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生态视角对设计活动的影响

生态视角对设计活动的影响

时间:2023-06-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需要新的解决思路和理念,需要培植一种基于生态理念的设计方法,它是与各个物种长期生存相和谐的,这种设计是一种强调自然环境和人类发展相协调的解决思路,可以称为生态化设计。因此,戴着“生态”的眼镜进行设计创新,有必要了解生态学的原理、方法和成果。这样做的目的在于,结合运用生态学的研究手段,高效的、有目的性的整合创新,协调生态过程与人造世界的关系,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

生态视角对设计活动的影响

其实,很早就有设计师将设计行为纳入生态视野考虑问题,但真正意义上对设计师的社会及生态责任进行系统论述的当属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帕帕奈克(Victor Papanek)。早在20世纪70年代,他在著作Design For The Real World(《为真实世界的设计》)中就作出如下论述[17]

设计者—策划者对几乎所有的产品和工具都负有一定的责任,因而也就应该对我们在环境上犯的错误负有一定的责任。他不仅要对差的设计负责,还要对没有履行责任负责:由于抛弃了责任,没有发挥他的创造性才能而负责;“没参与”或者“敷衍了事”也要负责。

有三个图表可以解释设计中缺乏的社会承诺。如果我们把一个三角形看做是设计的问题(见图3-2 A、B、C),我们会很容易看出工业及其设计师关注的只是三角形顶端的那一小部分,却忽略了真正的需要。

图3-2 设计师视野的局限性

帕帕奈克强调设计应该认真考虑有限的地球资源的使用,要有意识地保护地球的环境,这种观点在当时设计理论界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但是,随着环境的恶化,资源和能源的耗竭,人们逐渐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特别是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之后,生态视域逐渐在设计领域开始被正视,并形成了诸如绿色设计、可持续设计、生态设计等一系列设计主张。

如果说生态视域被设计界接受的过程反映出设计的认识论问题,那么问题如何解决,或者说设计行为如何解决或者改善生态问题,则反映的是设计的方法论问题。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人类今天面临的严峻问题不能用当初问题产生时的思维方式来解决。”我们需要新的解决思路和理念,需要培植一种基于生态理念的设计方法,它是与各个物种长期生存相和谐的,这种设计是一种强调自然环境和人类发展相协调的解决思路,可以称为生态化设计。

生态学的发展进程中,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生态学打破动植物的界限,进入生态系统时期,并超出生物学的领域,形成了“综合研究有机体、物理环境与人类社会的科学”,因此具有了普遍性方法论意义。随着人类发展和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日益显著,生态学已成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学科,并在传统的生物生态学的基础上,衍生出许多人类生态的研究方向。(www.daowen.com)

因此,戴着“生态”的眼镜进行设计创新,有必要了解生态学的原理、方法和成果。例如,生态学中的阈值理论、生态足迹理论、多样性理论、生态评价理论等。这样做的目的在于,结合运用生态学的研究手段,高效的、有目的性的整合创新,协调生态过程与人造世界的关系,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

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是新技术的选择、应用以及可持续的资源整合方式。传统技术是在“最大限度地开发自然资源并获取利润”的思想指导下产生和应用的。随着生态思想的广泛渗透,技术选择与资源整合方式已经成为一个重大问题。因此,生态经济不仅是一种思想,一种组织,同样也体现为一种方法或技术范式。传统的技术和方法基于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和相对应的经济目的,所以,从根本上忽略了人类实践适应自然与自然不和谐的特征。

现代技术机制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8]

(1)现代技术是以功利的工具目的理性和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为指导,不顾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复杂性、自组织性,忽视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在工业技术的组织原则中坚持“非循环的线性原则”(原料—产品—废料)。

(2)理论基础和模式是基于物理学、化学而非生态学,其主要特征是强调普遍性、一致性,忽视多样性和复杂性。在这种现代技术和工业生产构造出来的世界成为了一个单一化、标准化的人工生态系统。

(3)作为一种严格分工的链式线性等级结构,只利用了自然规律的线性机械、化学规律的面向,而忽略了非线性规律面向和共生关系。

历史的角度来看,生态技术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末端技术(pipe-of-end technology)→无废工艺(non-waste process)→废物最少化(waste minimization)→清洁技术(clean technology)→污染预防技术(pollution prevention technology)[1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