质鱼苗鱼种和增强成鱼体质等众多生产领域,取得新的突破,从而促进养殖鱼类单产和总产的增加。水利渔业养殖水域的不断扩大和养殖技术的不断创新,展示出发展水利渔业有着空前广阔的美好前景。
休闲渔业是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将游钓观光与现代渔业有机结合于一体的新型产业。休闲渔业以渔业资源和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和保护为基础,建立起不同层次与类型的具有观光、垂钓、品尝、休闲、旅游、示范等多功能的休闲渔业景区或基地,满足城市中高收入者的文化需求和物质需求,创造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社会经济和渔业发达的国家,休闲渔业早已兴起。日本1993年的游钓人数已达3729万人。美国渔业以发展游钓业为主业,目前拥有游钓船艇1500万艘以上,1998年游钓爱好者超过6000万人,游钓经济收入300亿美元,成为美国渔业的支柱产业。我国目前有钓鱼爱好者9000万人。北京市一年垂钓商品鱼9300t,占总产量的12%,年垂钓收入超亿元。我国休闲渔业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很大,在沿海渔区、湖区渔村、水库风景区、城郊休闲景区发展休闲渔业,将成为21世纪渔业发展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21世纪水利渔业发展战略对策
根据我国渔业发展的新形势,今后一个时期水利渔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应以国家的方针政策为指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通过建立宏观管理体系,完善技术体系,提高水产品产量和质量。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和养殖品种结构,加强资源环境保护和渔业资源合理利用。经过若干年的努力,推动水利渔业再上一个新的更高的台阶,从而加快渔业现代化进程,逐步实现健全的捕捞业、发达的养殖业、先进的加工业、活跃的流通业、新兴的休闲渔业和良好的渔业生态环境的发展目标。近期水利渔业的发展方针是:稳步发展传统产品,扩大养殖名优产品,积极发展生态渔业,重视渔业资源保护,强化渔政管理,拓宽流通渠道,加快规模化养殖步伐,走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21世纪水利渔业发展战略
(1)优化产业结构,调整总体布局。为适应国内外水产品市场不断变化的客观要求,21世纪水利渔业发展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大力发展名特优新水产品养殖;发挥区域优势,提高良种覆盖率,加快品种更新速度,不断推出适合市场需求的特色产品;瞄准国际市场,推出一批符合国际要求和质量的拳头产品。
水利渔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优化品种结构,改革养殖方式,积极发展养殖业;大力压缩捕捞强度,实现捕捞产量“零增长”;加强技术与质量管理,大力发展水产加工业;适应消费市场变化,因地制宜地发展休闲渔业、设施渔业等新兴产业。
21世纪水利渔业结构调整总体布局为: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周围应着重加大名特优新品种的开发力度,着力发展都市渔业、设施渔业和休闲渔业,并向外向型渔业经济发展。中部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应优化产品结构,积极加大名优苗种批量繁育力度,加快名优水产品规模化养殖步伐,充分发挥区域优势。西部地区及北部地区应加快传统渔业的发展,同时因地制宜地开发名优品种,合理利用渔业资源。
(2)建立宏观管理体系,发挥市场调节作用。水利渔业的发展,主要依靠市场的调节,但发展方向及稀有资源的配置方式上仍需通过政府进行宏观调控。(www.daowen.com)
建立宏观管理体系包括:建立与完善渔业法律法规,依法治渔,依法兴渔,强化渔政管理;搞好水利渔业的宏观管理、指导和协调,制定水利渔业发展规划并落实相应的措施;建立完善的水产市场体系,形成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机制和市场环境,促进市场行情、信息的交流,充分发挥市场对产品结构调整的作用。
(3)推进科学技术创新,完善重点技术体系。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科学技术是关键。在21世纪水利渔业发展战略中,要进一步建立与完善水产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及育种技术、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技术、渔业资源合理开发及环境保护技术、宜渔水域合理利用的增殖养殖技术、高效优质集约化养殖技术、渔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技术、水产品深加工及综合利用技术和水产品质量标准技术等重点技术体系。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注重科技创新,提高全行业整体科技素质,才能为实现渔业发展目标提供保证。
(4)加强科技成果推广,提高渔民素质。加强科技成果推广,应完善地、县级推广站建设,健全乡镇水产技术推广站,强化综合服务手段。建立全国及省级水产信息系统,提供信息、技术、咨询服务,使水产信息的收集、整理、开发、传递形成网络。
要培养一批科技骨干,也要注重提高水产科技队伍整体素质和渔民科技素质。充分发挥各地水产院校、科研院所和水产技术推广站的作用,举办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培训班,全面提高渔民科学文化水平和渔业科技素质。
2.21世纪水利渔业发展对策与措施
(1)水利渔业的必要设施应切实纳入水利工程建设规划,并同步组织实施。水利渔业的必要设施要纳入主体工程建设规划,统一设计、施工和管理运用。其中:水利渔业的前期设施,如符合渔业要求的清库工程、渔场的生产和管理设施以及防逃拦鱼设施等,应纳入水利工程基建投资或其他有关费用,随同主体工程同步建成受益。
(2)组织库区移民和社会企事业单位共同参与水利渔业开发。水利渔业开发的市场化、社会化是发展水利渔业的必由之路。要在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统一组织和领导下,积极面向社会,开展横向联合和库区扶贫相结合,吸收工矿、企业、部队、事业单位和库区乡、镇或个人,共同集资或投劳,以合资、联营、参股、租赁、承包等多种形式开展水库养鱼(包括大面积放养、库湾养鱼、网箱养殖,以及坝下流水养鱼等)。特别是在库区扶贫上,应从单纯安置补偿的传统做法改为组织移民参与开发性渔业生产方式,协助和指导移民发展塘堰养鱼、承包库汊养鱼和网箱养殖,参与护库和捕捞等,本着共担风险、共负盈亏和多投入多受益的原则,共同保证水利工程效益的全面发挥。
(3)通过政策扶持,加速水利渔业发展步伐。水利渔业是一项高投入、高产出的渔业生产活动。为了保证水利渔业的持续高产稳产,不仅前期基建设施投资较多,而每年鱼苗繁殖、鱼种培育、饲料配置及设施维护等也需要不少资金投入。因此,水利渔业亟须各级政府在税收、资金贷款、渔需物资供应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扶持或优惠,特别是在渔政管理和协调库群关系上给予积极的支持,以促进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和库区移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4)加强水利渔业的科技资金投入。依靠科技进步,不断科技创新,努力加强水利渔业队伍的科技素质,是加速水利渔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为此,亟须积极加大水利渔业科技资金的投入。近期应重点主攻名特优鱼类的繁育驯化、爆发性鱼病的监测预报诊断和防治、养殖水域富营养化的监测和防治、深水捕捞技术、水库网箱投饵养鱼最大负荷力的测定、水库群渔业、水利渔业工程技术(统一规划、合理设计、优化调度等)以及水利渔业机械化等薄弱环节。加强建立和健全水利渔业信息库和信息网络。
(5)严格执法,防止水利渔业水域污染。珍惜有限的水资源,遏止日益恶化的污染水域趋势,形势严峻,任务繁重。要坚决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渔业水质标准》、《水产资源繁殖保护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要求,对污染源单位排放污水采取切实有效的制止措施,限期治理,以确保江河湖库水域水质标准。同时,也要防止渔业对水域的污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