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水利渔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水利渔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少省(区、市)的水利渔业生产已初具规模,渔业专业人员正在逐步配置,科研技术队伍已开始培养出一批骨干力量,有关水利渔业的规程、规范已公开发布,正在逐步落实。从总体上看,水利渔业的生产、管理体系已初步形成。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淡水养殖从水库养鱼开始,促使利用渠道、闸堰、塘库以及沿海围垦滩涂发展水产养殖业,逐步形成全国水利渔业体系,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不少省(区、市)的水利渔业生产已初具规模,渔业专业人员正在逐步配置,科研技术队伍已开始培养出一批骨干力量,有关水利渔业的规程、规范已公开发布,正在逐步落实。从总体上看,水利渔业的生产、管理体系已初步形成。

1.养殖水域不断扩大,养殖产量成倍增长

在水库可养鱼的200万hm2水域内,水库养鱼水面从1979年的140万hm2扩展到1998年的160万hm2,利用率达80%。农业部发布的统计资料表明,1979年全国水库养鱼总产不足10万t,1998年已达到120万t,年递增率平均为14%。水库养鱼平均单产达750kg/hm2,在全国各地涌现出一大批高产稳产的水库养鱼典型。中国的水库养鱼在总产和单产上均居世界前列。

随着水库养鱼的启示,利用灌区、堤垸、闸坝等工程辖区内的沟渠、结瓜塘堰、故旧河道等水域,与工程管理结合发展渔业生产,使水利渔业进入一个新的水平。这类水域量多、分布面广、水域面不大而水质清新、溶氧量高、水位落差小,针对各自特点可分别进行精养、半精养或网箱养殖等集约化养殖方式,有的还可进行借水还水、一水多用的流水养鱼。其中现有灌区内的630万座塘库,不少经过挖深改造后已成为池塘养鱼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最高产量可达7000kg/hm2以上。

2.产业结构实现多元化

水利渔业产业结构逐渐从单一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即养殖品种结构的多元化、养殖方式的多元化、水域利用的多元化和渔业技术应用的多元化。在养殖品种结构多元化方面,除鲢、鳙、草鱼等常规品种外,各地依照本地优势和市场行情增添了许多新的名优水产品。如建鲤、三角鲂、长春鳊、细鳞斜颌鲴、梭鲈、虹鳟、欧洲鳗、罗氏沼虾、河蟹等。在养殖方式多元化方面,从最初始的天然采捕、投苗粗养发展到半精养、精养、综合养殖以及施肥养鱼、拦汊湾养鱼、流水养鱼、网箱养鱼、围栏养鱼、网围养鱼、工厂化养殖、设施渔业、休闲渔业、水库群渔业。在水域利用方面向多元化发展,即以水库渔业为主体,发展到湖泊、坑塘、鱼池、沟渠、河道、河滩、海涂等水体养鱼。在渔业技术多元化方面,近几年除继续推广多种常规养殖技术之外,重点推广了中华鳖加温养殖、银鱼移植增殖、网箱名优鱼类养殖、水库施肥养鱼、池沼公鱼移植、河蟹放流及养殖、鲟鱼养殖技术等。经过产业结构多元化调整,初步实现了精养、半精养并举,大小水面并用,多途径综合利用,多层次立体开发。(www.daowen.com)

3.水利渔业的经济收益为发展水利经济开拓新的领域

以水库养鱼为例,据1998年农业部门统计,全国水库养鱼年总产120万t,以每公斤平均售价4元计,年可创产值48亿元以上。据水利部门统计,水库养鱼在水利综合经营年产值总额中一般占10%~12%,年平均利润在14%以上。在无水电和城镇供水开发项目的水库管理单位,水库养鱼的产值在水库综合经营总产值中一般占1/3左右。养鱼高产的水库,养鱼产值在综合经营总产值中可达50%~60%。水库养鱼的经济效益成为水利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之一,也为水利职工增加收入开创出新的途径,为发展水利经济增加了新的增长点。

4.行业的管理与科研体系基本形成

各级水利部门为适应水利渔业发展需要,逐步建立了分管渔业生产的职能管理机构,配置渔业专业技术人员,有关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也分别组建渔业养殖经营队伍。1981年成立了全国水库渔业技术协作组及各大区水库渔业技术协作组,创办全国发行的《水利渔业》杂志。1987年,在水利部和中国科学院的积极支持下,正式建立水库渔业研究所,成为世界上惟一从事水利渔业的专业科研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利渔业体系正在逐步充实和完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