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储蓄和投资:探讨它们的不同

储蓄和投资:探讨它们的不同

时间:2023-06-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前面几章讨论了社会收益或货币收入及其两种分类形式,其中一部分由接受者用于当前消费,另一部分用于储蓄;而且还讨论了实际商品与服务的产出及其两种分类形式,其中一部分进入市场卖给消费者,另一部分用于“投资”。本章的目的在于进一步阐明储蓄与投资之间的区别。储蓄与消费品生产商的损失相互抵消。明白这一点至关重要,个人储蓄行为可能导致其他人投资增加,也可能导致他人个人消费的增加。

储蓄和投资:探讨它们的不同

前面几章讨论了社会收益或货币收入及其两种分类形式,其中一部分由接受者用于当前消费,另一部分用于储蓄;而且还讨论了实际商品与服务的产出及其两种分类形式,其中一部分进入市场卖给消费者,另一部分用于“投资”。因此,“储蓄”涉及货币单位,等于个人货币收入与当前消费支出之间的总差额。本章的目的在于进一步阐明储蓄与投资之间的区别。

储蓄的主体是个体消费者,是一种消极行为,需要避免把当前收入全部用于消费。

而投资的主体是企业家,企业家的职能便是做出决策,决定非消费品的数量。投资是一种积极行为,需要开始或维持某种生产活动,或者扣留容易出售的商品。无论是固定资本还是运营资本抑或流动资本,都是以财富净增量来衡量的。

人们可能认为投资量必然等于储蓄量——事实上人们经常这样认为。但细想一下,如果我们将企业家的暴利和亏损排除在收入与储蓄之外(基于上述理由,这是必须的),就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我们暂时将耐用商品的变化忽略不计——稍后将会看到,与其他可变因素相比,这种变化确实很小——这就意味着我们认为有效产品是不耐用的。在这种情况下,消费量恰好等于有效产量。但是,我们已经明确,有效总产品的比例取决于企业家决定的投资额。因此,当投资为正时,无论储蓄量是多少,消费量都低于产出;而当投资为负时,无论储蓄量是多少,消费量都超过产出。总而言之,资本的增减取决于投资量,与储蓄量无关。

伦敦哈洛德百货

企业家决定投资哪个行业、生产多少商品,决定的依据就是市场供需情况。图为1909年的哈洛德百货,上流社会的绅士和贵妇云集此地,采购奢侈品。(www.daowen.com)

想象一下,如果一个人不把收入用于消费,那会发生什么呢。显而易见,没有相应的投资那就是储蓄了。一个人如何处理盈余并不重要,无论是把钱存到银行,还清贷款,还是买房子、买证券,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企业家没有其他投资行为。现在的市场只要有一个买家不消费,物价就会下降。物价下跌使其他人的货币购买力上升,于是,这些人的消费增加,消费额与存款人的储蓄额一样,也就是说,支出额度跟以前还是一样的。然而,如果其他人也随之相应地减少消费支出,从而增加储蓄额,那么这只会使实际收入的购买力进一步上升。

与此同时,就储蓄额而言,储蓄者个人是更富有了,但是消费品的生产者却以比没有储蓄时更低的价格出售当前产品,他们的财富也就相应地减少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储蓄非但不会带来总财富的增加,反而只涉及双重转移:一方面,消费从储蓄者向一般消费者转移;另一方面,财富从一般生产者向储蓄者转移,消费总量和财富总量保持不变。用罗伯逊先生的话来说便是,储蓄已经“流产”了。储蓄增加并不会带来任何形式的财富增加,储蓄只是在消费者之间以及拥有财富的人群之间变动转移,除此之外,别无其他。储蓄与消费品生产商的损失相互抵消。

然而,如果投资与储蓄同时发生,消费者支出与生产商有效产品的均衡状态将保持在原有的物价水平。原因在于,如果投资的形式是增加固定资本或运营资本,同时并未增加就业量,投资量与储蓄量相等,那么消费者因储蓄行为导致用于此类商品的支出减少了多少,生产商有效商品的产量就将减少多少;如果投资形式是增加运营资本的同时增加就业量与生产要素报酬,投资量与储蓄量相等,那么生产要素报酬增加引起消费者支出等量增加,而储蓄者减少的消费支出刚好与之相等。

最后,如果投资超过储蓄,那么相对于生产者有效商品的产量而言,消费者的支出将增加,从而导致消费品价格上涨,从上述论证中很容易看出这一点;同时,新投资可能超过储蓄量,不是因为消费者不愿花钱,主动放弃消费,而是因为货币贬值被迫放弃(即罗伯逊的“被迫储蓄”)

未来产品量会在指定日期分为有效产品量与无效产品量,如果现在决定两者占比的人与决定当时储蓄量的人为同一个人,将不会引起任何麻烦。但如果由不同的人决定,除非因耐用商品数量发生变化从而获利,否则整个社会资本财富的净增量与个人现金储蓄总额存在一定程度(或多或少)的出入,后者指的是个人现金收入中未能用于消费支出的部分;而事实确实如此。

收入不包括利润或亏损,因为利润和亏损代表的是储蓄与投资之间那说不清道不明的差异,下次听到时不必觉得自相矛盾。明白这一点至关重要,个人储蓄行为可能导致其他人投资增加,也可能导致他人个人消费的增加。储蓄行为本身并不能保证生产资料存量会相应地增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