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1.1 产业与主导产业
产业既可以指工业,又可以泛指国民经济中的各个具体产业部门,如工业、农业、服务业,或者指其中更具体的行业部门,如钢铁业、纺织业、食品业、造船业等。在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中,产业主要指经济社会的物质生产部门,一般而言,每个部门都专门生产和制造某种独立的产品,某种意义上每个部门也就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产业部门,如“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等。
早期西方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对产业概念的定义是指生产同类产品或提供同类服务的企业(具有紧密替代弹性)的集合。后来的研究者均在这一基础上对产业概念的界定问题进行研究,并达成了一定的共识,认为产业是介于宏观和微观之间的集合概念,属于中观层次的经济学范畴。对于微观经济中的单个企业而言,产业是具有相同性质企业群体的集合;对于宏观经济而言,产业是国民经济基于共同标准而划分的部分。
主导产业是具有一定规模,能够充分发挥经济技术优势,以技术优势改变生产函数并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有强大的促进和带动作用的产业。一般具有如下五个显著的特征:
第一,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获得与新技术相关联的新的生产函数,能够实现“产业突破”。
第二,具有持续的部门增长率,并高于整个经济增长率。
第三,具有很强的扩散效应,能广泛地采取多种手段带动或启动其他产业的增长;对其他产业的增长产生广泛的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第四,具有显著的产业规模和良好的发展潜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和主导。
第五,在时间上具有阶段性,随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而不断转换。
基于主导产业的上述五个特征,政府在选择主导产业时,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主导产业必须与区域经济发展阶段与发展水平相适应;第二,应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市场潜力大,输出前景光明;第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第四,产业关联效应强。
7.1.1.2 产业结构与产业划分
所谓产业结构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组成即资源在产业间配置状态,产业发展水平即各产业所占比重,以及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即产业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方式。
产业结构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考察:
一是从“质”的角度动态地揭示产业间技术经济联系与联系方式不断发生变化的趋势,揭示经济发展过程的国民经济各部门中,起主导或支柱地位的产业部门的不断替代的规律及其相应的“结构”效益,从而形成狭义的产业结构理论。
二是从“量”的角度静态地研究和分析一定时期内产业间联系与联系方式的技术经济数量比例关系,即产业间“投入”与“产出”的量的比例关系,从而形成产业关联理论。广义的产业结构理论包括狭义的产业结构理论和产业关联理论。
按照国家统计局对产业的划分,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
1.产业结构的演变与工业化发展阶段相关
产业结构的演进有如下几个阶段:前工业化时期、工业化中期、工业化后期和后工业化时期。在前工业化初期,第一产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缩小,其地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有较大发展,工业重心从轻工业主导型逐渐转向基础工业主导型,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第三产业也有一定发展,但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还比较小。在工业中期,工业重心由基础工业向高加工度工业转变,第二产业仍居第一位,第三产业逐渐上升。在工业化后期,第二产业的比重在三次产业中的地位占有支配地位,甚至占有绝对支配地位。在后工业化阶段,产业知识化成为主要特征。产业结构的发展就是沿着这样的一个发展进程由低级向高级走向高度内代化的。(www.daowen.com)
2.主导产业的转换过程具有顺序性
产业结构的演进有以农业为主导、轻纺工业为主导、原料工业和燃料动力工业等基础工业为重心的重化工业为主导、低度加工型的工业为主导、高度加工组装型工业为主导、第三产业为主导、信息产业为主导等几个阶段。
3.三大产业具有依次替代的性质
产业结构的演进史沿着以第一产业为主导到第二产业为主导,再到第三产业为主导的方向发展的。
4.产业结构演进的阶段区间具有可塑性
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各阶段是难以逾越的,但各阶段的发展过程可以缩短。从演进角度看,后一阶段产业的发展是以前一阶段产业充分发展为基础的。只有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得到充分的发展,第二产业的轻纺产业才能得到应有的发展,第二产业的发展是建立在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的基础上,其中,加工组装型重化工业的发展又是建立在原料、燃料、动力等基础工业的发展基础上。同样,只有第二产业的快速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才具有成熟的条件和坚实的基础。产业结构的超前发展会加速国家经济的发展,但有时也会带来一定的后遗症。
7.1.1.3 产业链与产业生态圈
产业链是从经济或产业布局的角度来讲的一个概念。产业链本质上描述的是一个具有某种内在联系的(社会分工不同)的企业群落,是个较为宏观的概念。产业链的范围是大于供应链的。举个简单的例子,石油产业的上游是勘探和开发,下游是炼制、运输、销售等。半导体产业链的上游是多晶硅的勘探与开发,中游是集成电路晶圆厂和代工厂,下游则是手机电脑等消费电子厂商。对于一个产业链的上、中、下游来说,只有上游厂商做好了,中下游厂商才能继续做,体现的是相互连贯的产业过程。
产业生态圈是指某种产业在某个地域范围内业已形成(或按规划将要形成)的以某主导产业为核心的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产业可持续发展特征的地域产业多维网络体系,体现了一种新的产业发展模式和一种新的产业布局形式。
生态圈是从一个更宏大的角度来讲的一个概念。狭义的生态圈可以理解为产业链,广义的生态圈怎么理解呢?《辞海》解释说,生态是生物在一定环境下的生存发展状态。或许可以理解为,生物与其生存环境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交换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自然群体。比如,就信息通信业而言,和谐生态圈应指遵循开放、有序、合作、共赢的原则,为信息社会及数字世界的发展创造更好的生态环境,让身处其中的各个成员共存共荣,最终实现整个链条及系统的和谐发展。
简单地说,产业链是对企业主体间形成上下游协作配套关系的一种描述;生态圈是比产业链范围更广的一个概念,它不仅包含协作配套构成产业链的各企业主体,还包含为企业主体持续发展提供人才、科技、融资及基础设施等要素支持的整个外部环境。
7.1.1.4 2.5产业概述
2.5产业是指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之间的中间产业,具有高技术含量、高知识集聚和高管理水平等特点。俗称的2.5产业是指介于第二和第三产业之间的中间产业,其本质是生产性服务集中性的表现,构架生产与服务的一体化。2.5产业能实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提升知识、信息、管理和高技术手段对价值链的作用。
2.5产业是高新技术的主要使用者和推动者。高技术含量的表现形式是企业发展中将形成具有独立的研发中心、公司核心技术产品的生产部门,推动高技术含量的2.5产业的发展。第二产业的下游营销、结算和售后服务等环节,其在价值链中的增值作用已超过生产制造,因此,高管理水平表现形式是企业经营的专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成为工业企业非价格竞争的重要因素。高知识集聚主要表现在以IT、动漫产业为代表的数字网络产业,包括电子商务、软件业和数字媒体等。
结合2.5产业的特点以及国内外现有2.5产业体系的发展方向,2.5产业体系的落地形式分为科技园、总部基地和文化创意园三大类别。其中,高技术含量特性的承载者即为科技园区,该落地载体的建设注重技术开发平台和公共设施打造,依托大学、企业科研机构等建立,专注于以新兴科技驱动的产业,如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产业。高管理水平特性的承载者是总部基地,该落地载体依托区别于中央商务区的生态环境资源形成企业总部集聚,专注于吸引企业价值链的营销、售后服务等高附加值环节,并聚集咨询、金融等专业服务企业,如商务花园、生产性功能服务区等。高知识集聚的承载者即为文化创意园区,该落地载体依托于文化创意类大型企业和高校资源建设,专注于数字媒体、教育等产业,以政府产业升级为驱动,如工作室聚集区、文化艺术区。
1947年,科技园概念从斯坦福大学开始萌发,至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全球蓬勃发展,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为科技革新、政府扶持及孵化功能完善。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世界范围众多国家开始大力发展科技园区,包括银行在内的更多金融机构参与,也有更多地产开发企业进入该领域,形成产学研互动模式。总部基地由传统工业园演变而来,其发展的主要驱动要素为城市化进程、低地价及政府大力扶持。近年来,总部基地逐渐发展形成大型综合社区,出现大型综合型的跨国企业,形成办公、商业、居住、教育、休闲场所的综合功能。文化创意产业概念形成仅有10多年历史,但已呈现高速发展态势,其发展的主要驱动要素为文化创意产业自身的发展、旧城改造及居民消费力的提升。从21世纪开始,荷兰、丹麦、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均开始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随着产业的发展,文化创意园区除了生产型企业以外,更多出现与消费相结合的业态,从而形成更为多元化的园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