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万峰林:迷失在山峰密林中的美丽

万峰林:迷失在山峰密林中的美丽

时间:2023-06-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万峰林的山峰与桂林的山峰相仿,平地拔起好似国画般的美丽,但是远比桂林密集。究其原因,除了因为万峰林“出生”在欠发达、欠开发的西南边陲的客观原因外,主观原因还是缺乏有效的宣传推介。在30年前的有关历史资料上,笔者也没有发现有对万峰林相关内容进行介绍的资料。尤其是在山峰方面,万峰林的山峰比桂林更密集,山峰的数量比桂林更多。

万峰林:迷失在山峰密林中的美丽

万峰林的山峰与桂林的山峰相仿,平地拔起好似国画般的美丽,但是远比桂林密集。这就是明朝大旅行家徐霞客为何要在万峰林写下“天下山峰何其多,唯有此处峰成林”佳句的原因。

那么,30多年前的桂林山水,早就被写入了小学课本而闻名于天下,万峰林为何没有桂林的山水闻名呢?

究其原因,除了因为万峰林“出生”在欠发达、欠开发的西南边陲的客观原因外,主观原因还是缺乏有效的宣传推介。

据万峰林丛中的村民们介绍,那些年,村民们并没有宣传推介万峰林的意识,认为这么多山峰不仅没有给大家带来发展的前景,反而阻碍了大家的发展道路,内心深处埋藏了对万峰林的些许不满。

就因为这样,在万峰林丛中的这些村庄的村名,都没有以“万峰林”中的任何一个字进行取名,这大概就是村民最反感万峰林的有力诠释。

在30年前的有关历史资料上,笔者也没有发现有对万峰林相关内容进行介绍的资料。就连出生在万峰林丛中的何应钦、王电轮、王伯群、冯平学等历史名人,在他们的资料里也只是介绍了泥凼、景家屯等村庄名字,很少提及“万峰林”三个字。

万峰林虽然孕育了这么多历史名人,但它没有一丁点机会伴随着这些历史名人一起走出兴义,迈向全国。仍然默默无闻的屹立在那里,守护着一代又一代的广大人民群众,盼望他们度过困难时期。

农民都是靠种地吃饭。峰林脚下的村庄大家数都处在人多地少的困境中。由于峰林的植被好,峰林中野生动物比比皆是。每到冬春时节,这些野生动物成群结队窜到村里找吃的,有的甚至钻到村民家里翻缸倒罐。也至于那时候大家做梦都在想,要是这些山峰一夜之间全部消失,变成一块块的良田,那该多好呀!”村民们如是说。“就因为野生猴子、野猪等动物的侵扰,每到夜晚,好些村民外出都要结伴,生怕遭到野生动物的袭击。”

村民们说,那时候种在山脚下的庄稼,每年几乎都是和猴子、野猪平分,有的地方甚至还没完全成熟,就被野生动物全部吃完了。

那时候的黔西南州,交通不便,人多地少,有着贵州“西藏”之誉。生活在这里的广大人民群众,多数人家缺衣少食。在当时来说,无论是万峰林所处的地方政府、还是上级部门领导干部,他们都在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整天操心的是,如何解决人民群众种地的问题,如何让更多的人民群众少挨饿的问题,如何让更多的人民群众有衣穿的问题,哪有精力包装、策划、宣传万峰林呢?(www.daowen.com)

村民们说:“那时候,由于物资的匮乏,大家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不少人家一年种的庄稼不够半年吃。因此,大家更多的是考虑如何把玉米种好、把稻谷种好,争取有个好收成。”

在种种原因的“笼罩”下,万峰林似乎被人们遗忘了。反之,桂林的山山水水却让这里的村民们记忆犹新。“1988年,我们在读小学六年级时,读到了《桂林山水甲天下》这篇文章,感到特别惊诧,桂林的山水都能写入课本,我们这么多密集的山峰为何就不能写入课本呢?”

看到了桂林山水载入了学生课本,看到桂林山水登上了电视荧屏。对万峰林一直有不少不满的村民们,在闻知桂林的山、桂林的水给当地老百姓带来了不少收入时,似乎改变了对万峰林那“不公平”的看法,在他们的心里,也希望自己的家乡万峰林早日出现在电视荧屏上。

土生土长在万峰林脚下的村民王老二,对万峰林的宣传推介有着些许怨气。他说,桂林有个刘三姐,万峰林有个阿朵妹;桂林有条漓江,万峰林有条纳灰河;桂林有个象鼻山,万峰林有个将军峰;桂林有个李宗仁故居,万峰林有个何应钦故居;桂田有田园风光,万峰林有八卦田美景……

无论在地理位置、历史人物,还是在自然景观上,万峰林都敢与桂林相媲美。尤其是在山峰方面,万峰林的山峰比桂林更密集,山峰的数量比桂林更多。

如果在30年前就把万峰林写入小学生课本内容,把万峰林那层峦叠嶂的山峰“搬”到电视荧屏,万峰林早就扬名天下了。

“记得那时候,我们几个小伙伴还将《桂林山水甲天下》文章的内容改成了《峰林山水甲天下》,每天课外休息时,大家都会一致唱读起改编后的课文,读得是那么的入脑入心,真希望有朝一日,咱们美丽的家乡也能出现在课本上。”

尽管万峰林如此的“独一无二”,如此的让人过目难忘。但万峰林犹如一壸醇香的米酒,窖在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的大地上这么多年,很少人品尝到它的醇香。如果把万峰林比喻成为亭亭玉立的美少女,那它因为天时、地理和人和,一直隐藏在深闺中,是多么的盼望着世人早日揭开它那神秘的面纱。

己亥年初春的峰林脚下,来自浙江杭州的游客徐扬,带着一家老小在这儿住了一个多星期。用他的话说:“万峰林就是一杯醇香的米酒,让人喝了还想喝,久喝不厌。如果万峰林‘生长’在我们江浙一带,也许早就与我们的西湖一同扬名天下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