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风险必然对企业产生影响,但是这些影响对企业来说有利有弊。比如,2018年5月31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18〕823号),对光伏产业降规模降补贴,对2018年光伏企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创。2019年3月20日,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联合发布《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推进增值税实质性减税,将降低企业的税务成本,又对企业来说是极大利好。但是,无论外部环境将会带来何种影响,对企业来说全面认识和把握在当前环境中面临的法律风险都极为必要。法律风险识别是法律风险评估的重要环节,只有全面细致地识别企业面临的风险,才能进一步对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价,为商业决策、实现企业目标和平衡相关者利益提供帮助。
法律风险识别是发现、确认和描述风险的过程,包括对风险源、事件起因和潜在后果的挖掘和发现。法律风险的识别,需要查找企业各业务单元、各项重要经营活动、重要业务流程中存在的法律风险;在此基础上,对查找出的法律风险进行描述、分类,对其原因、影响范围、潜在的后果等进行分析归纳,最终生成企业的法律风险清单。(www.daowen.com)
法律风险受内外部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一方面,对法律风险的判断依据,源自外部的经济形势、产业政策、融资环境、资源供给、社会的安全稳定、文化传统及社会信用等因素。这些因素反映于各项成文的和不成文的规则、规范,如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条例、有权机关的解释、案例、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行业惯例及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中。这些规则或规范对企业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比如,法律中包含强制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企业违反强制性规范,将会导致行为或决策在法律上无效,从而引发一系列的法律风险和责任,而任意性规范往往给了企业一定的自主决策空间。又如,企业违反刑事法律和违反民事法律、行政法规给企业带来的结果也截然不同。另一方面,对企业法律风险的判断,除要依据各项成文的和不成文的规则,还要综合考量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需求。企业所处的行业类型、经营目标、机构设置、经营方式、业务流程、财务状况、信息技术运用及利益相关者的认知,都会影响对企业法律风险的识别和评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