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必然会对水的自然系统和周围环境产生影响,因此在水资源开发利用战略中,应注重水资源的质量保护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环境、资源的协调,寻求新的平衡。
为使水资源和人口、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切实做好水资源的节流、开源、配置、保护与管理工作,保证水的长期稳定供给,以实现我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工业布局、城市布设与规模都应把水资源作为发展的重要因素加以考虑,使社会经济发展与水资源的承受能力相适应,以保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对现已存在的社会经济布局与产业结构,应根据各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以节水为中心,充分发挥现有水利工程的供水效益,进一步挖掘工程的潜力,并根据水资源条件适当增加和补充新的水源工程,尽可能提高水资源的保证程度。对于目前已经出现或即将出现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地区,应合理控制社会经济发展规模、严格限制高耗水企业和项目的建设,进行产业结构布局的调整,减少因缺水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使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与水资源供给增长相协调。水资源开发利用要采取以下对策措施:
建立和不断更新水资源数据库,包括降水、径流等天然水资源情况以及人类活动中的供、用水等统计数据,为合理分析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制定规划和实行管理提供依据。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水资源的变化情况,适时进行水资源规划修订工作,以规划指导水资源的开发过程,并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作为水资源规划的组成部分。
根据水资源规划,进行水资源宏观配置,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改善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情况,使水资源配置与社会、经济和资源发展布局相互协调。(www.daowen.com)
大力推行节约用水,提高全民节水意识,建设节水型社会。实施有效的技术措施,削减城市用水和供水系统的输送损失。工业节水应通过循环用水,改进工艺,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降低用水定额和减少排污量来达到节水的目的。城市生活用水应推广节水生活器具,减少生活用水的浪费。农业节水应采取灌溉工程措施、农艺措施和管理措施密切结合的综合节水措施,减少无效蒸发与渗漏损失,提高水分利用效率,达到节水增产的目的。
积极推行污水资源化,发展替代水源,加强雨水的利用,开发微咸水、海水。除农业灌溉和生态环境用水外,修建必要的双重供水系统,在城市生活、商业、工业的某些方面可利用部分低质水。
科学合理地制定水价,包括供水或污水处理的边际供水、处理成本上的容量定价,以及提高分区费率。合适的地方还应引进季节定价和临时的干旱附加费用。
加快供水工程建设,新建工程与现有工程配套改造并进,节流与开源并举,利用与保护并重,使预计需水量与供水量基本平衡。
将需水管理作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整体组成部分,制定减少需水量的政策和方法,加强产业结构调整,采取经济、法律、行政、技术等措施对全社会进行水资源需求管理,逐步实现需水的零增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