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表水可供水量
据分析,现状我国供水工程的供水效率(实际供水量与供水能力比值)为86%,通过改造挖潜,将供水效率提高5个百分点,2030年和2050年可新增100亿m3和150亿m3的供水量。其中北方五大流域片,预计可挖潜新增25亿~35亿m3的供水量。
目前全国在建和拟建的蓄水、引水和提水工程,可使全国新增加300亿m3供水能力。预计全国新建地表水供水工程的新增供水能力,2030年为830亿m3,2050年累计新增950亿m3。南方片累计新增850亿m3,北方片因地表水资源不足,开源潜力不大,经分析扣除生态环境用水后,尚有100亿m3的潜力,主要在内陆地区的国际河流和松辽河流域。2030年和2050年全国累计新增当地地表水的供水能力分别为930亿m3和1100亿m3,见表3-23。从区域看,地表水新增供水能力主要集中在长江、珠江等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2050年累计新增965亿m3。北方增长潜力有限,仅增加135亿m3。
表3-23 当地地表水供水能力与供水量预测 (单位:亿m3)
供水效率受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供水设施老化失修和泥沙淤积等因素的影响,供水能力不可能完全转化成供水量,因而需在供水能力预测的基础上,进行可供水水量预测。由表3-23可见,到2030年和2050年,全国当地地表水可供水总量预计将分别达到5280亿m3和5390亿m3,供水效率在0.91左右,比现状的0.86有较大提高。但海河和黄河流域,地表水供水量略有衰减。整个北方地区,当地地表水新增供水量70亿m3,主要在松辽河和内陆河两片。
2.地下水可供水量
在技术经济合理与生态环境无害的意义上,我国地下水的利用量大约在1300亿m3左右。但目前全国多年平均超采地下水量约80亿m3左右,主要集中在华北和西北地区,这部分超采量需要退还。要采取“以水定井,节水灌溉,统一规划,严格管理”的原则。地下水开发具有潜力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北方片的松辽河、新疆、淮河、黄河下游两岸等地,可新增350亿m3的开采量。海河流域片目前地下水严重超采,应结合取水许可进行总量控制,保持在200亿~210亿m3的开采量较为适宜。各流域片地下水开发利用量见表3-24。
表3-24 地下水开发利用能力与可供水量预测 (单位:亿m3)
3.废污水排放与处理回用(www.daowen.com)
根据工业和城市生活需水预测结果,扣除火电用水,考虑城市供水系统和污水收集系统中的水损失,以及耗水损失等情况后,分别对工业和城镇生活废污水排放量进行预测。我国2030年和2050年城镇工业和生活的废污水排放量将达到850亿~1060亿m3和1100亿~1500亿m3。
从环境保护要求和新增水资源量两方面看,废污水均应进行处理,并回用作为农业供水和生态环境用水。若2030年和2050年全国废污水综合处理率达到0.8和0.95,则污水处理量将达到680亿~850亿m3和1000亿~1450亿m3。
处理后排放的废污水,是我国北方缺水地区极其宝贵的再生水资源,这些水量部分可以作为农业灌溉、城市绿化的供水量,大部分可用于回灌地下水,或作为河道内用水等生态环境用水。基本情景下的污水排放量、处理量、回用供水量预测见表3-25。
因城市对供水回用的水质要求较高,污水处理成本较贵,因此在南方地区考虑回用供水量少一些,2030年和2050年分别为30亿m3和35亿m3,大部分处理后排入河道。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处理后的污废水应予以利用,回用量预计2030年和2050年分别达到120亿m3和165亿m3,其中黄淮海地区分别为90亿m3和130亿m3。处理后未被利用的水量,北方尚有260亿~320亿m3,可作为生态环境的用水。目前我国存在着污水直接灌溉现象,到2030年和2050年,应严格控制和减少污水直接灌溉。大部分回用水量应用来置换目前直接利用的超标污水,尽管置换水没有增加新的供水量,但有效地提高了供水质量。
表3-25 废污水处理量与回用量预测(基本情景)
4.开发其他水源
在沿海地区可以利用海水替代一部分淡水,作为工业冷却用水和非饮用的杂用水;在干旱地区及山区,兴修小型、微型水利工程和雨水集流工程。预计通过这些措施,全国2030年和2050年可形成40亿m3和50亿m3的供水能力,其中,我国北方地区新增25亿m3和35亿m3的供水能力。
5.当地供水能力与供水量
根据当地地表水、地下水、污水处理回用以及开发其他水源的分析预测,各流域片当地水资源利用的供水能力汇总结果见表3-26。
预计到2030年我国当地水资源供水能力将达到7220亿m3,2050年将超过7500亿m3。当地可供水量,预计2030年全国将达到6640亿m3,2050年为6850亿m3。从南北地区分布看,2050年南方供水能力预计将达到4225亿m3,可供水量为3945亿m3;北方则为3275亿m3,可供水量为2905亿m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