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环人民广场:文化产业集群打造特色品牌魅力

环人民广场:文化产业集群打造特色品牌魅力

时间:2023-06-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环人民广场的文化产业稳居黄浦现代服务业支柱产业之首。环人民广场文化产业集群与品牌发展以及演艺活力区建设,是以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为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围绕市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集成各方有效资源,加强集群内部的有机联系,发挥产业聚集品牌效应和企业创新能力,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优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高。

环人民广场:文化产业集群打造特色品牌魅力

环人民广场现代商务区(以下简称环人民广场)是成熟的并已形成较强集聚和辐射效应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如图7.1所示。环人民广场的文化产业稳居黄浦现代服务业支柱产业之首。其特点是龙头品牌企业集聚,主体能级不断提升;重点区域功能凸显,特色品牌整合强化。环人民广场文化产业集群与品牌发展以及演艺活力区建设,是以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为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围绕市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集成各方有效资源,加强集群内部的有机联系,发挥产业聚集品牌效应和企业创新能力,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优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高。

图7.1 环人民广场

一、文化产业与集群内涵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特征

1.产业集群的概念与特征

“文化产业集群”这一概念是由“产业集群”发展而来的,而“产业集群”理论也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理论始于杜能的经济学理论,经过马歇尔韦伯等的推进,最终成熟于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

迈克尔·波特(1998)在《国家竞争优势》中认为,产业集群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一群在地理上邻近、有交互关联的企业和相关法人机构,并以彼此的共通性和互补性相联结”。产业集群经常向下延伸至销售渠道和客户,并侧面扩展到辅助性产品的制造商,与技能技术或投入相关的产业公司,以及提供专业化培训、教育、信息研究和技术支持的政府和其他机构等。产业集群的基本特征包括产业的空间集聚性、产业的关联性和产业的根植性。

2.文化产业、文化产业集群的概念及分类

目前学界业界对文化产业(Culture Industry)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尚存在着一定的争议。《中国文化产业蓝皮书》指出,就所提供产品的性质而言,文化产业可以被理解为向消费者提供精神产品或服务的行业;就其经济过程的性质而言,文化产业可以被定义为“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在一个特定的制度环境中,文化产业除了具有一般产业属性之外,还具有某些特殊的社会和意识形态属性。现代文化产业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产业群”,它们奠立于大规模复制技术之上,履行最广泛传播的功能,经商业动机的刺激和经济链条的中介,迅速向传统文化艺术原创和保存两个基本环节渗透:将原创变成资源开发,将保存变成展示,并将整个过程奠定在现代知识产权之上。

根据国家统计局《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文化产业的结构可分为文化产业核心层、文化产业外围层和相关文化产业层。文化产业核心层包括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文化产业外围层包括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其他文化服务。相关文化产业层包括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与销售。文化产业具有涉及领域广、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智力密集程度高、吸纳就业人数多、拉动消费能力强等显著特点。

根据以上的理解,笔者对文化产业集群的概念做如此界定:文化产业集群亦称“文化产业集聚”“文化产业同区”,是指众多相互关联的文化企业或机构共处一个文化区域,形成产业组合、互补与合作,以产生孵化效应和整体辐射力的文化企业群落或产业集聚。文化产业集群可分为核心文化产业集群、外围文化产业集群和边缘文化产业集群等类别。文化产业的核心集群产业主要包括新闻出版业、广播电视业、电影业、娱乐业、艺术业、广告业等六大产业。文化产业的外围产业集群主要包括文化旅游业、会展业、博彩业、竞技体育业和网络业等。文化产业的边缘集群则主要是指文化产业集群的相关支撑机构,包括为使文化产业集群获得可持续发展所需的各类基础设施和配套机构的总和,如图书馆业、文物业、群众文化业、博物馆业、咨询业、文化科技与科研、文化交流、文化经纪与代理、教育产业、资本市场、物流体系等。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相关支撑机构的发展与完善,文化产业集群才能获得可持续的深入发展。

(二)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与作用

1.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

国内外经验表明,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企业自发形成即市场主导型的产业集群;另一种是政府促成即政府主导型的产业集群。前者包括以大企业为核心的文化产业集群模式、以中小企业为主形成的文化产业集群模式等;后者包括政府政策引导模式,产、学、研结合模式等。文化产业集群各种模式往往互相渗透、互为补充,根据客观条件、行业性质、企业追求等的不同而逐步形成。

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形成,是一个逐步尝试和不断完善的过程。必须按照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思路、整体定位、资源条件、企业状况等,结合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开发、文化产业链的形成、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科学合理地选择发展的模式。

(1)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要根据不同地域的特征选择一个示范性的关键企业或产业园区,通过该企业或园区的成功发展,逐步衍生或吸引越来越多的相关企业聚集该地,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形成优势的产业集群。

(2)必须立足区域的发展特色

文化资源具有区域性、历史性的特征,必须科学选择系统的、整合的集群发展模式。因而,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选择,应根据发展的现状及趋势,以全球化的眼光灵活地、综合地选择适宜的发展模式。

(3)必须重视大集团的带动效应

这是文化产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做大做强文化产业的一种战略性选择。以大型企业为核心的文化产业集群模式,可形成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在这种产业中存在几个为数不多的大型龙头企业,能够更快地带动整个产业实现规模经济;而产业集群中同时存在的众多中小型企业,通过它们之间正当竞争最终促进技术进步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2.文化产业集群的意义与作用

文化产业集群是在纵向进行产业延伸、在横向形成产业并存的一种集聚现象,是文化产业发展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产业竞争激烈化的必然趋势,也是文化企业为创造竞争优势、增强核心竞争力而形成的一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可以说,文化产业链的形成和文化产业集群的崛起是文化产业走向成熟的标志。它作为改善和聚集区域产业竞争力决定要素的条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体如下。

(1)促进经济增长

在我国北京、上海等市,文化产业已成为主要经济支柱之一,其年均增长15%以上。可见,文化产业能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文化产业集群又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之一。

(2)协同效应明显

即企业从资源配置和经营范围的决策中所能寻求到的各种共同努力的效果。文化产业集群利用群内的资源、品牌、资金、信息等要素进行优势互补,群体的效益大于联合之前各个成员企业的个别效益之和,即实现1+1>2的协同效应。

(3)提升城市形象

文化产业能够提高传统制造业产品的知识含量,进而提升传统产业的品牌知名度和国际竞争力,推动产业升级。文化产业还将技术、商业、文化融为一体,做到建筑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相结合;产业集群可以通过产业的柔性集聚使快速发展起来的区域具有更强的创新功能和竞争力。

(4)有利于资源节约

文化产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不同于传统产业对土地、资源的巨大需求,较少受到市区土地、资源的限制,以较少的投入带来较大的产出;而产业集群由于具有空间的邻近性,大大降低因频繁交易而产生的交通运输成本,进而提高区域生产效率,为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做出贡献。

二、区位优势与新增长极

按照“要素集聚、资源共享”的发展理念,发挥区域演艺设施品牌化、集群化优势,坚持市区联动、区域协同,全力打造传统艺术的传承创新地、国际戏剧的展示交流地、原创剧目的孵化展演地、演艺跨界融合的示范引领地,整体营造“演艺在黄浦”的良好氛围,努力成为上海建设亚洲演艺之都的主力军,成为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核心引领区。

(一)环人民广场:文化产业集群与特色品牌构建的资源优势

1.环人民广场是上海的文化之环

环人民广场公共文化商务区,以行政管理、演艺文化活动、商务办公为主,是上海最重要的行政中心和总部集聚区。环人民广场文化产业集群与特色品牌发展以及演艺活力区建设是黄浦区打造世界最具影响力国际大都市中心城区的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是提升城区管理品质和城区文明素质的重要抓手。如图7.2所示。

环人民广场是以文化创意产业为核心,由多个文化企业及与其利益攸关的其他社会组织(如客户、供应商、高校、研究院所、中介组织、政府职能部门、行业协会等),在环人民广场空间区域上聚集、共生而成的有相对专业分工、各类资源流动频率高、区域社会资本共享的群体。

图7.2 环人民广场文化核心功能区

2.环人民广场演艺活力区构建的基本条件

优越的区位、独特的资源、雄厚的产业基础和有较大的文化消费需求等发展环境,是构建演艺活力区的基本条件。

环人民广场地处上海市的行政文化中心,市政府的主要办公机构集中在人民广场的人民大厦和市政大厦及其周边楼宇,形成了良好的政务、商务、文化氛围,为演艺活力区的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环人民广场具有全市最为便捷的公共交通条件和优美的绿化环境条件,多条地铁线在此交会,地面公交线路更是四通八达,还有人民公园、广场公园、延中大绿地等市中心最大的生态绿地。区域内高档酒店和商业配套日趋完善,有JW万豪国际酒店、国际饭店、新世界大酒店、世茂国际酒店等,能够吸引资本的投入和文化企业在空间上的集聚。

环人民广场有着700多年申城演化和100多年近代上海发展的深厚历史文化积淀,区域内集聚了一批市级文化设施,如图7.2所示的上海大剧院、上海音乐厅、上海博物馆等,以及文物普查登记的文物保护单位、历史遗迹、近现代优秀建筑和纪念地,为发展演艺活力区提供了良好的硬件设施,从而也就为演艺活力区的建构提供了良好基础。

环人民广场还是上海的44个历史文化风貌区之一。风貌区是由长沙路、凤阳路、牛庄路、六合路、宁波路、贵州路、天津路、浙江中路、九江路、云南中路、延安东路、黄陂北路、大沽路、重庆北路、威海路、成都北路、北京西路所围合的区域,总用地面积为107万平方米。风貌区形成于20世纪上半叶,是上海市中心的标志,为中心城内商业百货、旅馆文化娱乐建筑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风貌区内近代商业、旅馆、文化娱乐等公共建筑数量众多、风格多样,造型优美,围绕人民广场和人民公园规模宏大的开放空间分布,尤其是在南京西路的北侧分布集中,形成上海最富有标志性的立面和建筑轮廓线之一。

环人民广场有固定人口60多万,每年还有近200万海外游客和8000多万国内游客光临,白领和中外游客、城市居民,构成了文化消费的主力。

环人民广场周围有现代商贸业、旅游业、文化娱乐业、新兴服务业支撑。据统计,区域内拥有文化经营单位470余家(包括市属企业120余家),可以形成强劲的产业辅助支撑体系,通过强强联合实现演艺活力区的生产、销售进程,取得集群竞争优势。

环人民广场充分利用市级行政文化中心资源集聚优势,整合区域文化设施,积极创办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提升产业能级,凸显黄浦文化高地的风采。

(二)环人民广场:文化产业集群与特色品牌构建的鲜明特点

从目前来看,环人民广场具有鲜明特色,并保持着持久竞争优势,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投资主体多元

开拓多元投资文化事业途径,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提倡企业、基金对群众文化的资助和捐赠,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文化事业投入机制。鼓励区属单位拓宽经营方式,转变经营理念,不断扩大区域文化服务产业。进入本区文化市场的投资者,既有国有资本,也包括民营资本和海外资本。上海新华传媒集团和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是两大市属国有企业。杜莎夫人蜡像馆(图7.3)、上海新世界世嘉游艺有限公司(图7.4)、上海当代艺术馆、上海华克文化娱乐有限公司、上海汤姆熊娱乐有限公司等区管三资企业在上海文化娱乐界享有盛名。民营企业上海歌城餐饮娱乐有限公司在黄浦已投资3家门店。

图7.3 杜莎夫人蜡像馆

图7.4 上海新世界世嘉游艺有限公司

2.经营领域齐全

目前,环人民广场涉及全部需经文化部门审批和日常监管的7大类17种,包括OK厅、餐饮OK厅、KTV、餐饮KTV、舞厅、音乐餐厅、音乐茶座、游戏机、游艺机、游乐场、台球、棋牌室、网吧、音像制品、出版物、电影院剧场。齐全的经营领域,既有助于巩固演艺活力区的传统优势,又为形成新的文化消费热点创造了条件。借助世博机遇和“后世博”的效应,积极搭建商旅文联动平台,推出各类文化、促销活动,打造黄浦特色文化品牌。

3.产业群体集聚

近年来,影剧业在环人民广场进入了新一轮发展。上海大剧院、上海音乐厅、上海博物馆(图7.5~图7.7)、逸夫舞台和上海木偶剧场等市级剧场数量逐步增长。电影院继续向人民广场周边集聚,区属的和平影都与市属的上影华威、大上海电影院已呈三角态势,老文化品牌大光明电影院改造完成,形成了黄浦特色。依托人民广场地区周边众多剧院、影院和文化娱乐场所,全力打造以剧场演出和休闲娱乐等形式为主的“海派百老汇”,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服务需求。

图7.5 上海音乐厅

图7.6 上海博物馆

图7.7 上海大剧院

4.行业优势明显

黄浦区是中国新闻出版行业发源地之一。福州路文化街集聚了本市最多的书店,包括上海书城(图7.8)、上海外文图书公司(图7.9)、上海科技图书公司等20家出版经营单位。同时,区域内早已拥有10家市、区属音像批发企业。近几年来,美术品市场异军突起,在黄浦区文化部门备案的上海当代艺术馆、沪申画廊外滩十八号创意中心等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图7.8 上海书城

图7.9 上海外文图书公司

5.文化活动繁荣

如图7.10~图7.13所示,发挥环人民广场群众文化活动阵地的作用,以“上海之春”“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天天演”“周周演”为重点,做大特色文化品牌。积极扶持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文化艺术团体,繁荣文艺创作。加强文化市场管理。艺术惠民,是黄浦区始终坚持的理念与力行的实践。例如“上海城市草坪音乐会”,已成功举办61场高质量的惠民免费表演, 9万余位观众参与,被列为国际艺术节“艺术天空”和“上海夏季音乐节”的重要板块。

图7.10 逸夫舞台

图7.11 大光明电影院

图7.12 和平影都

图7.13 上海木偶剧场

6.人才开发加速

根据环人民广场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着力培育文化创新精神,形成鼓励创新、激励成功、容忍失败的社会氛围,创造更多的文化发展机会和广阔的文化发展空间,建立包括产权激励在内的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倡导人才柔性流动,促进人才资源共享,实现人力资本价值。坚持以事业留人、以感情留人、以待遇留人,营造人尽其才、人尽其用的社会环境,使文化人才优势成为环人民广场的重要竞争品牌。

三、一个中心与五大集群

环人民广场是上海的逐梦之环。一座座或怀旧或新锐的文化建筑,承载着活力四射的演艺文化活动,交相辉映。环人民广场肩负着上海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演艺活力区、推动上海亚洲演艺之都建设的使命,即“一个中心”“五大集群”的框架内容如图7.14所示。

(一)打造“一个中心”:世界知名的演艺活力中心

步行10分钟,与艺术约会。切实发挥活力中心历史底蕴深厚的人文优势和文、商、旅深度融合的叠加效应,通过5分钟、10分钟剧场步行圈的空间架构,将活力中心打造为世界知名的演艺活力中心。

1.加快剧场建设

推进历史剧场及周边环境的综合改造,加快中国大戏院以音乐剧为主的中型专业剧场建设;明确黄浦剧场功能定位,聚焦创新戏剧;推进长江剧场全面恢复舞台演出功能;推进中心内剧场品牌错位、合作联动,尝试开展多剧场联合演出季,通过剧目互补、宣传互动、活动互惠等方式,提升整体发展能级。

图7.14 “环人民广场演艺活力区”布局

2.推进传统艺术传承创新

依托天蟾逸夫舞台等资源,支持传统艺术的创新性开发,让传统戏曲与现代时尚、创新技术融合,迸发新的生命力。重点推进大世界项目改造,以非遗为主题,打造民族、民俗、民间文化聚集高地,同时以创新演艺项目推动非遗活态传承。(www.daowen.com)

3.建设中心票房

以“互联网+”的思维建设中心票房,线上、线下销售环人民广场演艺活力区剧场的限时折扣票、公益票、早鸟票等。开展剧目宣传、演出推介、观众互动等活动,逐步形成票务销售、宣传推广、整合营销、戏剧路演、社区互动等多元功能。逐步叠加演艺服务、文化休闲、主题旅游、商业零售等功能,发挥演艺产业的溢出效应和黏合效应。

4.打造室外演出品牌

发挥城市草坪音乐广场、世纪广场等空间资源优势,推出草坪音乐会、街头艺人表演、创新艺术展等表演艺术活动,打造室外演出品牌,丰富环人民广场演艺活力区的室外演出内涵。

5.打造上海国际戏剧节展

依托节展平台,推进世界一流戏剧作品在环人民广场演艺活力区的上海首演、中国首演、世界首演;推进国内优秀作品进入国际舞台,树立品牌效应;鼓励项目主体通过“姐妹剧场”建设、区域剧目巡演、人才培训交流等,形成环人民广场演艺活力区与伦敦西区、纽约百老汇、首尔大学路等国外剧场群的互动互联机制,引领上海戏剧发展。

6.重点建设“上海大世界传艺中心”等项目

存续大世界品牌,将大世界打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展示传承平台和“民族、民俗、民间”文化集聚高地。

(二)“五大集群”:错位共融、互促共赢的五大演艺集群

切实发挥活力中心历史底蕴深厚的人文优势和文、商、旅深度融合的叠加效应,充分挖掘“五大集群”的区位、人流、产业和品牌优势,增强演艺资源的串联集聚和辐射共享,形成错位共融、互促共赢的发展态势。“五大集群”包括外滩集群、创意码头集群、世博滨江集群、新天地集群、复兴路集群。

1.外滩集群

发挥外滩区位优势,重点以外滩源为核心,以“文创+科创”为特色,以音乐会和近景演艺为主要内容,将演出场景与生活时尚、科技创新等融合,形成创新戏剧的集聚地。

2.创意码头集群

推动老码头在已有设施和新建设施中进行创新演艺空间的开发,探索驻场演出;加快推进南市文化中心建设,支持外滩金融中心开展国际戏剧交流。

3.世博滨江集群

发挥儿童艺术剧场专业优势,拓展三山会馆功能,推进“凤凰巢”项目的规划建设,丰富世博剧场资源,让演艺产业不断向南延伸,布局更合理。

4.新天地集群

发挥淮海路—新天地年轻时尚、人流云集、商业综合体集聚的优势,推进时尚秀场、室外音乐广场、Live House等新型展演形式的发展。率先以新天地为试点,在咖啡馆、餐厅、上海博物馆(图7.15)、中庭、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图7.16)、上海大剧院(图7.17)等空间,引入小歌剧、肢体剧、新马戏、浸没式戏剧等,打造表演艺术新天地。

图7.15 上海博物馆

图7.16 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

图7.17 上海大剧院

5.复兴路集群

拓展白玉兰剧场功能,开放公共排练场地,加强与文化广场联动,不断巩固强化区域音乐剧发展特色。推动兰心大戏院成为传统戏曲的普及地和票友的聚集地,联动俞振飞昆剧厅,普及传统戏曲文化,传承弘扬国粹艺术等。

截至2015年底,环人民广场正常运营的剧场和展演空间达到了20个。其中,北起北京东(西)路,东邻福建中(南)路,南至金陵东(中)路,西至黄陂北路、新昌路的1.5平方千米的核心区域里,拥有10个正常运营的剧场,平均每平方千米拥有剧场数量更是达到6.7个。从人民广场中心点出发,向各个方向步行5分钟、10分钟,便能轻松走进一所艺术殿堂,享受一场艺术盛宴。据不完全统计,5年间,区域内各剧场年均演出场次约2300场,占全市剧场演出总场次的五分之一;票房总收入约3亿元,占全市票房收入的四分之一。特别是在传统戏曲、音乐会、音乐剧等演出方面形成了特色。比如,区域内音乐剧年演出总场次最高峰值达到近300场;天蟾逸夫舞台成为标志性的戏曲演出场馆。

四、文化演艺+跨界融合

环人民广场文化产业集群与特色品牌发展以及演艺活力区建设是以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为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围绕市区加快文化发展的总体目标,集成各方有效资源,加强集群内部的有机联系,发挥产业聚集效应和企业创新能力,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优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高。环人民广场文化产业集群与特色品牌发展以及演艺活力区的提升可以采取以下路径。

(一)规划:引领环人民广场演艺活力区的航标

文化产业集群与特色品牌发展以及演艺活力区的建设,规划是龙头,规划好产业发展布局,对环人民广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黄浦区发展的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建成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大都市中心城区基本框架,成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的核心功能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服务区,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核心引领区,宜商、宜居、宜业的精品城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核心标志区。

黄浦区发展规划提出了五个方面的主要目标和指标。其中之一即文化软实力显著提升,文化重点功能区加快建设,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区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并再度提高环人民广场演艺空间密度,进一步提升空间活力能级,为打造亚洲演艺之都的上海,奉献黄浦人的智慧与心力。环人民广场演艺活力区将全力打造传统艺术的传承创新地、国际戏剧的展示交流地、原创剧目的孵化展演地、演艺跨界融合的示范引领地,努力营造“演艺在黄浦”的良好氛围,努力成为上海建设亚洲演艺之都的主力军和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核心引领区。

(二)联手:拓宽环人民广场演艺活力区的途径

市、区联手,整合资源,在竞争中共生,在联手中发展,已成为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一是发挥协调机制作用。发挥市、区知名文化企业联席会议作用,协调政策,探讨合作,搭建平台,形成共识。二是丰富联手平台品牌。办好市、区联手举办的福州路文化节,适时扩大范围,增强辐射力。同时,研讨推出新的平台,更多地打造区域文化资源整体形象。三是深化文化合作项目。重点围绕打造“演艺活力区”新一轮合作目标,建立联合工作小组,研究方案,适时推进,打造新的文化品牌。四是优化政府服务环境。文化行政部门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主动服务,靠前服务,提前服务,更好地招商、留商、富商,支持更多市区演艺活力区资源积聚黄浦。五是重点打造“两个中心”,即“地方戏曲展演中心”“舞台艺术排练中心”。未来,市、区两级还将依托排练中心的建设,进一步探索建立从源头介入的舞台艺术创作力量和创新内容的发现与孵化机制。

截至2010年,环人民广场这一区域,拥有娱乐、剧院、图书、音像、网吧、棋牌、美术品等文化经营单位477家。其中,娱乐经营单位70余家(包括海仑宾馆、和平饭店、金门大酒店、七重天宾馆、国际饭店、外滩中心等7家市属企业);音像制品零售出租单位40余家(包括今申音像制品有限公司、新华书店音像制品有限公司等7家市属企业);图书报刊电子出版物经营单位130余家(包括上海书城、上海图书公司等86家市属企业),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即网吧30余家(包括东方网南站店、中电华通、上海友联等4家市属企业);棋牌室90余家(包括2家市属企业);美术品经营单位即画廊40余家和影剧场20余家(包括上海大剧院、上海音乐厅、逸夫舞台等8家市属影剧院)。

(三)项目:夯实环人民广场演艺活力区的基石

在环人民广场文化产业集群与特色品牌发展以及演艺活力区建设中,项目既是发展经济的重要承载平台,又是招商引资的核心。如果一个好的项目能用好、用活资金,就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发展,进而形成产业链、产业群。因此,应聚焦重点,推动特色项目。

1.加快历史剧场装修改建

启动中国大戏院、黄浦剧场等一批历史剧场的修缮改造,明确功能定位——中国大戏院定位为以音乐剧为主的专业剧场,黄浦剧场定位为创新戏剧和艺术培训集聚地。同时在室外广场、绿地、滨水岸线、商业综合体、老厂房、产业园区内等拓展一批新型室内外演出空间,通过全息影像等声光电技术、互联网手段和近距离互动等,让演出空间、演出内容更灵活、多元。

2.打造国际戏剧节展

探索打造全国首个由社会主体主办的国际戏剧节展,依托节展平台推进世界一流戏剧作品在环人民广场演艺活力区的上海首演、中国首演、世界首演,推进国内优秀作品进入国际舞台,树立品牌效应。

3.建设地方戏曲展演中心

完成大世界布展,对外运营。联动天蟾逸夫舞台等剧场,共同打造地方戏曲展演中心。

4.推出舞台艺术排练中心

以扶持和服务国内外新品、优品、精品演出为出发点,在白玉兰剧场打造上海首个舞台艺术公共排练中心,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扩大和提高。

5.举办表演艺术新天地活动

以新天地为核心,利用咖啡馆、博物馆、餐厅、中庭等空间,为观众集中展现多部国内外新型优秀剧目,打造全国首个利用商业街区室内外空间举办的创新艺术节展。可以在每年6月定期举办。

6.打造太酷TECUL外滩源

以外滩源为核心,致力于建设集近景演艺、高端论坛、智能硬件体验于一体的全国首个“文创+科创”体验中心。

7.招募演艺众创合作伙伴

发布招募公告,面向全球征集演艺空间的提供方、演艺内容的提供方、演艺运营的管理方和演艺资本的创投方四大类合作伙伴,形成首个演艺众创平台。

8.完善城市草坪音乐会运作机制

用好社会力量,提升举办水平,打造服务大众的常态化高品质音乐会。

9.成立专业服务平台

借鉴上海影视摄制服务机构的成功经验,指导成立全国第一个演艺专业服务机构,形成服务清单,为国内外演艺机构和人士提供高效便利的服务。

10.建立表演艺术专家委员会

邀请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业内人士组成专家委员会,为演艺活力区建设提供专业建议和资源支撑,提升演艺活力区的品牌标识。

11.引导设立表演艺术产业投资基金

调动社会力量、社会资本筹建国内第一个表演艺术产业投资基金,为演艺活力区的重点项目进行配套投资。

12.加快中心票房建设

以“互联网+”的思维建设中心票房,逐步形成票务销售、宣传推广、整合营销、戏剧路演、社区互动等多元功能。

13.有序推进原创孵化和巡演工作

努力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上海题材和现实题材作品。

(四)招商:引入环人民广场演艺活力区的活水

积极开展招商活动,推介演艺活力区招商项目,吸引国内外客商到黄浦投资兴业,是环人民广场文化产业集群与特色品牌发展以及演艺活力区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1.强化服务意识

为了引进更多文化企业,区域有关部门主动向市文广局、市新闻出版局协调政策。涉及地区的文物保护单位,还发挥职能作用,与市文管会沟通,既依法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又依法促进区域演艺活力区发展。管理过程中,对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和外省(市)投资企业提供同等服务。

2.诚心诚意排忧解难

为了留住入户的文化企业,主管部门注意掌握信息,帮助文化企业排忧解难。投资1000万的好乐迪KTV迁址、外滩三号沪申画廊举办朱哲琴演出行政审批项目推出,都是成功事例。

3.推出招商新举措

面向社会公开招募环人民广场演艺众创合作伙伴,欢迎拥有各类演艺资源、怀有创业创新梦想的朋友们积极加盟,携手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演艺活力区。招募对象既包含演艺空间的提供方,也包含演艺内容的提供方,还可以是演艺运营的管理方,或是演艺资本的创投方,任一机构或团体可以单独应招以上四方面合作伙伴中的任意一项,也可同时应招多项。合作的方式灵活多样,各方合作伙伴可分别通过提供资金、演艺空间、演出内容、运营管理服务等资源,共同打造演艺新地标。

(五)创新:搭建环人民广场演艺活力区的平台

1.服务创新

指导成立全国第一个演艺专业服务机构,推出服务清单,探索演出政策咨询、资源对接、内容审批、宣传推广、人才服务等事项的一口受理、一门办理,为国内外演艺机构和人士提供高效便利的服务。

2.机制创新

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和市场的主导作用,计划筹建全国第一个社会资本构成的表演艺术产业投资基金,将用于对演艺活力区的重点项目进行配套投资,对新兴演艺业态、内容、模式提供支持。

3.模式创新

运用“文化+”,推进区域内文化演艺与商业、旅游、科创、金融、教育的创新融合。每年6月,举办表演艺术新天地活动,充分利用新天地—淮海路片区的咖啡馆、博物馆、餐厅、中庭等室内外空间,为市民游客集中展现包括音乐、舞蹈、新马戏、创意物件剧、浸没式戏剧、室内小歌剧等多元化的艺术形态,通过这种“文化+商业”的模式,打造全国首个利用商业街区的室内外空间举办的创新艺术节展。

环人民广场强化文化产业集群、全力打造最“新”运作模式,即运用“文化+”,推进区域内文化演艺与商业、旅游、科创、金融、教育的创新融合,引导社会力量、专业力量、市场力量,引进、培育演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更好地服务市民游客的精神文化需求,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新型合作和运营模式,推动上海成为国内外演艺发展的风向标。

环人民广场的网址与交通指南如表7.1所示。

表7.1 环人民广场的网址与交通指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