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上所述,媒介公信力的比较研究是学者们长期关注和研究成果丰硕的领域,但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并不一致,也是问题最多、结论最杂的领域。研究者们偏重以新闻信息为认知参考点来进行公信力的测量,未涉及以商业信息为参照的研究。Gantz(1981)的研究表明认知参照会影响受访者对媒介公信力的评估。信息参照不同,受访者对媒介公信力的评估可能存在很大的不同。本研究将认知参照分为新闻信息和商业信息,意在探讨在这两种情况下受众对媒介公信力的评价会有什么不同。故有——
假设1:当信息参考点分别为新闻信息和商业信息时(信息参照不同),被试对所测媒介的公信力评价会有显著差异。
信息来源不同(媒介不同),媒介的公信力到底有没有差别,差别是否明显。为此,我们提出——
假设2:信息来源不同(媒介不同),所测不同媒介的公信力会有明显的差异。
媒介渠道之间的公信力比较一直是比较受关注的研究方向,但因测量方法和被试的选择不同,学界在媒介渠道公信力孰高孰低的问题上各有不同的研究结果。喻国明、张洪忠(2006)的研究发现,中国大众媒介渠道的公信力排序为电视—报纸—广播—新闻类杂志—网络。靳一(2006)的研究发现,5种媒介的相对公信力排序为:电视—新闻网站—报纸—杂志—广播。本研究将对两个结果进行验证和比较。
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公信力之间的比较。对于这个问题,学者们也没有统一的看法。喻国明、张洪忠(2006)的研究发现,新兴网络媒介的相对公信力超过传统的广播、杂志,在绝对公信力上与广播、杂志基本处于同一个水平上。本研究将对这一结果进行验证和比较。
在前人的研究中新兴媒体如移动电视、手机短信与传统媒体公信力的比较未曾涉及,但这关系到广告主的广告投放,是广告主急于想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将移动电视、手机短信等新媒体列为被测量对象,意在探讨新媒体的茁壮成长是否对传统媒体的公信力构成了威胁和挑战。因此我们提出了假设3a和假设3b。
假设3a:无论以新闻信息为参考点还是以商业信息为参考点,不同媒介渠道之间的公信力存在明显差异;
假设3b:无论以新闻信息为参考点还是以商业信息为参考点,媒介渠道的公信力排序为电视—报纸—广播—杂志—网络—新媒体—人际渠道。
中国的媒体管理机制与国外不同,中国的媒体大部分按照行政区划、按级别设置和建立,这种级别会影响受众对公信力的评估,以前学者并未涉及该方面研究。在信息参照排除地方性和全国性的影响后,中央媒体、省级媒体、地市媒体的公信力孰高孰低,是不是像我们认为的那样。本研究将对这一方面进行探讨,故提出假设4a和假设4b。(www.daowen.com)
假设4a:无论以新闻信息为参考点还是以商业信息为参考点,不同级别的媒体的公信力存在明显差异;
假设4b:无论以新闻信息为参考点还是以商业信息为参考点,中央级媒介的公信力>省级媒介的公信力>市级媒介的公信力。
本文将探讨网站类型的不同是否会影响到被试对公信力的评价,提出假设5。
假设5:门户网站的公信力>论坛网站的公信力。
新媒体因媒介类型不同,对其公信力的评价也可能不同,故提出假设6。
假设6:无论以新闻信息为参考点还是以商业信息为参考点,新媒体之间的公信力存在明显差异。
信息传播包含人际传播,而在人际传播中,传播者与被传播者之间的情感关系也是影响信息可信性的因素,对此本研究拟将加以考察,故有假设7。
假设7:无论以新闻信息为参考点还是以商业信息为参考点,亲人、朋友、陌生人之间的公信力存在明显差异,且排序为亲人—朋友—陌生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