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万峰林深处的历史名人——何应钦

万峰林深处的历史名人——何应钦

时间:2023-06-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万峰林地灵人杰,被人们称为风水宝地。清光绪十六年农历丙寅年闺三月十三日,何应钦出生在万峰林深处泥凼街上的何家大院。据史书记载,生长在峰林中的何应钦,非常喜欢奇美的山峦。为了让村里的贫困孩子们有学上,何其敏在峰林深处选了一块相对平整的地块,出资修建乡塾。入学后的何应钦,深知塾师同意孩子们入学的条件等过程。没想到,赵塾师刚走,何应钦就带着几个小伙伴,背着书包来到峰林深处的龙荫山上。

万峰林深处的历史名人——何应钦

万峰林地灵人杰,被人们称为风水宝地。

国民政府前军政部长何应钦故居、北伐军护法军总司令王文华将军故居等皆坐落于峰林之中。清光绪十六年农历丙寅年闺三月十三日,何应钦出生在万峰林深处泥凼街上的何家大院。

何家大院始建于清光绪元年,占地3470平方米,建筑面积1257平方米,是何应钦父亲何其敏艰苦经营积累的成果。整个建筑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由正房、两厢、朝门和围墙构成三合大院,另有碾房、染房、马厩、花鸟房、榨油房、水井等附属设施。

院内,有一棵百年老树鱼尾癸,供人观赏小憩。刻有“鱼跃鸢飞”的鱼缸,则彰显了何家坚定走出峰林的志向和决心。

为了一探究竟,笔者在2018年年末之日来到何家大院。

这座大院至今保存完好,大院朝门居中,建有雕工精湛的门罩,罩上吊瓜下垂,花团簇锦,又称“垂花门”。门罩为悬山顶,其上覆盖小青瓦。檐口下为象鼻形挑檐枋,檐枋下横垫蝙蝠形雀替,形成“福像”的可人效果。

何家大院内最抢眼的要算石作工艺了。

这里的柱顶石,从立面看,有鼓形、瓜形、莲花形、圆柱形、方柱形、须弥座等多种,最常见的是鼓形、方柱形以及由这些形状重叠组合成的柱顶石。

柱顶石上,用的是高浮雕、浅浮雕、透雕等手法雕有龙、凤、桃、石榴、花草等动植物,这些图案造型优美、寓意深远,做工精细、构思精巧,技术精湛、刀法娴熟,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

……

1890年至1904年间,何应钦在这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及少年时光。

据史书记载,生长在峰林中的何应钦,非常喜欢奇美的山峦。六七岁的时候,每到夏、秋季,他经常带着村里的小伙伴们爬山,到山上观远景,到山上摘野果子吃,到山上与小伙伴们共享峰林给他们带来的乐趣。

由于贫穷落后,泥凼周边的孩子都没地方念书。

那个年代,何应钦的父亲何其敏在当地方圆二十公里内算是有钱人。为了让村里的贫困孩子们有学上,何其敏在峰林深处选了一块相对平整的地块,出资修建乡塾。乡塾建成后,由兴义县城的赵立根担任塾师。乡塾虽然不用入学考试,但需遵照古礼,得到赵塾师同意,才能就读。

那一年,何应钦正值八岁。同其他得到塾师同意的孩子一样,他也在乡塾孔圣人的牌位前肃立,向孔老夫子和赵塾师各磕一个响头后,方才取得入学资格。

入学后的何应钦,深知塾师同意孩子们入学的条件等过程。于是,他利用每天课余时间走村串寨,到周边的同龄孩子家中宣传入学需要注意的要点。在何应钦的广泛动员下,周边的孩子们纷纷来到乡塾,并得到了赵塾师的同意。

赵塾师授课的方法是个别施教。按程度的高低,从“开章明义”的四书开始,继而是五经,兼读《东莱博议》《古文观止》等。他的教学由浅及深,先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识读”,然后一句话一句话地“解读”。读毕一书,换作新书,重温旧书。

何应钦虽然从小聪明伶俐,但他不是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的神童。据说,那时候的何应钦,好动、贪玩,因此经常背诵不熟,到了赵塾师桌前,显得特别紧张,常常“子曰子曰”了好几遍,身子左右摇晃了好几回,下句还是接不上来。

这时,赵塾师就在桌上拿起戒尺,朝他手臂重重一敲,命令道:“重读!”何应钦捂着敲痛的手臂,低着头转过身子,在小伙伴们的目光注视中,慢慢回到座位上,又重新诵读起课文来。

除了读书背诵课文外,何应钦也学习字课。

据说,那时候都是塾师扶着他的手润字,润了两个月之后,转向了描红写映本。何应钦天生具有书法艺术的潜力。在赵塾师指导描红写映本没多久,他便开始了临帖。

几个月后,何应钦竟可以独立书写对联。他用柳体字书写了第一幅对联,上联为:“峰林深处风光美”,下联为:“劳动人家志气高”。

那时,他才九岁零两个月。

背书是何应钦的最大短板。据说,他当时最反对死记硬背课文了,曾多次向塾师提出能否不再背文,并遭到反对后,他对父亲何其敏说:“塾师每上一堂课,都要求我们全部背诵下来。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发现死记硬背只会把书读死,望父亲和塾师说说,改变一下方法。”

除了何应钦这个儿子外,何其敏还有何应桢、何应禄两个儿子和何应凤、何应碧两个姑娘。在这五个子女中,何应钦天生好动,爱动脑筋思考问题。最大的“缺点”是,从不按别人的思路去“出牌”,善于走不平常路。

对于儿子提出希望塾师改变教学方法的问题,何其敏觉得儿子讲得还是蛮有道理的。虽然乡塾是何其敏出资修建而成,但赵塾师是远近有名的文化人,要求背诵课文自然有他的道理,要想说服赵塾师,得有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就在何其敏犹豫之时,何应钦也在帮他找“答案”。

这天,赵塾师因事外出,临行规定学生要在学堂里背书。没想到,赵塾师刚走,何应钦就带着几个小伙伴,背着书包来到峰林深处的龙荫山上。

他们拿出本子,记下在山上看到的、想到的、体验到的一切。回家后,何应钦结合近期所学知识,将当天记录的见闻,写成了一篇文章。

何应钦带着小伙伴们爬龙荫山的事,很快传到了赵塾师的耳朵里。第二天早上,为了改变何应钦的这种“不良行为”,赵塾师点名让何应钦背诵头天他安排的课文,何应钦两眼一抹黑,一个字也没背出来。

这时,赵塾师一边用戒尺打何应钦的手心,一边狠狠地批评何应钦,要求他当天之内把课文背诵完毕。同时,还要抄写十遍《弟子规》。

何应钦捂着红肿的手心,沉默几分钟后,快步来到座位上,将自己撰写的《我爱万峰林》一文,呈到了赵塾师的面前,对赵塾师说:“老师,这是我昨天和班上几位小伙伴们上山回来后写的文章,现呈您审改!”

看到写了足足五页纸的文章,看到何应钦那一笔一画的楷书字,赵塾师惊呆了——何应钦虽然背诵不了课文,但他理解课文的意思,而且还现学现用,将新学到的内容应用到了他所写的《我爱万峰林》一文中,实属天才。霎那间,赵塾师有些后悔了,后悔的是不应该如此的责罚何应钦。

就在赵塾师认真阅览何应钦的文章时,与何应钦一同上山的小伙伴们也先后向赵塾师呈上他们撰写的文章,这更让赵塾惊奇不已。

赵塾师问:“谁让你们写的?”

小伙伴们回答道:“何应钦!”

紧张的场景,让何应钦胆战心惊!他摸了摸还在隐隐作痛的手心,心想这回又闯大祸了,一会儿估计还得挨板子。(www.daowen.com)

赵塾师看完何应钦的文章后,漫不经心摘下眼镜,对何应钦说:“文章写得不错,字也工整!”随后,赵塾师又从桌上拿起眼镜戴上,一一审阅其他几位小伙伴的文章。此时的何应钦,那颗颤抖的心总算平静了下来。

赵塾师看完所有文章后,立马转身走到讲台上,大声地对同学们说:“何应钦同学爱学习、勤思考,这篇文章写得不错,现我把它张贴在门上,大家下课后分别认真借鉴学习!”

从那时起,赵塾师对何应钦总是高看一眼。在赵塾师看来,何应钦不仅聪明,而且思考问题独到,更重要的是他会带着小伙伴们一起学。

何其敏闻知赵塾师表扬儿子一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想,这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自己捉摸了这么久,一直没得好的答案,没想到儿子给送来了。

第二天,何其敏找到赵塾师,表面上是来感谢赵塾师对儿子的栽培,实际是想帮儿子反映,希望赵塾师能转变教学方法。

赵塾师从事乡塾工作多年,对何其敏所说的每句间接的话,他都弄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从那以后,赵塾师不再强行要求大家背书了,但每人每个月要上交一篇文章。

如果说是何应钦的一篇文章转变了赵塾师的教学方法,那么何应钦是因啥而变得这么才华出众呢?据说,是因为万峰林的壮观给他带来了自信,是万峰林的形态各异带给了他勤于思考,是万峰林的崎岖山路让他得到不一样的磨炼,拥有了博大的胸怀。

光绪三十二年冬,何应钦走出万峰林,来到位于贵阳市南明河畔的贵州陆军小学,开启了他人生的新旅程。

无论是在贵州的陆军小学深造,还是后来就任黔军第一师步兵第四团团长,何应钦无时无刻惦记着家乡,惦记着指引他、陪伴他成长的万峰林。

据史料记载,何应钦的人生旅途中,每当遇到坎坷难以迈开时,他总是很镇静,不慌不忙地从包内取出本子,一笔不停地在本子上勾勒万峰林的画像,或者跑到荒郊野岭面对大山万峰林吟诗一首,意在无论遇到“干旱”还是“寒冷”,必须像万峰林一样岿然不动、毫不退缩。

是万峰林的坚韧挺拔、雄伟壮观,孕育了这个在中国近现代历史军事政治叱咤风云的人物。

在万峰林的引领下,在他的拼搏下,何应钦在护法战争中历任黔军团长、旅长和贵州警察厅长,在国民革命期间历任黄埔军校总教官、教导团团长,党军旅长、师长、军长,国民政府军政部长;抗日战争期间历任第四战区司令、军事委员会参谋总长、同盟国中国战区陆军总司令,解放战争时期历任联合国安理会军事参谋代表团团长、国民政府国防部长和行政院长等重要职务。

1945年9月9日,何应钦代表中国战区接受日本帝国投降,他的人生达到了令人瞩目的辉煌巅峰。

万峰林,让这位中国近代史有重要影响的一代枭雄何应钦恋恋不舍。据资料记载,1941年8月,何应钦到云南省昆明协调美国空军飞虎队”成立事项时,回到了坐落于峰林深处的老家,看望这里的父老乡亲,看望这里的巍巍大山。

三年后的1945年3月,何应钦视察驻云南部队时,再次回到老家泥凼省亲,期间还特意安排到万峰林深处走一走的日程。

何应钦既是一位武将,也是一位文人,同时还是一位好丈夫。他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不近女色,对妻子忠贞,对继女慈爱。面对不能生育的妻子,他终生厮守,即使在得知妻子罹患癌症的时候,依然伺候左右,不离不弃。

他还给自己定下了一个标准:每个星期,至少陪家人吃一顿饭。这个看似简单的自我要求,对一个没有公务的平凡人来说,要做到也许并不是什么难事,但对一个军务政务缠身的高级军政人员,要始终如一地坚持下去,其难度不亚于打赢一场艰难的战役。

青少年时期在万峰林的陪伴和引领中成长成才的,除了何应钦外,还有国民政府陆军上将王文华(字电轮),中国同盟会先驱、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先驱、政治家和教育家王伯群,陆军中将、贵州游击军总司令刘显潜,川滇黔三省护国联军副总司令刘显世,战斗英雄冯平学,在朝鲜战场牺牲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二二九团五连战士黄延祥、姚太新,在自卫还击战牺牲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三五二一一部队战士陈福祥等人。

“在万峰林的孕育中,出生于1950年的冯平学也算得上是当时的天才,无论是上小学还是中学,他都是全校三好学生。”上纳灰村的村民们如是说。

冯平学18岁应征入伍后,先后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部队第56031部队第六一分队任文书、排长、副政治指导员,并于1979年2月随部队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

同月23日,冯平学所在的第四连奉命攻击扬塘外围的3个战略高地。第四连攻下越军占据的高地后,冯平学带领主攻排,分三路摧毁越军两座暗堡,冲进了第一条战线。

在攻击战中,连长和指导员均负重伤。冯平学将全连余下的战士集中,继续进攻无名高地。当他带领战士们击毙负隅顽抗的两名敌人后冲锋时,身旁落下一枚越军炮弹和一枚燃烧弹,冯平学和其他战士因此而牺牲。

之后,中共中央军委授予冯平学所在的连为“猛虎连”的光荣称号,昆明军区授予冯平学烈士“战斗英雄”光荣称号。

据历史资料记载,王文华、王伯群、刘显潜和刘显世等人,与何应钦、冯学平一样,天资聪颖,从小便将万峰林中巍峨挺拔的山峰姿态作为他们人生拼搏向上的信条。

每当遇到困难和问题时,他们都会来到峰林丛中,仰望万峰林,感受峰林的坚强,感受峰林的昂扬姿态……

一次次的看望、一次次的回眸,让他们变得敢闯敢拼,让他们变得刚正不阿。

在山峦碧翠、群峰环绕的万峰林脚下的兴义市景家屯村,王伯群故居在初春的阳光照耀下,显得是那么的静寂。整座住宅坐东向西,为硬山穿斗式青瓦木结构,由前厅、两厢及正厅构成的中国传统四合院。陈列馆馆场物品收藏完善。文物展品达3180件,是目前兴义市最完善的文物陈列馆。

放眼望去,景家屯村前的狮子山峭壁上,“王电轮将军故里”七个大字在冬日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来自浙江的游客王生前正与家人在七个大字前合影留念。

“王电轮将军是我们王姓宗亲的骄傲。”王生前说,他在杭州从事水果批发,小时由于家庭贫穷,兄弟姐妹多,高中毕业后的他不得不外出打工,挣钱帮补家用。

3年前的一天下午,他陪女儿到杭州新华书店看书时,无意中看到了有关王电轮将军的文章。出于对同姓人的兴奋,他一口气读完了那篇文章。

“我把王电轮将军的相关情况给女儿介绍,我女儿也很好奇,一直嚷着让我带她到王电轮将军的老家看看,以便更加深入地了解王电轮将军的历史。”

王生前说,为了更好地激励女儿学习,他给女儿一个承诺:“哪年考上一本大学,哪年就带她到王电轮将军的老家看看。”

“没想到,我女儿还真把此事当真,之后一直奋发努力,学习一年比一年好,2018年高考录取了北京大学。”

为了兑现承诺,王生前利用寒假期间,带女儿及妻子等从杭州飞来兴义,整整用了一天时间,详细了解了王电轮将军的人生轨迹。

“王电轮将军的历史让我们刻骨铭心。但让我们更加难忘的是,没想到中国近代史具有重要影响的一代枭雄何应钦,中国近代政治家和教育家王伯群,陆军中将、贵州游击军总司令刘显潜,川滇黔三省护国联军副总司令刘显世等历史人物也出生在这万峰林丛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