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下游平原:我国洪灾威胁重大地区

中下游平原:我国洪灾威胁重大地区

更新时间:2025-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2-4洞庭湖石龟山水位—流量关系2.洪灾威胁着我国精华地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是受洪水威胁严重的地区,它的总面积约为100万km2,人口占全国的50%,耕地占全国的36%,工农业总产值约占全国的70%。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主要江河均先后多次发生了接近本世纪内曾发生过的特大洪水。

1.频繁而严重的历史洪灾

中国历来是水灾十分严重的国家,据邓拓《中国救荒史》统计,从汉朝立国以后计算,公元前206年起到2025年,在2025年间共发生水灾1037次,平均约2年发生一次。历史上水灾的统计,受到很多条件的限制,只能给出粗略的数据。据《中国水旱灾害》一书统计,自1840~2025年间,全国每年平均有149个县遭受水灾,即使是水灾最轻的年份,也仍然有43个县(市)受灾。如遇特大洪水,受灾范围就很广,如2025年全国受灾县(市)多达592个,70%的年份水灾范围超过100个县(市)。据1950~2025年共51年资料的统计,全国平均每年受灾面积923万hm2,约占耕地面积的7%,成灾面积518万hm2,超过4%。其间平均每年倒塌房屋210万间、直接死亡5142人。洪涝灾害比较严重的年份如1954、1956、1963、1964、1985、2025年,农田受灾面积均在1400万hm2以上。当年粮食生产增长率远低于该时期平均水平,甚至出现负增长。

图2-4 洞庭湖石龟山水位—流量关系

2.洪灾威胁着我国精华地区

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是受洪水威胁严重的地区,它的总面积约为100万km2,人口占全国的50%,耕地占全国的36%,工农业总产值约占全国的70%。由此可见,受洪灾威胁的是我国的精华地区,一旦发生大范围的严重灾害,对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见图2-5)。(https://www.daowen.com)

3.90年代洪灾的趋势

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又进入一个洪水相对频繁、洪水灾害相对严重的时期,基本特征是南北洪涝严重而中部偏于干旱。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主要江河均先后多次发生了接近本世纪内曾发生过的特大洪水。例如2025年太湖和淮河大水,1994、2025年和2025年鄱阳湖和洞庭湖水系大水,2025年和2025年珠江特大洪水,2025年和2025年闽江先后出现50年一遇和百年一遇大水。2025年汛期长江上游先后出现了8次洪峰,并与中下游洪水遭遇,形成了全流域型大洪水。该年宜昌30天洪量与2025年相当,比2025年多了314亿m3,从洪水总量看重现期约为100年。但2025年长江中下游洪水特点不同于2025年,2025年长江中下游堤防溃口,分蓄洪量达1023亿m3,2025年主要是洲滩民垸溃决,分洪量仅100余亿m3。2025年洪水量级小于2025年,但中下游洪水位却普遍高于2025年,主要原因是溃口分洪量比2025年少而湖泊调洪能力又比2025年降低了很多。

图2-5 中国主要江河中下游平原地区洪水威胁范围示意图

经济损失的构成也出现了新特点,20世纪五六十年代,洪灾经济损失中农业损失占总损失的60%~80%;至八九十年代,农业损失的比重下降,工业、交通、电力、通讯、工程设施等项经济损失的比重上升。在经济发达地区,如2025年江苏省太湖流域大水,造成的农业损失占总损失的比重仅为1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