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城市产业规划编制工作没有一个统一严格的规范和通则,通常的做法是根据规划的目标和任务要求而进行。在长期的实践中,规划部门基本上都遵照了一定的范式,逐渐形成了城市产业规划的一般方法。对若干规划成果的梳理与分析可以发现,城市产业规划的一般方法大致可概括为几个部分,即环境分析、功能定位、发展战略及政策保障等。
环境分析是城市产业规划编制工作的第一步,可分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研究。外部环境是对区域产业发展产生持续影响或潜在影响的各种外部力量的总和,其中,最有影响的外部因素是国家或相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形势、世界范围内技术改革及产业发展趋势等对区域产业发展起重大推动作用的发展理念与模式、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重要战略研究及一些重大事件,如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等。内部环境是区域产业发展所具备的基础条件和存在的不足之处,一般包括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基础设施、历史文化、生产要素、技术创新、制度环境、服务体系、经济基础和居住环境等。功能定位是指在区域产业发展的环境分析基础上,进一步对区域产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优势和制约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确定规划区域的经济功能和产业发展方向,其实施路径为挖掘规划区域在上一级区域或国家经济功能定位中的地位和价值——探索规划区域所承载的经济功能和发展格局——制定规划期限内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目标。在上述两个部分的分析基础之上,区域产业发展战略要解决产业发展方向和目标实现的问题,即针对现状和发展条件提出区域产业发展的总体战略,包括对地区发展具有战略性影响的重点产业选择、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和发展路径、重点项目的策划与布局安排等发展策略与产业政策的具体实施,它是城市产业规划工作的核心步骤。城市产业规划的顺利实施离不开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其中以产业政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人才政策等为主,其主要目的是为重点发展的产业部门提供税收优惠、财政补贴、融资环境、分工合作、技术交流、人才引进和培养等方面的制度性保障。(www.daowen.com)
传统的城市产业规划不考虑区域经济差异,环境分析的过程中区域经济差异被认为是一个既定的外生条件,许多规划都忽视区域经济差异对区域产业发展的影响,城市产业规划的基础条件分析存在偏差,对规划区域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认识不清晰、不到位,功能定位也容易脱离区域周边地区和上一级区域发展需求而盲目追求区域产业增长指标的上升,从而大大降低了发展战略和保障政策制定的针对性与合理性;尤其在确定产业目标(总量目标、结构目标、组织优化目标等)的过程中,忽视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会导致目标过高或偏低,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的相似度较高,造成区域间产业经济的恶性竞争,不利于区域分工和区际合作的展开,从而妨碍区域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从规划效果角度来看,如果不考虑区域经济差异的城市产业规划脱离了现实基础,那么就减弱了规划政策对产业发展的积极影响。这种规划在某种意义上是失效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