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协同监督:信息共享与时效性的重要保障

协同监督:信息共享与时效性的重要保障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基于以上组织架构的集约化,同时提高监督的时效性。监督工作最容易做的就是事后问责,最难的就是事前预防。同时,时效性所依赖于监督信息汇集,需要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实现信息共享也是对国有企业流程的全面监督,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对问题的发现、处理及问责进行“保姆式”的监督,保证责任落实和效能的提升。

随着国内各大企业的监督体制逐渐建立和完善,国企管理也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巨大改变,从之前的侧重治标转到如今标本兼治。国内形势变化对国企既是难得发展机遇,也对国企监督工作提出更高要求。

首先在于各种监督力量的融合需求。当前国有企业监督力量依然分散,同时业务跨度大、法务和审计力量较为薄弱,让监督管理难度较大。协同监督并不是在现有的监督体系下再设立新的监督机构,而是在党委(党组织)的领导下,整合企业现有的党群、审计、财务、纪检、办公室和法务部门,联合设立监督小组,拓宽现有监督的渠道和资源,覆盖公司各级管理人员,推动党内监督与职务监督、专职监督、管理监督深度融合,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督体系,通过信息共享、人员交叉任职等减少工作交叉和重合,提高监督的效果和效率

基于以上组织架构的集约化,同时提高监督的时效性。监督工作最容易做的就是事后问责,最难的就是事前预防。事前预防就必须提高监督的时效性,企业可以召开联席会议和沟通会议,按照各部门的季度工作计划和月度工作计划提取监督要点,区分监督项目和重点统一筹备监督资源,重点研讨选人用人、重大决策、重大资金使用的等方面可能存在的廉洁风险,制定监督计划和防范措施,就监督中可能遇到的难点、问题进行交流,逐步形成部门协同、信息共享、职能互补、联合监督、追责整改的工作闭环,让各个部门同频共振的开展监督工作,从而确保监督做到抓早抓小、提前预防。(www.daowen.com)

同时,时效性所依赖于监督信息汇集,需要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传统信息公开几乎都是各职能部门“自扫门前雪”,部门与部门之间更像是一座堡垒,多数都是发布自己部门独立的信息,未能实现多方面、集中性的信息公开模式。实现信息共享也是对国有企业流程的全面监督,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对问题的发现、处理及问责进行“保姆式”的监督,保证责任落实和效能的提升。更何况信息的共享也是确保流动的信息有实用价值,各部门可以相互沟通协调,将监督力量渗透到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让信息无法被“过滤”,提升监督的延续性和效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