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现金交易本位与现金余额本位的区别

现金交易本位与现金余额本位的区别

时间:2023-06-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将现金交易与现金余额这两种货币本位称为现金交易本位和现金余额本位。由此可见,商品价格的上升或下降会引起社会现金余额波动,而产生等额现金交易的商品中,某些商品价格变化对社会现金余额的影响,要大于其他商品价格的同样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将货币本位定义为现金交易本位,实际上是由福克斯威尔教授首先提出的,他认为,现金交易本位是讨论复本位制、本位选择等问题时衡量货币升值贬值的最好尺度。

现金交易本位与现金余额本位的区别

第10章我会提出一个新的基本方程式,该方程式理应导出货币购买力。然而,迄今为止所使用的数量方程式,却无法计算出货币的购买力。第14章我会阐明,现在使用的数量方程式涉及不同物品的物价水平,不同物品的权重不是与其对消费者的重要性成比例,而是与其对现金交易数量或现金余额数量的重要性成比例。我们将现金交易与现金余额这两种货币本位称为现金交易本位和现金余额本位。

这两种货币本位必然与货币购买力不同,因为不同物品作为货币交易对象的相对重要性,与其作为消费对象的相对重要性有所不同。显然,适用于消费水平的加权体系与适用于货币本位的加权体系彼此之间有重大区别。如果一种支出对象直接从原生产者转移到最后消费者手中(例如个人服务),而另一种价值相等的支出对象则要多次转手,经历许多生产阶段,同时每次转手都会涉及一定的货币交易量,然后才达到消费者手中,那么前者需要的货币交易量就比后者小。因此,就消费水平的目的而言,这两种支出对象的权重相同,但就货币本位的目的而言,权重却不相同。此外,很多交易量大的金融业务对消费水平而言却无关紧要;例如,证券交易业务或三个月的国库券便是如此。三个月的国库券每三个月会产生大量支票交易,同时可在三个月内转手,所以还可能产生更多支票交易。

然而,人们往往将货币本位与货币购买力本身混为一谈。即使极少数作者能够把货币本位和货币购买力区分开来,但他们却常常忽略货币本位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类型。在现金交易数量中,不同的支出对象按其所产生的现金交易额进行加权;当然,支票支付和现金支付都包含在现金交易额当中。但在现金余额数量中,支出对象按其所需的银行余额或货币存量来进行加权。两者是不同的,因为预期交易日期和交易额是规律确定的,故而有些交易需要支付的预付款余额要比其他同等货币价值交易所需的更多。由此可见,商品价格的上升或下降会引起社会现金余额波动,而产生等额现金交易的商品中,某些商品价格变化对社会现金余额的影响,要大于其他商品价格的同样变化所产生的影响。

我打算将第一种货币本位称为现金交易本位,第二种称为现金余额本位。我会在第14章进一步阐述区别这两者的意义,“费雪”数量方程式导出前者,而“剑桥”数量方程式导出后者。

我认为在讨论货币本位时,作者一般指的是现金交易本位,而非现金余额本位。将货币本位定义为现金交易本位,实际上是由福克斯威尔(Herbert S. Foxwell)教授首先提出的,他认为,现金交易本位是讨论复本位制、本位选择等问题时衡量货币升值贬值的最好尺度。然而,首先阐述这一点的并不是福克斯威尔教授本人,而是埃奇沃思教授根据与福克斯威尔教授的对话,在1889年为英国协会撰写的第三份备忘录中对此进行的阐述(转载同前,第261页)。埃奇沃思的结语如下:“总而言之,货币本位似乎值得更多的关注。以前的指数编制者不知何故忽视了货币本位,而它可能会成为未来指数编制的基石。”现金交易本位也很重要,因为如上所述,这一物价水平与欧文·费雪教授著名的公式PT=MV相吻合。[15](www.daowen.com)

但是,现金余额本位最显著的特点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现金余额本位的变化会按相同比例改变公众所需的货币量。

事实上,货币本位和消费水平最大的区别在于:(1)前者给予商品的权重大于后者,给予劳务的权重小于后者;(2)前者包含金融交易的对象,而后者将其排除在外。所以当资本品的交易价值相对于消费品的交易价值变动时,或者当商品价格相对于劳务价格变动时,这两种本位的变动可能会有很大的不同。我们将发现,这对于贸易与信贷波动等短期经济贸易理论尤其重要。同时这也意味着,即使银行习惯经验没有改变,货币购买力与货币量之间的关系,也可能发生变化而不减少或增加便利程度。但这是后面章节要讨论的主要内容。

在某些情况下,与消费水平的波动相比,批发价格的波动可能更接近货币本位的波动。但是,货币本位受资本交易的影响,而批发价格不受其影响,所以将批发价格等同于货币本位并不可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