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涝和干旱都是自然界的一种异常现象。江河发生洪水或水流枯竭、地下水位下降,都属于自然现象的范畴,在有人类以前就早已存在了。然而,水旱灾害的历史要短得多,因为灾害必须伴随人类社会才能存在。
人类为了保护自己,初始时是避开洪水和干旱的威胁易地而居,继而是采取措施防御水旱异常对人们的袭击。在长期与水旱灾害斗争的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了防御、减轻和适应水旱灾害的对策和措施。上述三个方面的关系和相互作用可以用图2-1表示。
图2-1 水旱灾害的形成和防治关系(www.daowen.com)
气象是形成水旱的主要因素,但水旱灾害和人口、工农业生产布局和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关系。如果洪泛区都是荒无人烟的地方,即使发生了较大洪水,也不至于造成很大危害,没有建设防洪体系的迫切要求。相反,如果在江河洪水影响的范围内已建设了许多城镇或重要的农业基地,它就对防洪提出了要求。干旱也是如此,在那些有较可靠的水源并发展灌溉事业的地方,如西北融雪补给的河流两岸和著名的黄河河套灌区,即使气候干旱也不发生严重旱灾,而雨养农业地区的产量则受干旱的制约,当然受旱的严重程度也因作物结构、种类和土壤保水能力而不同。当灌区农作物由一熟改为二熟时,作物需水量增大,而灌溉能力未能相应提高,也会由于干旱发生缺水而导致减产,因此干旱是作物需水量不能满足的反映,实质上是水资源供需失衡问题。
涝灾也是一样,涝灾能否形成,除了降雨和地形等自然因素以外,还与当地的排涝能力和成涝的外部环境有关。作物的耐淹能力对涝灾形成也有很大影响,耐淹性能强的作物受涝并不一定成灾。
此外,人类活动也会改变和加重自然界的洪水和干旱,如过度的森林砍伐和陡坡垦殖会使洪水增大并带来泥沙;不适当的洪泛区土地利用会抬高河流的汛期水位;农业产量和复种指数提高、城市化进程加速、工业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均会对供水提出更高的要求,增加干旱缺水的严重程度,使原来由于自然界的异常现象所造成的灾害变得更为严重。
防灾减灾措施包括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工程措施是指用修建工程的办法去直接改变自然的过程,以适应人们的需要;或者说,凡是改变洪水(指防洪方面)过程形状的措施谓之工程措施,这是大家所熟知而且是常用的一种方法。但是洪水是河流的一种自然属性,不可能消灭,它的发生(时间和空间)是随机的,再加上一些不利的不确定因素,即使做了防洪工程,仍然存在风险。干旱缺水也是如此,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水的需求会不断增加,而水资源有一定的承载限度,需求超过了限度就必然要出现缺水。为了能实现持续发展的目的,除了不断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外,还需要对人们的用水和需水进行全面管理。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认识到对付水旱灾害除了工程措施外,还必须广泛采用非工程措施,它包括技术的、经济的、法律的、组织的以及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和良好的教育培训措施等等。这一系列措施的综合就是图2-1中所表示的防灾减灾系统对人们经济活动和生活进行的调节和干预功能,即非工程措施,从而尽量减轻水旱灾害对人类造成的危害。过去人们往往重视防灾减灾系统中对大自然的调节功能(防洪防旱的工程措施),而忽视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干预功能。这种干预的功能十分重要,特别是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它是使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因此考察水旱灾害必须从全局出发去分析它的原因,研究它的规律和发展趋势,更重要的是要全面把握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它是我们认识水旱灾害和制定防灾减灾对策措施的科学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