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应对生态困境,兴义市加强整治建筑乱象

应对生态困境,兴义市加强整治建筑乱象

时间:2023-06-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见状,兴义市相关部门当即派出工作人员驻扎在村里,督促村民们停止施工,等候处理。为了遏制这种事件的蔓延,兴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公安、城管等相关部门组成的工作组再次进驻村里,并组织村民们学习土地法,向存在破坏生态环境的村民,下发了限期整改的通知。针对尚未拆除的“两违”建筑,按照通知的时间表,兴义市相关部门开始组织“两违”拆除队伍推进。

应对生态困境,兴义市加强整治建筑乱象

发展与环境,和谐共生。

处在新时代的我们,如何解读“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是对科学发展能力的一场“大考”。彼时的万峰林,因“大考”的答卷不及格,曾经历了发展迅猛、而生态环境也日益恶化的矛盾。

2005年2月5日,视察上纳灰村的胡锦涛,发现万峰林处在发展和生态环境恶化的矛盾之中不能自拔时,当即对当地干部和群众说:“万峰林景区是村里子子孙孙的‘摇钱树’,一定要保护好。要把这个道理讲给大家听,让大家都增强环保意识,自觉保护环境。”

这句意味深长的话,将沉睡在只求发展而忽略保护生态环境的当地干部和群众,霎那间从睡梦中惊醒。

其实,对于万峰林脚下所有村庄的污染问题,兴义市相关部门在2005年以前就已发现其严重性,但却为何迟迟未能得到根治呢?

原来,自从开始建设万峰林景区后,兴义市相关部门曾多次到万峰林脚下村庄,对污染源进行过深入调研,并制定了治理方案。

然而,在对万峰林的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曾出现过不少“肠梗阻”,导致治理效果不好。

原因在于:一方面,治理的资金有限。另一方面,村民们极不配合,少部分村民甚至从中刁难或煽动村民闹事。

事实上,早在2000年,万峰林尤其是上纳灰村、下纳灰村等村的污水乱排、垃圾乱倒等现象就已引起了兴义市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相关工作人员曾前来挨家挨户做工作,希望大家不要乱倒污水、乱扔垃圾。

“那段时间,污染相对好了一些。但一段时间后,又死灰复燃了。”村民们称。后来,相关部门在各村安放了一定数量的垃圾桶,并张贴通告,希望大家将垃圾丢在桶内。不久,安放的垃圾桶有的却不翼而飞,有的则被严重破坏。

“在污水的排放上,相关部门要求我们倒在自家厕所里,农忙时节再挑到自家地里施肥。”村民们说,一般人家都严格按照相关部门的要求,不再乱排污水了。

农家乐”却为倒污水一事犯难。

农家乐每天洗菜、洗碗生活用水过多,厕所容量几天就满了,不得已,又只能悄悄往外排放。每家逐日的倾倒和积累后,污水排放问题又死灰复燃。

俗话说:“困难永远没有办法多。”

为了迎接这场新的“大考”,考出优异的成绩,兴义市相关部门整合资源和力量,并根据《万峰林游览区保护与建设规划》蓝图,开始以重拳出击的姿态,治理峰林脚下所有村庄生态环境。

“守住绿水青山”,成了万峰林发展的“关键词”。

在兴义市下五屯街道办事处万峰林片区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动员大会上,相关领导就保护好万峰林,就是保护子子孙孙的摇钱树作了全面的辩证发言,相关部门负责人就如何根治峰林脚下村庄污染,作了详细的安排和部署。

治污水,马上建给排水管网。

治垃圾,马上安装固定垃圾池。

治废气,马上拆除污染厂矿。

重金属,马上拆除所有蔬菜大棚。

治“两违”,马上拆除所有乱搭乱建房屋。

治石漠化,马上把村民们拓荒种粮的石旮旯种上树。

……

从2006年8月起,按照治理的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万峰林景区、上纳灰村、下纳灰村、双生村、纳录村等掀起了“治理污染,我们在行动”活动高潮。

纳灰河上,环卫工人正在清理垃圾。

村子中央,施工队伍正在修建固定垃圾池。

田间地头,施工队伍正在拆除蔬菜大棚。

房前屋后,施工队伍正在修建给排水管网。

公路两边,施工队伍正在拆除“两违”建筑

……

拆除蔬菜大棚还算顺利,很少有村民进行阻碍。但拆除“两违”建筑,就不是那么顺利了。(www.daowen.com)

就在相关部门组织的施工队伍对村民们破坏生态环境的蔬菜大棚、“两违”建筑进行拆除时,一些村民开始出来阻拦,当起了“钉子户”。

一些村民认为,“两违”建筑并不影响生态环境,况且是他们自家的田地,自己辛苦挣来的建房钱,谁管得着?

村民们开始在未办理有关用地手续的情况下,便在自家良田里挖地基建房,或沿着自家的老屋扩大房屋面积,导致村里‘两违’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村民们说,村里出现这一“怪圈”后,相关部门也曾前来做过检查,并到各家各户做宣传,要求大家不要违规建房、占用良田好地。针对已经开始违规建设的村民,相关部门下发了通知,要求停止施工。

相关部门来了,他们停工。

相关部门一走,他们马上开工建设。

这场猫鼠游戏,颇为令人头疼。见状,兴义市相关部门当即派出工作人员驻扎在村里,督促村民们停止施工,等候处理。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一些村民趁工作队晚上回城里休息之机,组织施工队伍通宵达旦地进行施工。当他们第二天赶来时,这些违规建筑又“长高”了。

这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事件,在峰林脚下的村庄频频上演。为了遏制这种事件的蔓延,兴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公安、城管等相关部门组成的工作组再次进驻村里,并组织村民们学习土地法,向存在破坏生态环境的村民,下发了限期整改的通知。

通知规定:“凡涉及‘两违’建筑的村民,自接到拆除通知之日起,30天内自行拆除……凡久拖不拆,或阻碍拆除的,先由村支两委进行批评教育,教育无效再次无理取闹的,将由公安部门采取相应措施。”

在一系列“组合拳”下,违规建筑的村民似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部分村民率先对自己的违规建筑进行拆除,有的村民因为在违规建房上花了不少钱,总在犹豫徘徊,觉得不划算。

针对尚未拆除的“两违”建筑,按照通知的时间表,兴义市相关部门开始组织“两违”拆除队伍推进。

当挖机准备对余下的“两违”建筑进行强拆时,房主又立刻站出来,向拆除队伍保证,他们马上自行拆除。

“虽然舍不得拆除,但如果让相关部门组织的‘两违’拆除队伍用挖机拆除,好多砖和钢筋就再也无法用了,那样我们的损失就更大。”

在谈到当初违规建房被强拆的事件时,村民们感到懊悔不已。用他们的话说,主要是自己幼时家庭贫困,书读得少,不懂国家有关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总认为自己的田地想咋弄就咋弄。

面对治理污染的这些“考题”,当地干部并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从思想上、行动上去寻求“保护好万峰林这棵子子孙孙‘摇钱树’的答案”。

在思想上,他们有着不畏艰难的勇气,有着攻坚破难的决心,有着迎难而上、战胜困难的朝气。而在行动上,他们敢于深入基层,敢于融入群众,敢于直面工作中的问题。

当干部具备了敢于担当的勇气、敢于担当的能力、敢于担当的胸怀、敢于担当的底气,再复杂的矛盾,都能把它解决在萌芽状态。

在治理万峰林的生态环境中,他们将寻求到的这些“答案”,逐一用到工作中。

纳灰河上,昔日成堆的垃圾没了身影,河面上的漂浮物已杳无踪迹。

村子中央,一个个固定的垃圾池,让那些乱丢乱扔的垃圾终于找到了“婆家”。

田间地头,一个接着一个的蔬菜大棚,已被全面拆除,含重金属超标的地块已被整改。

房前屋后,给排水管网已铺设完毕,脏水、污水顺管而下。

村东村西,所有污染厂矿全面拆除,恢复了清新空气。

公路两边,“两违”建筑渐渐全面拆除,恢复成田间地块。

峰林山腰上,裸露的山头渐渐种上了树。

被村民们拓荒种粮的石旮旯,渐渐种上了经果林。

……

5年后,万峰林的山上绿了,河水清了,地里干净了。

万峰林,终于圆满完成治污“大考”答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