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商业核心要求:迎接5G时代

商业核心要求:迎接5G时代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管5G如何在市场中搅动风云,加快5G商业步伐是企业在当下发展的关键,而5G商业步伐的加快离不开企业对5G商业核心要求的掌握。也正因如此,“5G+AI+IoT”是5G发展的重要方向,更是5G商业的核心要求。在“5G+AI+IoT”的强强联合下,行业的三大趋势开始浮出水面。华为云IoT领域总经理李树森曾表示,随着5G和AI的发展,物联网正进入AIoT新时代,华为IoT战略升级为培育万物互联的黑土地,使能行业数字化。

伴随着5G浪潮的席卷,十万亿级的产业大幕已然拉开。这划时代的改变,向所有人呈现出一个完全未知的局面。对于未知,向往和质疑必然是同时存在的,一边是勇往直前披荆斩棘,一边是徘徊犹豫顾虑重重。就在这彷徨中,有的企业借势而上,有的企业每况愈下。

不可否认,这是一个充满了变数的时代,每一次变化都会为企业带来巨大商机。不管5G如何在市场中搅动风云,加快5G商业步伐是企业在当下发展的关键,而5G商业步伐的加快离不开企业对5G商业核心要求的掌握。

2020年3月,艾瑞咨询与金山云联合发布《2020年中国智能物联网(AIoT)白皮书》,预计2025年我国物联网连接数近200亿个,万物唤醒、海量连接将推动各行各业走上智能道路。

回看历史,20世纪80年代开启了1G,在短短的三十年内,我们便走完了1G、2G、3G、4G,在2019年正式拉开了5G的序幕。在这短短的三十年时间里,我们经历了从模拟时代到PC互联时代,再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进化。每一次连接的进化都是社会发展的一次飞跃,给人们生活带来颠覆性改变。而当下,我们已迈向智能物联网时代,这次,社会发展与生活又将会发生怎样的改变呢?

2017年,“AI+IoT=AIOT”出现在大众视野,并迅速成为物联网的热议话题和行业热词。智能物联网AIOT是人工智能AI与物联网IoT在实际应用中的落地融合。IoT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万物互联,但曾经的IoT只是物物联网,而非真正具有智能化特性的万物互联。

IoT是底层连接和数据传输的载体,通过各种信息传感器和装置等设备,实时采集所需信息,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但最初的IoT布局是偏散的,而AI的强势加入,使IoT更具聚合力,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价值。AI通过对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的深度分析和学习,精准判断出用户习惯和喜好。

AI与IoT相辅相成,一方面,IoT为AI提供了海量数据,IoT的场景化互联也助力AI快速落地;另一方面,AI反哺IoT,AI将所接收到的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决策,然后转化为价值,从而使IoT设备的使用更为简单,并提高效率

而5G的入局,搭建了一个可靠的大连接、低时延的高效通道。5G将IoT提升至人工智能阶段,体现IoT的深度价值;同时,5G还增强了AI与IoT的黏性,产生了落地效应,也拓宽了AIOT的应用领域

也正因如此,“5G+AI+IoT”是5G发展的重要方向,更是5G商业的核心要求。在“5G+AI+IoT”的强强联合下,行业的三大趋势开始浮出水面。

第一,对便携式智能终端产品的高要求。手机平板是最常见的便携式智能终端产品,同时也是人们平时沟通和娱乐的主要工具。如今,在5G网络的要求下,手机、平板的性能需要有进一步提高,其中,超高清的画质显示和便携性成为产品创新的主要任务。

第二,AR、VR及其他智能穿戴产品的需要爆发。在4G时代,AR、VR及其他智能穿戴产品就已然兴起,但限于当时4G技术的局限性,这些产品并没有在当时引爆用户需求。今天,在借助了5G的超低延时和高速传输特性,这类虚拟现实产品的沉浸式体验有了飞跃式的提升,这必然也会带来一波产品需求的大爆发。

第三,实现车联网跨越式发展。AI的不断进步,自动驾驶技术在走向成熟的同时或逐渐成为主流。在5G技术的支撑下,自动驾驶车辆可以更为精准地识别红绿灯、周边车辆行人以及道路两侧设备等,驾驶者无须紧盯路况,他们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与车内的产品进行互动,为原本枯燥乏味的路程增添乐趣。

所以,“5G+AI+IoT”是物联网产业生态发展的必然选择。伴随着5G正式商用,万物互联正当时。5G的正式商用就像是按下了启动键,各行各业都闻风而动,加快融合创新,预见未来市场,赢得行业先机。

2019年,“5G商业元年”在众人的期盼下缓缓登场。而“5G+AI+IoT”的出现不仅影响了通信行业,更是对全产业变革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对未来发展机遇的追求之路上,任何企业都应永不止步。

如今,5G赋能AIOT,开启万物互联的智能时代。在“5G+AI+IoT”的落地应用中,华为可以说是一马当先。早在3G时代,华为便已经开始布局5G技术。在多年的技术攻坚和巨大的研发投入下,华为成为推动全球5G技术研发和普及过程中一股重要力量,加速推动了5G网络技术落地应用,成为通信行业中无法替代的强劲存在。

其实,华为在早期的战略层面便意识到5G应用的前景。一方面,华为作为全球通信第一巨头,是全球5G标准的重要制定者之一,所以华为对5G的未来应用有着前瞻性认知;另一方面,华为是极为重视技术预研的科技公司,它所拥有18万员工中,其中8万员工都是研发人员,此外,在2010~2020年这十年间,华为已累计投入超过6000亿元的研发费用。也正因如此,华为在5G技术方面具备强大优势。(www.daowen.com)

华为云IoT领域总经理李树森曾表示,随着5G和AI的发展,物联网正进入AIoT新时代,华为IoT战略升级为培育万物互联的黑土地,使能行业数字化。

在华为对IoT规划中,推出“1+8+N”战略架构蓝图。其中,“1”代表的是手机,这是核心;“8”代表的是PC、平板、智慧屏、印象、眼睛、手机、车机和耳机;“N”代表的则是智能家居运动健康、智慧出行和智慧办公等五大场景模式。

对华为而言,“1+8+N”不是单纯的加法,而是以IoT之名所进行的融合。2019年9月,华为发布了智慧屏产品,这款产品主打智慧交互中心、跨屏体验中心、IoT控制中心和影音娱乐中心等核心卖点。除了智慧屏产品的核心卖点之外,该类产品还它支持AI慧眼、Huawei Share智慧跨屏功能,可以被看作是5G时代背景下音视频产品进入新形态的代表作品之一。

此外,华为还陆续推出FreeBuds 3无线耳机产品;与GENTLE MONSTER联合打造的HUAWEI Eyewear智能眼镜;全球首款双低音HiFi智能音箱Sound X;搭载自研WI-FI 6+技术的华为路由AX3系列和华为5G CPE Pro 2等,这些产品基于5G高速率,通过IoT的万物感知、万物互联和万物智能,最终打造无缝AI生活体验。

正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余承东所说,2014年至2015年为生存而战,2016至2017年为崛起而战,走过有故事、充满奋斗激情的2018崛起元年,华为已驶入持续高速发展的快车道。新的一年机遇将和困难一样大,登上5G、AI人工智能、IoT等新技术引领的万物互联舞台,为全球消费者提供最极致的全场景智能生活体验,华为的决心与勇气没有什么能阻挡。

而除了华为,小米在“5G+AI+IoT”的布局也助力小米不断稳健发展。小米在2019年便正式启动“手机+AIoT”双引擎战略。因为AIoT是指非手机的其他智能设备,所以小米在AIoT的设想中,手机将被单独拿出来,将其变成AIoT中的“T”。现如今,在5G的加持下,小米可以连入更多的设备,涉及车载、可穿戴设备,甚至各类工业、农业等场景,进一步促进了万物互联的能力。小米还表示,在未来五年将在AIoT领域持续投入100亿元。

在5G、AI等技术的加持下,各行各业都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8K、AR、VR、全息投影、自动驾驶、智能家居等一系列新兴业务应运而生。

在第三次产业革命中,电子计算机与互联网登上了历史舞台,产业结构因此在世界范围内发生了巨大改变,众多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出来。今天,以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为技术突破的第四次产业革命已经到来。在第四次产业革命中,“5G+AI+IoT”也将会引发新的一轮产业变革与技术革新。

一方面,“5G+AI+IoT”赋能制造业,降低成本。对5G来说,智能制造是5G可以翱翔的天空。众所周知,制造业需要大量的自动化设备、检测设备、存储设备和物流系统等,而“5G+AI”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柔性制造,既提升了生产线的灵活部署能力,还可以提供弹性化的网络部署方式。

伴随着“5G+AI+IoT”走入制造业,企业可以在一定间隔的地方安装IoT设备,对工厂温度、湿度以及周围环境情况实时进行全面监控。这样可以让企业在第一时间发现异常,减少损失,并提高生产效率。

另一方面,“5G+AI+IoT”赋能新业态,革新技术。5G正式商用,AI也开始赋能通信行业,IoT目前已成熟落地,在此契机下,拓宽了企业的业务范围,行业新业态纷纷受益。

医疗护理行业为例,医疗人员可以通过App或可穿戴设备收集病人的健康行为数据,在AI技术的运用下,对病人进行全场景数据追踪和分析,从而对病人的健康行为指数进行较为精准的评定,判断病人的健康情况。

在“5G+AI+IoT”的帮助下,医疗人员可以将病人的真实诉求和场景相结合,为其制定游戏化的健康任务和个性化的健康计划,从而规范病人的日常行为。这样,医疗人员既为病人提供更为全面且贴心的服务,也能够提高健康管理效率。

“5G+AI+IoT”将会引领下一轮产业变革,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因此,不少企业纷纷调整发展战略,与“5G+AI+IoT”对接。在5G这个当下最优质的土壤中,5G赋能技术,技术服务企业,企业要抓住时代机遇,预见行业动向,借助“5G+AI+IoT”实现进化,实现高速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