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万峰林:历经风雨的生态旅游胜地

万峰林:历经风雨的生态旅游胜地

时间:2023-06-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50岁的张玉军,是万峰林兴衰史的重要见证者。从1998年起,万峰林慢慢走进了兴义市民周末和节假日游玩的选择范围。整个万峰林脚下的村庄,焕发着生机与活力。2001年,万峰林景区开发正式启动。2002年,全长9.2公里的万峰林四级沥青观光公路贯通后,万峰林不仅成为兴义市民茶余饭后散步的后花园,而且还渐渐成为周边兄弟市(州)节假日游玩的首选之地。然而,万峰林脚下村庄的生态环境也在发生质的变化。

万峰林:历经风雨的生态旅游胜地

50岁的张玉军,是万峰林兴衰史的重要见证者

1990年,这位来自福建省石狮市的商人,瞄准了兴义市这个建材市场欠开发、欠发达的处女地,携带一家老小到兴义市盘江路开起了建材门市。

“那时候,万峰林附近的村庄非常贫穷,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无论是周末还是节假日,村民们都选择步行或者乘拖拉机前往兴义市中心地段街心花园游玩。狭窄的街心花园人山人海,时常发生踩踏事件。而本是游玩最佳胜地的万峰林,却尚未激发人们的兴趣,变得异常的冷清。”

从1998年起,万峰林慢慢走进了兴义市民周末和节假日游玩的选择范围。到这里度过周末和节假日的市民越来越多。地处峰林脚下村庄的人们,将发展的眼光瞄准了前来游玩的市民身上。

沉寂数千年的村庄,开始迈开发展的步伐。

短短两年时间,上纳灰村、下纳灰村、纳录村、双生村、乐立村等村庄处处有农家饭庄的身影,到处发展有大棚蔬菜养殖业方兴未艾,村村有拖拉机进进出出……

整个万峰林脚下的村庄,焕发着生机与活力。

2001年,万峰林景区开发正式启动。

2002年,全长9.2公里的万峰林四级沥青观光公路贯通后,万峰林不仅成为兴义市民茶余饭后散步的后花园,而且还渐渐成为周边兄弟市(州)节假日游玩的首选之地。

在村民们的大干特干下,万峰林开始沸腾。

2003年,上纳灰村、下纳灰村、纳录村、双生村等万峰林脚下的村庄,开始发生了蜕变:

大棚蔬菜种植面积达10440亩、产量19418吨;

芭蕉芋种植3000亩、产量6840吨;

生猪存栏39870头,其中:能繁殖的母猪3527头,出栏肥猪42214头,猪肉产量3990吨;(www.daowen.com)

年末大牲畜存栏6932头,马存栏789匹,驴、螺存栏237头,牛存栏5906头;

农家饭庄24家、年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

各种路边商店21家、年销售商品34万元;

拥有拖拉机11台、累计实现年收入20万元以上……

万峰林脚下村庄的人们,腰包开始鼓起来了。

农民人均纯收入已从1998年的300元,提高到2003年的1200元,5年时间翻了4倍,村民们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改善。

然而,万峰林脚下村庄的生态环境也在发生质的变化。房前屋后污水四溢,道路两旁和纳灰河里垃圾遍地都是,各类违章建筑遍地开花,纳灰河水变成臭水沟,油烟、炊烟萦绕,自来水开始变质,空气中时常弥漫着一阵阵恶臭味。

尤其是晴天,无论是村中还是道路边,处处可看到苍蝇飞舞的身影。

在村民们的眼里:“那时候,无论是开办农家乐还是搞种植和养殖,门槛都比较低,经营管理大多由村民自己进行,有的人缺乏环保观念,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开发,没有基本的环保设施。”

“特别是开办农家乐的村民,大多面对的是“前门生态、后门排污”的现状,有的则抱着“法不责众”的投机心理,认为事不关己,治理污染是政府的责任,缺少改变的意愿和行动。”村民们如是回忆道。

腰包越来越鼓的峰林脚下的人们,越来越多的身处两难境地。一边面对的是发展机遇越来越多,发展的干劲越来越足;一边面对的是生态环境日渐恶化,好些前来观光旅游的客人捂鼻而过、不愿停留。

经济发展关系人们的生活水平,环境状况决定人们的生存条件。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正是万峰林脚下人们难以作出的正确抉择——加快发展步伐,生态环境将越来越恶化;保护好生态环境,又会阻碍大家快速发展的希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