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创立之初,谷歌的公司文化就深深地带有创始人的烙印——典型的工程师文化。公司内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则,那就是任何决策不能拍脑袋,必须是数据驱动。每个人都必须学会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去说服别人,并用数据推动决策。
数据驱动一切决策,HR管理也不例外。
谷歌最早的IPO招股说明书中这样写道:“我们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公司,我们也不打算成为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公司。”从HR角度来看,这意味着谷歌的HR自公司成立的第一天起也着力于将自己打造成一个非传统意义的HR。其中最能凸显其非传统的一点,就是HR需要完全通过数据来指导日常的所有工作和决策。
谷歌有专门的人力分析团队,直接向公司人力副总裁汇报。分析团队的背景也很特别:1/3的人有MBA学位,1/3的人有心理与行为学方面的博士学位,剩下1/3的人拥有数据或统计分析方面的学位。
此外,在人力数据分析团队内部,分别有专人对接每一个HR职能部门,这样确保每个职都能够完全实现数据驱动决策。
如图1-1所示,谷歌在数据分析决策方面专门开发了一套决策模型(Analytics Value Chain)。
图1-1 谷歌决策模型
第一步,观点(Opinion)
这一层主要是人最直观的主观看法。比如,人们常说:“我觉得应该是这样的,因为一直以来事情就是这么运作的。”这就是一种看法,它并不代表事实。从分析的角度来说,HR需要避免只凭直觉看问题,应尽量拿事实说话,做到超越直觉。
第二步,数据(Data)
HR的各个部门原本就拥有大量的数据,比如组织内多少人有编制、一段时期内有多少人获得了晋升、多少人离开了公司等。
这些数据广泛地散落在组织各处。但是这些数据只是停留在原始信息阶段,尚无法被人所理解。只拥有数据并没有太大意义,因为数据本身并不能自动解决任何问题。
第三步,衡量(Metrics)
衡量的内容包括具体的指标、比例等。HR可以定期把相关的数据发送给相关人员参阅,让大家获取信息,了解组织内部正在发生什么。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可能会对这些指标开始麻木,因为这些数据、指标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无法帮助组织做出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第四步,分析(Analysis)
分析可以帮助人们在不同的数据之间建立起联系:数据和数据之间都有什么关系、接下来的发展变化趋势是什么、与之相关的都是哪些群体,等等。通过分析可以进一步去挖掘数据背后的本质和成因。
第五步,洞见(Insight)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透过表面看本质,最终形成自己对某一事物的洞见。
第六步,行动(Action)
归根结底,数据分析的目的是要解决问题。基于对事物形成的洞见,接下来便可以有的放矢地制订行动方案,并付诸实施,最终帮助解决组织存在的问题。
我们来看一个谷歌数据分析在实际工作中的经典应用案例。
谷歌有一个人力团队叫人员与创新实验室(People and innovaiton lab),负责从长期角度解决组织中存在的人员难题,通过创新的解决方案来帮助组织实现变革。实验室曾经负责过一个管理者发展项目,叫“氧气项目(Project Oxygen)”。
项目的起源很有意思:谷歌创立早期,创始人佩奇认为公司具有典型的工程师文化,不太理解到底管理者(People manager)在组织中能够有什么大的作为。他甚至觉得,在组织中设立“管理者”这种非常具有官僚特征的职位只会让人觉得碍手碍脚。
后来佩奇一声令下,说我们干脆把管理者这种职位取消了吧,所有工程师一律向我本人汇报。结果,管理者岗位的取消并没有带来组织效率的提升,反而让组织陷入了巨大的混乱。无奈,谷歌后来又重新恢复了管理层。
经过这么一折腾,创始人开始反思:为什么自己一开始会觉得管理层不重要呢?那不如来做个数据分析,看看管理层的重要性到底在哪里。
当时,谷歌内部已经有了一些与管理者相关的人力数据,一类是绩效反馈数据,这是管理者对员工自上而下的反馈;另一类是员工调研数据,这是员工对管理者自下而上的反馈。
接下来把这些数据分出四个分位,重点关注分位序列中最上面的25%和最底部的25%,然后来看每个分位的管理者的具体表现如何。相关的衡量指标包括:团队工作业绩、团队成员的幸福度打分、团队成员离职率,等等。(www.daowen.com)
经过分析,人们发现一个管理者的表现好坏对以上指标存在巨大影响,位于最上面25%的管理者的这些指标远远好于最底层的25%的管理者。最后的结论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对公司至关重要。
接下来,找到可以帮助管理者提升的方式,让他们都可以成为优秀的管理者。
在这一步,谷歌做了两项工作。第一项:设立优秀经理奖(Great Manager Award)。如果想提名优秀经理,提名者必须写清楚他有哪些具体的事例和行为表现。通过对所有提名的解码,谷歌可以提取出优秀管理者的共同之处。
第二项工作:对所有经理开展面谈。面谈之前,面谈双方并不知道被面试者是否属于优秀经理之列。所有面谈结束之后,把面谈结果汇总、分析、解码,从中找到优秀经理和非优秀经理到底都有哪些不同之处。
上述工作的产出便得出了谷歌的优秀管理者所具备的八项行为特征:
1.是一个好教练;
2.对团队授权而不是做细节管理;
3.非常关心团队成员的事业成功及个人福祉;
4.工作成效高,并且结果导向;
5.是一个良好的沟通者,愿意倾听和分享信息;
6.能帮助下属实现职业发展目标;
7.能为团队设定清晰的愿景和战略;
8.具备重要的岗位技能,能对团队提供建议。
此外,谷歌还提炼出了导致经理们陷入麻烦的三个普遍原因:
1.过渡期充满挑战(比如突然被晋升、被新招入并缺乏相关培训等);
2.在绩效管理和职业发展方面缺乏一套持续稳定的方法和工具;
3.在人员管理和沟通方面花的时间太少。
有了以上发现之后,谷歌就开始通过以下渠道来定期评估和发展管理者:
1.一年两次的员工对管理者的向上反馈调研(聚焦在八项行为特征方面);
2.每年的优秀经理颁奖,以此发现管理者中的典范;
3.管理者培训;
4.新经理沟通课程,让新经理知道公司对他们有什么具体的期望。
最后,我们再用谷歌的数据分析决策模型来复盘一下整个项目过程:
1.观点——大家觉得管理者对谷歌的绩效没有影响,贡献不大;
2.数据——组织内有大量跟管理者相关的数据,主要来自绩效管理和员工调研;
3.衡量——大部分员工对经理的调研评分还不错;
4.分析——优秀经理拥有较低的员工流失率和较高的团队绩效;
5.洞见——提炼出与管理者相关的八项正面行为和三大负面原因;
6.行动——发起由员工打分的聚焦八项行为的管理者调研,创建机会帮助管理者之间相互交流最佳实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