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评估目标的确定是商业合规风险评估体系构建的前提。比如,对于处于初创期的企业来说,由于主营业务较为单一、人员较少、公司治理架构简单等因素,其商业合规的风险评估目标,主要为对可能影响到主营业务的重大法律风险点进行识别评估,目标是通过较少的投入规避影响较大的商业合规风险,以维持企业的基本运营。
评估目标的确定是商业合规风险评估体系构建的前提。对于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而言,借助于商业合规的风险评估所想实现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比如,对于处于初创期的企业来说,由于主营业务较为单一、人员较少、公司治理架构简单等因素,其商业合规的风险评估目标,主要为对可能影响到主营业务的重大法律风险点(政策、重要合同等)进行识别评估,目标是通过较少的投入规避影响较大的商业合规风险,以维持企业的基本运营。而对于已经发展较为成熟的企业,特别是国企来说,随着业务、组织架构及人员等因素的复杂性的提升,商业合规风险的数量、发生可能性及影响会急剧提升,某些很小的风险点通过业务链条和组织架构链条的传递,极有可能发展为破坏力巨大的合规风险事件。因此,此时企业商业合规风险评估的目标,应逐步上升为对企业运营各个环节合规风险点的全面识别和动态偏离度评估,帮助企业决策者和法务工作者更好的认知、防控和解决企业所面临的商业合规风险。
在设定评估目标时,还应当重点考虑目标的时效性。一方面,需要结合企业自身所处行业及经营业务的要求,确定商业合规风险的评估周期为多长。对于重大风险点和高频风险点,可以单独设置更短的风险评估周期;对于行业性或其他敏感程度低、不易变化的法律风险点,设置较长的风险评估周期以节省资源。另一方面,评估目标本身也应结合每次评估后的结果,以及企业发展的情况,由决策层及企业法务进行调整,以确保订立的评估目标符合企业的发展情况和市场的动态变化。(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有关商业合规的微观理论研究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