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了解激励与激励过程
人是决定组织成败的最关键因素,其积极性高低直接影响工作绩效。提高人的工作积极性,就离不开激励。
激励就是指影响人们的内在需求或动机,从而加强、引导和维持那些有利实现组织目标的自觉行为的活动或过程。人类有目的的行为都是出于对某种需要的追求。未得到的满足是激励的起点,进而导致某种行为,激励是组织中人的行为的动力。要通过激励促成组织中人的行为的产生,这取决于某种预期成果可能给行为者带来的满足程度和采取某种行动所获得某种成果而带来某种心理上或生理上满足的可能性。如图521所示。
图5-21 激励过程示意图
2.知道员工的需求层次
需求层次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提出来的。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归纳为五大类,并按照它们发生的先后由低到高分成5个阶层: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求,需求层次与人性假设示意图如图2-2所示。
(1)生理需求:这是人为了维持其生命最基本求需求,如衣、食、住、行等。这类需求级别最低,人们在转向较高层次的需求之前,总是先尽力满足这类需求。(www.daowen.com)
(2)安全需求:包括对人身安全、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胁或疾病等方面的安全需求。在现代企业中,安全需求表现为渴望一种安全而稳定的职业:如职业保障,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有医疗保险、工作稳定、避免失业,保证退休以后享受应有的福利待遇等。和生理需求一样,在安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之前,人们唯一关心的就是这种需求。
(3)社交需求:社交需求包括对友谊、爱情以及隶属关系的需求。人们希望在社会生活中得到别人的注意、接纳、关心、友爱和同情,并在感情上有所归属,如良好的人际关系、组织的认同等。这些需要若得不到满足,就可能影响到员工的精神健康。
(4)尊重需求:包括自尊或受别人的尊重。自尊是指自己在工作中取得一定的成功时产生的自豪感;受到别人尊重是指当自己做出贡献时,能得到他人的肯定。
(5)自我实现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的目标是自我完善,也就是一个人的潜能,如能发挥个体特长的环境、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等。
图5-22 需求层次
一般情况下,这5种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依次得到满足。当人的低一层次的需求获得满足后,就会向高一层次的需求发展;同一时期,个体可能同时存在多种需求,因为人的行为往往是受多种需求支配的。每一个时期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班组长的任务就在于正确认识员工不同层次的需求,并找出相应的激励因素,采取相应的组织措施,来满足其不同层次的需求,以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实现组织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