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产业结构演变理论的探讨与分析

产业结构演变理论的探讨与分析

时间:2023-06-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4.2.2霍夫曼工业化进程的经验法则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开创了研究产业内部行业结构变动规律的先河。

产业结构演变理论的探讨与分析

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的演变是否存在一定规律,各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变化反映出何种经济意义,是什么因素导致产业结构演变的……诸如此类问题一直是经济学家所追求和探究的科学问题。17世纪,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就开始研究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阶段与产业结构的关系。之后,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钱纳里等学者从不同视角分析了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

2.4.2.1 配第—克拉克定律

威廉·配第第一次发现了世界各国的国民收入水平差异与不同发展阶段之间的对应关系(方甲,1997)。他注意到,在大部分人口从事制造业和商业的荷兰,人均国民收入(GNI)要比欧洲大陆其他国家高得多,英国各产业内部的收入水平同样存在着类似的收入差异现象,如当时船员的收入要比农民的收入高出4倍。据此,他认为,产业间的这种收入差距将推动劳动力从低收入的产业向高收入的产业转移。配第关于经济发展基本趋势的重大发现,为后来英国经济学家柯林·克拉克发现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奠定了基础。

柯林·克拉克受配第有关思想的启发,依据费希尔提出的三次产业的划分方法,对人均国民收入与产业结构变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开创性研究(苏东水,2000),并研究了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的转换规律。他通过对主要发达国家劳动力转移的实证研究得出结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先由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转移,进而再向第三产业转移。从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看,第一产业劳动力的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劳动力的比重则呈现增加趋势,这就是配第—克拉克定律。

2.4.2.2 霍夫曼工业化进程的经验法则

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开创了研究产业内部行业结构变动规律的先河。他通过对英国产业革命以来20多个国家50年间(1880—1929)的工业化进程所作的实证分析,阐述了工业部门间结构变动的一般规律,提出了工业阶段理论。这一理论被称为“工业化经验法则”。霍夫曼认为,工业化过程中各工业部门动态过程并不相同,因此形成了工业部门之间特定的结构类型,以及与之相应的工业化发展阶段。霍夫曼通过观察20多个国家出产的8类产品的消费品工业和资本品工业的比重变化情况,从中发现了各国工业化进程中资本品工业净产值在整个工业净产值中所占份额稳定上升的共同趋势,并呈现出大体相同的阶段性特征。霍夫曼将样本国家工业化进程中所体现出的共同趋势和阶段性特征进一步概括,把工业化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消费品工业占主导地位,霍夫曼系数为5;第二阶段:资本品工业快于消费品工业的增长,消费品工业降到工业总产值的50%左右或以下,霍夫曼系数为2.5(±1);第三阶段:资本品工业继续快速增长,并已达到和消费品工业相平衡状态,霍夫曼系数为1(±0.5);第四阶段:资本品工业占主导地位,这一阶段被认为实现了工业化,霍夫曼系数为1以下。

2.4.2.3 库兹涅茨对产业结构变化规律的总结

库兹涅茨在他的著作《各国的经济增长》一书中,从国民收入和劳动力两个方面,对伴随经济发展而出现的产业结构演变规律作了分析研究。他认为,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区域内第一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与第一产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一样,处于下降趋势中。在工业化阶段,第二产业创造国民收入的比重及占用劳动力的比重都会提高,其中,前者上升的速度会快于后者。在工业化后期(特别是后工业化时期),第二产业的国民收入比重和劳动力比重会不同程度地下降。第三产业创造国民收入的比重及占用劳动力的比重会持续地处于上升状态,其中在工业化中、前期阶段,其劳动力比重的上升速度会快于国民收入比重的上升速度。

依据人均GDP基准,库兹涅茨考察了总产值变动和劳动力结构变动的规律,揭示了产业结构变动的总方向。GDP结构变化规律:①人均GDP较低的国家,其非农业部门份额上升迅速,但其内部结构转换较平缓;②人均GDP较高的国家,其非农业部门之间和细分部门之间的结构转换都相当显著。劳动力结构变化规律:①随着人均GDP的提高,农业部门劳动力份额下降明显,工业和服务业部门劳动力份额不断上升;②高收入国家工业和服务业的劳动力比重增长更快;③劳动力结构和产值结构变动方向基本一致。

2.4.2.4 钱纳里标准结构模式

钱纳里等为了进一步研究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趋势,并使之具有一般性的比照意义,将研究领域扩展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工业化为目标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工业化国家。通过各种形式的比较研究,他们在对结构转变和影响结构转变的多种因素进行全面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经济发展和结构变动的“标准模式”,描述性地反映了人均GNP从100~1 000美元发展区间产业结构的变化过程。由于这一模式是根据世界大多数国家1950—1970年经济结构变化的经验统计材料得出的,因此,可以称其为经济结构转变的多国模式,对于揭示人均GNP与结构变动之间的关系及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趋势具有更大的价值(钱纳里等,1988)。

钱纳里等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一般均衡分析方法和计量经济模型,通过多种形式的比较,研究考察了以工业化为主线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经历,构造出具有一般意义的“标准结构”。

钱纳里等认为,一个经济增长普遍模式的存在,可能仅由于产业体系有着某种在世界范围内趋同的要素;若要获取经济的全面发展,则需要全要素相关关系的总体协调和全面的结构转换;影响结构转换的因素包括收入水平、资源禀赋、人口规模、发展目标、政府政策及国际环境等;产业结构调整、就业结构转换以及城市化进程处于经济增长的核心地位。

钱纳里等认为,就国民生产总值的部门结构而言,初级产业生产份额的下降由制造业及社会基础设施份额的上升所弥补,其中,制造业弥补的份额占主要部分,而以不变价计算的服务业的份额几乎不变,因此,附加值结构的部门转移主要发生在制造业与农业之间。从就业结构的变化情况看,在就业结构转变的大部分时期,农业劳动力转移都存在着滞后现象,工业部门就业机会的增加远远低于农业就业的减少,因此,劳动力转移主要发生在农业和服务业之间(钱纳里等,1989)。随后,他们又进一步提出,任何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都会规律性地经过六个阶段,且不同阶段产业特征不同。

第一阶段为传统社会阶段: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绝大部分人口从事农业,没有或极少有现代工业,生产力水平很低。(www.daowen.com)

第二阶段为工业化初期阶段:产业结构由以落后农业为主的传统结构逐步向以现代工业为主的工业化结构转变,工业化结构则以食品、烟草、采掘、建材等初级产品的生产为主。

第三阶段为工业化中期阶段:制造业内部由轻型工业的迅速增长转向重型工业的迅速增长,非农业劳动力开始占主体地位,第三产业开始迅速发展,即所谓的重化工业阶段。

第四阶段为工业化后期阶段:在第一和第二产业协调发展的同时,第三产业开始由平衡增长转入持续的高速增长,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其中,第二、第三和第四阶段合称为工业化阶段,是一个地区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阶段,其中,工业化中期阶段是关键

第五阶段为后工业化社会阶段:制造业内部结构由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导向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导转换,同时,生活方式现代化,高档耐用消费品在广大群众中推广普及。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迅速发展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

第六阶段为现代化社会:第三产业开始分化,智能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开始从服务业中分离出来,并占主导地位。人们消费的欲望呈现出多样性和多变性的特征。

2.4.2.5 赤松要的雁行模式

“雁行模式”理论最初是由赤松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提出的。他通过对日本棉纺工业发展史的系统研究,揭示了日本棉纺织业从“国外进口—国内加工生产—向国外出口”的生成与演变过程,并将这一动态过程形象地称为“雁行形态”。“雁行模式”理论的雏形或基本型如图2-4-1所示。

图2-4-1 “雁型模式”理论的雏形或基本型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赤松要以及小岛清等学者进一步拓展了“雁行模式”理论,将原来特定产业生命周期的三个阶段扩展到五个阶段,即引进、进口替代(国内生产)、出口增长、成熟和返进口。

在引进阶段,国内生产规模小,远不能满足国内需求,进口是平衡国内需求的主要手段;到了进口替代阶段,国内生产规模迅速扩大,进口开始下降;随着国内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产品出现了剩余,产业发展的生命周期就进入了出口增长阶段;到了成熟阶段,由于生产成本的不断攀升,生产规模开始减小,国际市场份额也不断下降;当国内生产规模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时,国外低价同类产业进入国内市场,国内生产加速下滑,这时产业发展生命周期进入返进口阶段。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赤松要发现,“进口—生产—出口”的产业成长模式同样发生在其他行业。具体地说,这一过程从棉纺织业开始,然后转向纺织机械、机械器具,即由消费资料转向生产资料,或由轻工业转向重工业,呈现出明显的时序特征。这是“雁行模式”理论的第一种变化型(结构演变雁行模式变型Ⅰ,图2-4-2),已被用来解释后起国家产业结构内在变化的路径和特征,即不同产业兴衰演化的过程。

图2-4-2 结构演变雁行模式变型Ⅰ(后起国的产业发展)

20世纪60年代以后,日本国内相关产业由于工资上升导致竞争力下降,开始向以工业化为目标的亚洲“四小龙”转移。针对这一现象,赤松要及小岛清等进一步拓展了“雁行模式”理论,用以解释相关产业比较优势国际转移的路径和形成机制(结构演变雁行模式变型Ⅱ,图2-4-3)。这种比较优势的国际转移过程在亚洲“四小龙”和东盟国家体现得最为明显。

图2-4-3 结构演变雁行模式变型Ⅱ(产业A的国际转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