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区域经济的发展格局也在发生深刻调整。一方面,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东部沿海地区土地、劳动力、能源等要素供给趋紧,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外延型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加之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周边国家竞争加剧的影响,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刻不容缓。
另一方面,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要素成本优势明显,产业发展空间较大。差距就是潜力。中国经济发展最大的回旋余地就在中西部。更为重要的是,没有西部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西部地区的和谐稳定就没有全国的和谐稳定。(www.daowen.com)
经济发展靠什么带动?直接给钱不是长久之计,还得有产业有科技有人才有机制。一系列既输血又造血、既利当前又惠长远的政策接连出台。2010年9月6日,《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出台,推动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加快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引导和支持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形成更加合理有效的区域产业分工格局。2010年12月21目,国务院印发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推动不同区域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谋划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确定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并据此明确开发方向,完善开发政策,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2014年3月18日,国务院批复关于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鼓励欠发达地区走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让原中央苏区广大人民早日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4月14日,国务院批复关于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提出把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建设成为中西部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和欠发达地区实现一体化发展、跨越式发展的示范区。这些举措体现出明确的战略目标,即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既要缩小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距,又要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和基本公共服务上的差距。同时逐渐形成互利共赢机制,着力打破条块分割和地区界限,创造统一、公平、竞争、有序的开放市场环境,促进区域间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数据显示,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落后于东部地区的格局已经扭转,2007年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增速持续超过东部地区,我国经济版图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空间布局更趋协调、更加科学,区域之间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共同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