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49年以来,按照蓄泄兼施的原则,对大江大河进行了系统治理,在上游山区兴修水库,拦蓄洪水;在中下游平原进行河道整治、加高加固堤防、开辟蓄滞洪区,调整和扩大洪水入海出路,形成了一个能控制大洪水或较大洪水的防洪工程体系。利用蓄滞洪区蓄滞洪水,提高下游防洪能力,减少洪灾损失。通过以上工程措施,各大江河具有了抗御一定洪水的防洪能力。
1949年以来,按照蓄泄兼施的原则,对大江大河进行了系统治理,在上游山区兴修水库,拦蓄洪水;在中下游平原进行河道整治、加高加固堤防、开辟蓄滞洪区,调整和扩大洪水入海出路,形成了一个能控制大洪水或较大洪水的防洪工程体系。
至2000年底,我国已拥有各类堤防27万km,其中主要堤防6万多km,保护着3900万hm2耕地和4.65亿人口的防洪安全。其中黄河下游大堤,长江的荆江大堤和无为大堤,淮河的淮北大堤和洪泽湖、里运河大堤,珠江的北江大堤,海河的永定河大堤以及钱塘江海堤等是防洪堤的重点。修建各类水库8.51万座,总库容5183亿m3。其中大型水库420座,总库容3843亿m3,这些水库控制了山丘区部分或大部分洪水,大大减轻了平原地区的洪水威胁。结合江河治理,在沿大江大河两侧利用和有计划地修建蓄滞洪区,发挥分洪削峰作用,现在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等主要江河共有蓄滞洪区98处,总面积3.45万km2,总容积近1000亿m3,内有耕地约200万hm2,人口1700万。利用蓄滞洪区蓄滞洪水,提高下游防洪能力,减少洪灾损失。此外在一些河道下游还新辟和扩大了排洪入海出路,如在淮河下游先后开辟了灌溉总渠、新沂河、新沐河、淮沭新河,扩大了入江水道,入海水道正在修建。海河流域在1963年特大洪水后,先后扩建、新建了子牙新河、滏阳新河、独流减河、永定新河、漳卫新河、卫运河、卫河等骨干行洪河道。通过以上工程措施,各大江河具有了抗御一定洪水的防洪能力。(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有关中国水利发展战略研究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