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传统城市产业规划方法主要弊端分析

传统城市产业规划方法主要弊端分析

时间:2023-06-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传统的区域规划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同时也存在诸多弊端。各省市的城市产业规划基本上是参照国家的《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框架制定的,一些地区完全采用国家计划纲要的框架,没有取舍,面面俱到,一些可以不写入本地计划纲要的内容也占了一定的篇幅,但是,该突出的重点却未能表现出来。

传统城市产业规划方法主要弊端分析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的浪潮将所有国家和地区不同程度地卷入更大空间范围的市场竞争,城市产业规划已经不再局限于解决区域内部的具体问题,而是具有了区域关联、区域协调发展等自身形态以外的内容。传统的以单个区域为中心的规划体系与思维模式,忽略了区域经济差异是城市产业规划的客观基础这一基本事实,追求单个地域单元经济增长而不注重区域整体协调发展,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背景的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传统的区域规划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同时也存在诸多弊端。对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等相关规划内容进行整理可以发现,传统城市产业规划方法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许多城市产业规划没有体现区域的优势与特点,在产业体系建设方面往往追求面面俱到,重点不突出。各省市的城市产业规划基本上是参照国家的《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框架制定的,一些地区完全采用国家计划纲要的框架,没有取舍,面面俱到,一些可以不写入本地计划纲要的内容也占了一定的篇幅,但是,该突出的重点却未能表现出来。在区域产业体系建设方面,大多数规划都以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为目标,明确提出要加强以高新技术产业、服务经济、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农业为主体的产业体系建设。在关于发展农业的内容中,农、林、牧、副、渔等全部描述一遍;在服务业发展方向上,则是现代物流业、商贸业、金融保险业、旅游业、会展业、中介服务、社区服务业等全部囊括;在工业经济发展方面,均提到改造传统产业、培育主导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不是本地应该重点发展的行业,往往也空泛地写上“大力发展”,显得乏力无用。广而全的规划思想违背了比较优势的原理,将不同的区域视作类似的地域单元,相似的产业体系建设没有真正发挥区位优势和地域分工的积极意义,其重要原因在于对城市产业规划的客观基础认识不到位,导致产业发展定位不准确,大大减弱了城市产业规划对区域产业发展的指导作用。

其次,城市产业规划上缺少比较分析,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众所周知,在新技术和新产业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战略性新兴产业正逐渐成为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十三五”规划指出要集中力量,加快推进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全国范围内掀起一轮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热潮,大多数地区在制定城市产业规划时都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列为重点发展产业。除西藏外其他30个省市自治区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和区域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突破口,将其培育为地区经济发展的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在30个省市的规划中,几乎所有的省份都选择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有27个省份选择发展新能源产业,其中大部分的重点发展方向为太阳能风能、核能、生物质气化及海洋能可再生能源的产业化利用;有23个省份选择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基本上确定重点发展清洁生产和低碳技术,主要产品为节能设备、清洁生产及资源循环利用装备等;有21个省份选择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重点集中在高性能集成电路、光电子材料、移动网络与物联网信息服务等领域;有20个省份选择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目前,部分省份尚缺乏发展某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条件,但是按这样的规划方案,无视区域经济差异的存在而盲目发展技术和资金密集型的产业,使各地区间技术资源和资金的争夺日益激烈,必然导致全国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并且分散投资的发展模式不利于产业质量和效益的提升,是一种经济资源的浪费。(www.daowen.com)

最后,城市产业规划内容偏重于产业发展层面的规划,忽视空间政策和综合协调。在不考虑区域经济差异的城市产业规划中,规划的核心任务是如何利用有限的经济要素推动地区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衡量发展的主要指标一般为GDP总量及其增长率,三次产业增加值及其构成比例等,缺少对区域协调、产业协调和可持续协调等综合协调发展的测度指标。从前文可知,城市产业规划应当是产业维度和空间维度一系列政策的有机结合,但是,传统的城市产业规划只强调生产要素在第一、第二和第三次产业之间的配置安排,而很少关注到与此相对应的空间问题,如区域间关联产业、城乡间产业及区域产业内部的布局等空间政策。近年来,人们逐渐意识到城乡间、区域间经济差距扩大等问题带来的严重后果,在部分城市产业规划中也提到要加强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然而传统的城市产业规划并没有把区域经济差异作为规划的客观基础,在规划过程中将区域经济差异与产业发展视为两个互不影响的主体,区域协调发展只能成为一个空洞的规划口号。无论是产业体系建设的面面俱到、产业选择的盲目性,还是空间政策与综合协调的缺失,其根源都是传统城市产业规划模式与方法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的条件下失灵,因此,建立一套适用于区域经济差异下的城市产业规划理论与方法,具有无法替代的巨大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