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责任制度化的探索与挑战

中国责任制度化的探索与挑战

时间:2023-06-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它涉及的风险类别和风险点几乎覆盖现代企业运作的所有环节,乃至影响到当下中国产业升级和信息化的进度及程度。因而即使推动CSR可能让企业暂时面临额外成本,中国政府充分认识到势在必行。可以说,中国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探索虽然起步较晚,但迅速积累了不少有益成果。显然,中国进一步推动企业社会责任,需要以制度化为突破口,初步设计完成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制度化的整体方案。

中国责任制度化的探索与挑战

近年来,中国政府和越来越多的企业同样认识到,企业社会责任绝不只是责任而是发展战略。它涉及的风险类别和风险点几乎覆盖现代企业运作的所有环节,乃至影响到当下中国产业升级和信息化的进度及程度。同时,类似于SA8000、ISO26000等这样一些国际通行的标准,已在相当程度上不再被视为是对发展中国家抑制的“贸易壁垒”或“人权标准”,而是更多国内企业完成产业升级转换,以及顺利进入海外市场的牌照。因而即使推动CSR可能让企业暂时面临额外成本,中国政府充分认识到势在必行

可以说,中国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探索虽然起步较晚,但迅速积累了不少有益成果。从2006年《公司法》修订时将企业社会责任原则性入法后,国务院国资委商务部等先后发布政策文件,[13]浙江、上海深圳长沙等地方政府、沪深两地证交机构,以及工业、纺织、金融、电子行业等领域,不仅像雨后春笋般地发布地方版或行业版规范,[14]而且实际上不同程度地推动着以企业社会责任评估为主的若干特色项目。[15]此外,以央企为主的许多内资企业开始关注发布社会责任报告,[16]并选择性参加专项年度评选,甚至还出现了首只社会责任投资(SRI)产品。[17]不过,许多研究把当下中国CSR发展概括为:整体水平低下,只有少数行业处于领跑地位,多数企业刚刚起步,仍有相当数量的企业还在旁观;央企CSR指数遥遥领先于其他国企、民企和外企;围绕客户、员工、环保等的责任实践领先于刚刚兴起的责任管理理念等。这种上下不统一、平行差异大、前后不一致的整体状况,决定了推动CSR需要进一步寻找适当的切入口。(www.daowen.com)

事实上,从这一概念自20世纪90年代初引入后,[18]国内出现了不少针对某一区域或行业的研究成果,[19]而且整体上是沿着将之纳入公司治理、[20]强调责任效力层次化,[21]以及提出赋予外在约束力,[22]进而把企业社会责任逐步推向制度化的轨迹发展,这为找准新的切入口提供了方向。显然,走向制度化被视为是中国以后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的趋向所在。然而,国内研究对此呈现两个短板:一是虽然不少研究把社会责任作为企业发展战略,[23]但比较少地专门进行过指向“制度性要素”的实证调研,以及进一步探讨企业社会责任制度化何以更好实现;二是政府、行业和学者相对更热衷于林林总总的报告指南和测评工具开发,[24]缺少涉及制度性要素的多元变量回归分析,以及深入探讨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制度化的统一规划。显然,中国进一步推动企业社会责任,需要以制度化为突破口,初步设计完成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制度化的整体方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