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影响经济差异的因素分析

影响经济差异的因素分析

时间:2023-06-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关于中国区域经济差异问题的研究中,不少学者认为中国省区、经济地带间经济差异是要素积累区域性差异的结果。我国学者李静等的研究也发现,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积累等要素的投入对中国区域差距影响甚微,而全要素生产率的差距才是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关键因素。在所有制度因素中,经济政策是影响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影响经济差异的因素分析

研究者对区域差距的分析,不仅体现在区域差异的度量、变动轨迹描述等方面,同样也包括区域差距的成因探索。梳理现有的文献可以发现,研究者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解释经济差距,即生产要素、经济结构和制度因素。

1.生产要素视角

无论是古典经济学理论还是现代经济学理论,都承认生产要素是经济发展的基石,区域经济发展离不开必要的生产要素支持,所以资本、人力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在不同地区的分布和配置效率差距,是解释区域经济差异形成的重要因素。早期的研究大多认为不同地区间的要素投入差异是导致经济差异的主要原因(Makiw,1992;Krugman,1994;Young,1995)。在各种要素中,人力资本积累受到比较多的关注。Galor等(2004)构建了一个用人力资本积累代替物质资本积累的增长模型,他们认为进入现代经济发展阶段后,人力资本积累才是区域经济差异产生的根源。在关于中国区域经济差异问题的研究中,不少学者认为中国省区、经济地带间经济差异是要素积累区域性差异的结果。Fleisher(1997)、徐现祥(2004)、任建军(2010)等的研究表明,资本性要素可以解释我国四大区域间经济差异不断扩大的现象。另外,还有学者从要素流动的角度来分析产生地区差距的原因,认为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的区际配置和流动是影响地区差距的一个关键因素(王小鲁,2004)。与强调物质资本的观点不同,雷鹏(2011)指出在现代经济增长中专业化人力资本积累才是导致我国区域差距的真正原因。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部分学者认为要素积累已经不能用来解释区域经济差异的存在,地区间的经济差距主要来源于全要素生产率(TFP)的不同。在资本边际报酬递减的条件下,资本会自动从发达地区流入到欠发达地区,弥补欠发达地区物质资本的不足,所以,资本短缺并不是地区落后的原因(Easterly,1999)。此外,Bils等(2000)也否定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Hall(1999)、Hsieh(2002)等在有关研究中也得到相似的结论。Kogel(2005)采用修正后的索罗余值法测算的全要素生产率,可以解释87%的世界经济增长差异。我国学者李静等(2006)的研究也发现,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积累等要素的投入对中国区域差距影响甚微,而全要素生产率的差距才是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关键因素。

2.经济结构视角

经济结构一般都会伴随着产业结构、国有化程度、市场开放度及城市化等的变动而发生改变,这些因素是研究者在讨论区域经济差异问题时所关注的重点。20世纪末,国外学者Barro(1991)、Chow(1993)、Bernard(1999)以产业部门为单位研究了区域经济差距问题,发现不同产业部门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不同。自此以后,细分产业部门、量化产业结构成为研究区域差异的一种范式。国内学者范剑勇(2002)、干春晖(2010)等分别从产业结构的变动及产业空间聚集的视角探讨了区域经济差异的演变过程。(www.daowen.com)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对外开放及国际贸易对开放经济体的增长具有重要的影响,所以,研究者们日益关注对外开放程度对地区经济差距的影响机理。在这类研究中,对外开放通常是与国际贸易联系在一起的,大多研究结果表明,贸易波动带来的市场供求变化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Behrens,2007;Zeng等,2010)。

此外,我国学者还从所有制结构变化,尤其是非国有经济发展等方面来研究结构变化对地区经济差距的影响。大部分研究者赞同非国有化对拉大地区经济差距具有显著作用的观点,如周民良(2000)、万广华等(2005)。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三十多年来,市场化、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均得到长足发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们在不同地区间的发展差距能够解释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形成与变动状况。贺灿飞等(2004)测算了1952—2002年我国省际、三大经济地带之间的Theil系数,认为改革开放政策、参与全球化程度、市场化程度和城市化进程等因素决定了中国区域经济差距的时空变化。石磊和高帆(2006)构建了二元经济结构模型来考察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的问题。他们发现,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程度决定了地区经济差距的变化轨迹,而地区间工业化、服务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对地区经济差距的演变具有重要影响。

3.制度因素视角

近年来,制度经济学逐步融入主流经济分析体系中,越来越多的理论研究将制度因素引入经济问题的探讨。当前,中国还处于转型经济发展阶段,不可否认,制度因素确实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在所有制度因素中,经济政策是影响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国内外许多学者,包括Zhang(2001)、Bao(2002)、Demurger(2002)、林毅夫(2003)、陆铭(2006)等都肯定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政策的作用,尤其是具有地区偏向性的优惠政策对区域经济差异的作用。考虑到制度的时效性和动态性,部分学者研究了制度变迁对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示范效应和锁定效应,认为锁定效应是区域经济差异存在的必然条件(徐现祥等,2005;徐现祥等,2008;Xu,2011)。在中国市场经济机制并不完善的情况下,地方政府行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较明显,这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因素。李明等(2010)从政策支持、转移支付及领导人激励(政治晋升)等方面分析了地区政治资本对地区经济差距的影响机制,并通过实证检验发现政治资本对地区经济差距具有较为显著的解释力。

在研究区域经济差异问题的相关文献中,有很多文章对区域差距的形成原因进行了不同视角的探讨,但是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形成一个较完整的分析框架或共识。由最初的生产要素决定到后来的经济结构、制度因素影响分析,这的确是区域经济差异理论的一大进步,但是现有的文献几乎都是用跨国分析模式来解释中国省际经济差异的,这样等于忽略了中国经济特殊的软环境约束条件,即政府行为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指引与干预能力,其具体的影响途径主要包括各种计划与规划、财政政策及公共物品提供等方面,特别是政府部门制定的各类经济发展规划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如何构建一个包含生产要素、经济结构及制度因素的分析框架来研究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形成与变动,如何有效利用制度因素,尤其是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一系列计划或规划来缩小区域经济差异,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