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集聚区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成就与不足分析

集聚区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成就与不足分析

时间:2023-06-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北外滩航运和金融服务业集聚区品牌定位与文化建设的优势与特点、模式与内容如表4.4和表4.5所示。集聚区政府管委员或运营商与区内企业充分发挥和努力实现品牌与文化软实力作用。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海集聚区品牌与文化软实力建设首先把集聚区文化精神纳入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之中,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

集聚区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成就与不足分析

一、现状特点与主要成就

上海服务业集聚区品牌与文化软实力建设现有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优化文化空间

“文化空间”是当前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从概念上来说,源于法国都市理论研究专家亨利·列斐伏尔等的“空间”理论。列斐伏尔(1901—1991)认为,空间是通过人类主体的有意识活动而产生的。“我们已经由空间中事物的生产转向空间本身的生产。”从文化空间来看,它是特定时间、特定区间和特定活动的统一体。一方面,文化空间离不开一定的场所,有一定的程式,往往在自发的民间活动中逐步形成;另一方面,文化空间的形成并不排斥外力的扶持和影响。文化空间因其蕴含的文化价值而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空间的这些特性对于我们全面认识和优化上海文化空间,推进服务业集聚区文化功能建设及布局具有重要启发和参考价值。

《上海市“十三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首次提出,要构建“两轴一廊”文化集聚带和发展“双核多点”文化功能区,从而形成文化空间发展的新格局。

所谓“两轴一廊”文化集聚带,如图4.1所示,一轴是东西向城市文化发展轴,即沿朱家角—虹桥商务区—静安寺—人民广场—外滩陆家嘴—花木地区—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浦东空港地区,打造体现国际标志性和文化核心功能的城市文化发展主轴。另一轴则是南北向的黄浦江文化发展轴,即沿宝山滨江地区—杨浦滨江地区—北外滩—外滩—陆家嘴—世博地区—徐汇滨江地区—闵行滨江地区,以世博地区文博区建设为重点,发挥徐汇滨江西岸文化走廊带动效应,推动上海大歌剧院、上海轻音乐团、上海越剧院等黄浦江沿岸功能性文化设施项目建设,打造体现城市历史文脉和世界级文博区的黄浦江文化发展轴。“一廊”则是指苏州河沿岸都市文化景观长廊。规划、保护、利用沿岸文化遗存和景观资源,推动苏州河整体开发和多元提升,打造体现历史人文积淀和中西文化交融的“母亲河”文化景观廊带。

图4.1 上海构建“两轴一廊”城市文化集聚带

“双核多点”文化功能区。不断完善人民广场文化核心功能区,建成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大世界传艺中心。全力打造浦东花木地区文化核心功能区,在上海科技馆、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等现有文化设施基础上,建成上海博物馆东馆、上海图书馆东馆等地标性重大文化设施,逐步形成上海文化新枢纽。结合城市副中心、新城和新市镇建设,推进多个点状文化功能区布局。

1.特色文化区块

服务业集聚区为优化和提升东西向城市文化发展轴,塑造和延伸南北向城市文化发展轴,推进多个特色文化区块布局。如表4.1所示。

表4.1 上海特色文化区块布局

续 表

注:2014年5月将原“西虹桥商贸商务集聚区”名称调整为“虹桥商务区核心区及西虹桥商贸商务集聚区”。

2.特色文化集聚区

环人民广场现代商务区、北外滩航运金融服务业集聚区、张江高科技创意文化和信息服务业集聚区、静安南京西路专业服务商务区是上海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典型代表,它们结合区域特征,打造各具特色的品牌集聚区与文化集聚区。

(1)环人民广场现代商务区

该区肩负着上海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演艺活力区、推动上海亚洲演艺之都建设的使命,即构筑“一中心、五集群”的发展格局。环人民广场现代商务区品牌定位与文化建设的优势与特点、模式与内容如表4.2和表4.3所示。

表4.2 环人民广场现代商务区品牌定位与文化建设的优势与特点

表4.3 环人民广场现代商务区品牌定位与文化建设的模式与内容

(2)北外滩航运和金融服务业集聚区(以下简称北外滩)

北外滩是《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2009),明确将其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又将北外滩列入上海建设全球卓越城市的中央活动区。北外滩航运和金融服务业集聚区品牌定位与文化建设的优势与特点、模式与内容如表4.4和表4.5所示。

表4.4 北外滩航运和金融服务业集聚区品牌定位与文化建设的优势与特点

表4.5 北外滩航运和金融服务业集聚区品牌定位与文化建设的模式与内容

(3)张江高科技创意文化和信息服务业集聚区(以下简称张江文创)

张江文创是张江高科三大主导产业之一,是第一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第一个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唯一的科技型“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首批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全国知名度和集约程度最高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之首、上海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品牌园区等。张江文创逐梦世界一流科学城,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创意基地。张江文创的优势与特点、模式与内容如表4.6和表4.7所示。

表4.6 张江高科技创意文化和信息服务业集聚区品牌定位与文化建设的优势与特点

表4.7 张江高科技创意文化和信息服务业集聚区品牌定位与文化建设的模式与内容

(4)南京西路专业服务商务区

该区升级扩容为“南京西路两侧高端商务商业集聚带”。该带坚持做高、做强、做厚,构建高端专业的产业体系,深化“国际商务港”“国际消费城市示范区”功能建设,彰显国际开放的海派文化,打造世界级中央商务区主干街区,成为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最具标志性的区域。南京西路专业服务商务区品牌定位与文化建设的优势与特点、模式与内容如表4.8和表4.9所示。

表4.8 南京西路专业服务商务区品牌定位与文化建设的优势与特点

注:以商务部首批“品牌消费集聚区”建设为抓手,推动顶尖奢侈品牌、高端品牌、轻奢品牌、老字号品牌、原创品牌在南京西路专业服务商务区协同发展。

表4.9 南京西路专业服务商务区品牌定位与文化建设的模式与内容

注:按照上海科创中心战略要求,充分借助外部的科技优势和智力支持,鼓励南京西路开展技术、服务和商业模式创新,推动南京西路产业间的“跨界”融合,引领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维度与要素

集聚区先进文化是集聚区的直接驱动和精神动力,是集聚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维度。集聚区政府管委员或运营商与区内企业充分发挥和努力实现品牌与文化软实力作用。其四方维度与关键要素如下。

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上海集聚区品牌与文化软实力建设首先把集聚区文化精神纳入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之中,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满足员工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集聚区建设发展实际,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既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又体现中国特色,又重视集聚区品牌与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实际情况,为推动集聚区科学发展、维护集聚区和谐稳定、促进员工全面发展,提供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

2.创新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统筹发展

集聚区按照上海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共同发展的精神,用大手笔推进集聚区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共同发展。分类指导,前提是思路上分类,关键是工作上分类,根本是方式上分类。适应文化事业的公益性特征与文化产业的经营性特征,积极探索事业产业分类指导的新思路、新办法,坚持在宏观上有分有合,因类而异;在中观上两轮驱动、两翼齐飞;在微观上一体谋划,整体推进。把集聚区品牌与文化的优秀元素,融入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之中,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底蕴,将集聚区文化元素带入产业群、产业链,以集聚区品牌与文化为深层支撑,助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

3.打响集聚区文化品牌,提升区域发展竞争力

文化品牌是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文化软实力的关键部分。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文化品牌建设各具特色。例如,上海北外滩航运服务业集聚区积极打造航运文化品牌,组织开展各类有关航运的交流与文化活动。“歌诗达爱兰歌娜”号首航上海,彰显出北外滩客运的豪华气派;“哥德堡”号到港访问,体现出中瑞友谊万古长青,这些文化交流活动都已融入北外滩航运的文化品牌中。其他集聚区从自然生态、区域风貌、精神文化产品等多方面打响品牌,彰显文化凝聚力、吸引力、创新力、影响力,从而提升综合竞争力。

4.发挥集聚区品牌与文化软实力在当前转型发展中的功能

例如上海环人民广场文化产业集群建设,是以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为动力,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出发点,围绕市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集成各方有效资源,加强集群内部的有机联系,发挥产业聚集效应和企业创新能力,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优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高。

(三)主要做法

通过调研与项目策划,上海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品牌建设及提升文化软实力的主要做法,包括以下十个方面,其中一些做法和典型案例值得深入研究与探析。

1.企业共同愿景与集聚区发展远景规划结合,整体塑造“愿景+远景”的精神文化

集聚区文化首先必须具有表现其核心内涵的价值理念,包括正确的价值观、科学的发展愿景及方法论等,通过精神凝练、服务理念提升和核心价值观的一致认同,达成管理层与企业主体的长期承诺,形成学习型与知识创新型的精神文化体系。

比如漕河泾集聚试验区建设分成近期任务和长期愿景两大块。在长期愿景中,漕河泾集聚试验区希望能突破机制体制瓶颈,谋求“三个实现”,即“实现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的规模化”“实现知识产权服务业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以及“实现知识产权体制机制的创新”,并为这“三个实现”设计了实现路径。

一是顶层设计,体现“国际化、品牌化”理念。“科技创新,知识融合,协同发展”中欧技术转移论坛举行,来自英国、丹麦、荷兰、比利时等欧洲国家和上海的技术转移专家,为国际技术转移结合中国科技园区建设建言献策。这是漕河泾集聚试验区为体现“国际化、品牌化”理念,将漕河泾集聚试验区品牌打入国际的积极尝试。

二是夯实基础,探索多元化知识产权服务途径。随着知识产权服务业对于经济的促进作用日益彰显,知识产权服务业已成为发展知识经济的重要支柱。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在试验区建设过程中积极探索,大胆实践,通过集聚发展,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与科技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

三是借力发力,提升知识产权服务链价值。《上海漕河泾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要结合漕河泾“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创建工作,着力加强知识产权信息的开发利用、知识产权托管等服务,并对托管机构给予专项补贴;推进企业知识产权标准化管理,提高知识产权管理和应用综合能力。

2.体制机制改革与服务绩效市场化评价结合,核心构建“政府+市场”的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主要包括集聚区领导体制、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三个方面。确立适合集聚区发展的特定体制基础,建立一整套灵活高效、动态监管及评价机制,系统构建政策创新与服务创新模式。

以张江文创为例,张江文化科技创意产业是张江高科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张江文创着重通过企业化、市场化的运作模式推动基地发展。张江文创的基本战略定位是充分发挥高科技园区的综合优势和“聚焦张江”效应,以市场为基础,以政策为导向,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坚持文化与高科技密切结合,主要以园区信息产业相关的动漫、网络游戏、高科技影视后期研发设计制作和产品工业造型设计为基地发展内容,重点以动漫和网络游戏业为突破口,将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建设成具有国际竞争力、有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端产业,并集中体现“研发、培训、孵化、展示、交易”五大功能,以此搭建对外文化交流和对外文化贸易的市场运作平台,力争成为上海面向世界推进文化创新的重要基地。

截至目前,国内外重量级的网络文化企业纷纷落户基地,如美国艺电(EA)、盛大网络、第九城市、网星游戏、CORE等游戏软件企业,以及矽幻科技、创新科技等电影后期制作企业等,涌现了大量原创知识产权的文化科技创意类作品,如盛大网络公司的游戏“梦幻国度”,第九城市公司的游戏“快乐西游”以及SJS公司的动画作品“超级青蛙战士”和“少林小子”。

3.通过“规范+倡导”,构建集聚区行为文化

集聚区行为文化是整体导入集聚区人际关系规范系统、集聚区公共关系规范系统、集聚区行政行为规范系统、集聚区服务行为规范系统。通过规范集聚区公共关系行为、行政服务行为、企业经营行为,倡导一种符合集聚区整体文化要求的经营行为、管理行为、服务意识和价值追求,实现区域信息畅通、服务高效、企业经营诚实守信。

比如北外滩航运和金融服务业集聚区的航海行为文化,即航海文明程度的具体体现,标志着人在航海过程中的文化作用,包括人的航海意识、航海能力、航海心理和航海活动等行为方式。人作为航海实践的主要承担者,其所表现的行为方式及服务在微观层面直接体现出对文化的认同感以及文化所传递出的内涵,通过将航海文化价值观灌输到航海人的头脑中,发挥文化的渗透力,强化航海人对核心价值的认同,塑造基于五大核心价值观的职业精神,有利于提升人的服务意识与服务水平、传达文化的精神内涵。

4.场地硬件文化载体与传播形式和内容的软件设计结合,系统传达“硬件+软件”的物质文化

展示文化是集聚区文化得以传播与扩散的重要途径与手段,也是集聚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类型包括集聚区展示厅、企业家俱乐部、电影院、图书馆、科技馆、各种协会、集聚区报刊、广播电视和网站等,其中展示厅(展馆)可以充分展示集聚区企业品牌以及强大的研发实力,也是沟通客户和媒体的文化阵地。此外,文化活动展示还包括庆典活动、体育活动、文艺晚会、表彰会、科技论坛及研讨会等。

比如北外滩航运和金融服务业集聚区的航海物质文化,包括航海工具、航海设施、航海文化建筑和航海文学作品等。航海物质文化最能直观地展现出文化的核心价值,并且其载体能很好地发挥其文化传播作用,因此上海通过大力建设航海物质文化,强化文化承载与宣传作用,扩大上海航海文化核心价值观的输出,提高其在国际航运领域的认可度,提升国际航运中心整体软实力。

5.视觉识别系统与环境设施建设结合,全面提升“标识+环境”的形象文化

视觉识别是集聚区品牌与文化塑造的形象载体,即以视觉识别系统为规范,将集聚区风格、个性以统一传播方式展现于建筑物、雕塑、造型等环境设施。结合城市主中心、城市副中心形成城市重要地标及主要眺望点,控制若干重要视线廊道。在陆家嘴、北外滩、南外滩、世博—前滩—徐汇滨江等地区形成城市标志性景观节点,打造具有国际都会感的门户形象。

比如陆家嘴金融城的标志性建筑和上海金融服务业的重要载体——“上海中心”(总高度632米,地上121层,地下5层,总建筑面积57.6万平方米,绿化率33%,集国际标准的甲级办公、超五星级酒店和配套设施、精品商业、观光和文化休闲娱乐、特色会议设施五大功能于一体。)“上海中心”在优化陆家嘴地区整体规划、完善城市空间、提升上海金融中心综合配套功能、促进现代服务业集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比如跨国采购中心位于上海市长风生态商务区核心地带,面向苏州河,建筑总面积145338平方米,是上海市对外贸易经济委员会、长风生态商务区和上海跨国采购中心联合投资兴建的一座集会务、展览、办公、商务于一体的建筑综合体。该中心成为中国(上海)国际跨国采购大会的基地,中国内外贸易对接的重要平台,对推动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项目的建设地点、功能属性、体量、业主及建设意义决定了项目的定位——长风生态商务区标志性建筑。

此外,北外滩航运和金融服务业集聚区的标志建筑有北外滩世茂酒店、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上海大厦、外白渡桥、浦江饭店等。诸多集聚区根据发展定位,充分利用各种经贸洽谈会、高端会议等重要载体,积极主动地对文化形象进行推广,使文化形象在高度聚焦中闪光发亮,成为看得见、感受得到的文化竞争力。

6.知识产权激励与科技创新服务结合,不断营造“激励+服务”的创新文化

上海服务业集聚区建立更紧密的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完善风险投资的多领域与全球化机制,提升产业孵化器的联合催化功能,促进人才智力开发与增值,强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可持续的创新文化。

观念是创新文化的核心,制度是创新文化的保障,两者共同支配着创新主体的行为,决定着创新的模式、效率和氛围。在创新文化导向下,有助于形成和完善集聚区的创新体系,包括构建孵化器、创业资本市场和信息网络服务为内容的创业孵化体系,建立以官、产、学、研、资、介、贸等诸方面相互融通、有机结合的公共创新服务体系。通过建立知识产权激励机制,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重点引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规模型科技企业和能快速实现产业化的高新技术项目;引进国内外科技型机构,包括科研机构、高等院校、风险投资基金和科技中介机构等,以支持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动集聚区向现代化、规模化和国际化发展。

比如区域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有效强化了国际国内创新要素在杨浦区的集聚,为区域产业能级提升奠定了扎实基础。随着功能性创新载体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创新服务平台搭建的稳步推进,杨浦区域创新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环同济知识经济圈为代表的科技园区将进一步完成品牌打造和能级提升;大连路总部研发集聚区将进一步引进跨国公司和国内行业龙头企业地区总部、研发中心、营销中心,形成高端资源、创新主体集聚发展的良好格局。“知识杨浦”品牌的建立和推广,将吸引更多的创新人才和企业在杨浦区集聚,从而为区域产业能级提升提供强大的发展动力。(www.daowen.com)

7.将产业链竞争引向区域及全球化合作,提升企业存续的共生理念,全方位打造“竞争+合作”的产业生态文化

上海服务业集聚区重点引入和培养产业龙头企业或产业链核心企业,推进服务外包的跨区域与全球化合作,强化中介服务链条的延长和市场功能扩展,营造共生和谐的产业生态文化。

基于创新活动的复杂性,企业很难单独开展创新活动,往往需要多个相关企业及科研部门的共同参与,创新才可能获得成功,这一要求恰好为产业生态的网络特性所体现。

首先,在产业生态内部,往往集聚着数量众多的相关生产企业、科研机构、商会、协会、中介机构等,在产生较强的知识与信息累积效应的同时,大量生产企业面临同行竞争的压力,这就为企业提供了实现创新的重要来源以及所需的物质基础,另外也使集群内的企业时刻保持创新的动力。

其次,企业之间紧密的网络关系,使得生产企业和相关机构之间更容易形成一个相互学习的整体,推动了集体学习的进程,降低了学习成本。产业生态文化体现了一种竞争与合作的互动思维,以及将产业链带入更有利于企业存续和更为宽泛的“竞合”与共生空间。

比如上海松江(欢乐谷)休闲旅游区与浙江省诸暨市旅游界携手互动。松江区和诸暨市地域相近,随着嘉绍大桥的开通,诸暨到松江相距仅200千米,两个半小时车程轻松搞定;松江和诸暨人文相亲,枫桥三贤之一的杨维桢多年客居松江,为两地结下了渊源。近年来,两地旅游界友好往来,深度合作。

8.打造生态和谐型区域,注重低碳环保文化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主动对标国际先进城市发展水准,积极践行低碳环保理念,提升集聚区品质。

比如虹桥商务区核心区一期新增获得绿色建筑标识的项目面积36.87万平方米,10个地块的全部或部分建筑取得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部分项目拥有中国绿色星级建筑及美国LEED双重认证。低碳能效信息平台的工可审批和项目建设,以及集中供能应用平稳发展,绿色低碳品牌示范效应逐步形成。

比如漕河泾高新科技产业服务区能源中心项目获得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区域能源专业委员会组织的“CDEA2015区域能源优秀项目”。能源中心采用冰蓄冷和集中燃气锅炉房的节能技术和清洁能源,对园区的楼宇实施集中供冷与供热,可以均衡多个建筑的负荷差异,实现移峰填谷,节省用户运行费用;降低设备总容量和台数,节省设备投资;大型设备运行效率高,利于节能及环保;设备集中设置便于运行管理,利于综合调度,提高可靠性。

比如世博园区会展商务集聚区秉承世博会低碳理念,倡导采取量化的“低碳生态规划指标体系”指引建筑设计,建立集中供能体系,提出了园区新建建筑100%为绿色建筑的目标。截至2015年末,园区32个重点绿色建筑新建在建项目已有90%取得绿色建筑标识,并有20个建筑已获得或正在申报三星级绿色建筑,世博园区成为上海三星级绿色建筑最集中的区域之一。

9.积极承接自贸区溢出效应,提升集聚区品牌与文化能级品质

比如虹桥商务区核心区主动复制“自贸区”改革创新成果,按照“虹桥事、虹桥办”的目标,从商事制度、综合管理、投资贸易便利化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研究梳理虹桥商务区复制上海自贸区改革创新成果的工作方案。加强与市相关部门以及闵行区政府的沟通协调,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商事管理和公共服务制度的基本体系。严格落实行政审批委托事项审批要求,结合商务区实际,减少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限,简化审批程序,行政审批效能有了明显提升。

比如,西藏路环人民广场现代商务区和淮海中路国际时尚商务区围绕高端服务业发展,创新政府管理服务模式,积极营造创新创业环境,推动商务区改革和自主创新联动。

比如南京西路专业服务商务区以争作标杆示范的精气神和改革创新举措,强化主动服务意识,不断提升区域贸易便利化和投资自由化水平,激发现代服务业的活力,有效降低了企业的通关成本。

比如枫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作为上海自贸区西南端产业园区,已运用上海自贸区发展战略及经验,以先试先行的方式来规划枫泾现代服务业聚集区的发展。目标是承担上海自贸区向郊区延伸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产业升级、产业调整的功能。

比如赵巷商业商务区积极主动对接自贸区,外高桥进口商品直销中心(DIG)米格店对外营业以来,销售持续火爆;自贸区“平行进口”汽车展厅项目于2015年对外营业。自2015年7月1日奥特莱斯、米格天地入选首批“离境退税”商店名单以来,政策成效逐步显现,为吸引外来消费者做出了积极贡献。

10.“互联网+文化创意”,促使集聚区产业变革加深

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带来的“互联网+文化创意”所产生的线上线下聚合效应。

一是“互联网+文化创意”,加的是虚拟集聚效应。互联网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更加高效、便捷的集聚平台,将原本分散的集聚区文化企业集中到一个平台进行全方位展示,打破了企业与市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得企业面对细分市场时更有底气,同时能够整合碎片化的用户需求、挖掘用户的潜在需求。集聚区涉及新闻出版发行、文化艺术服务、休闲娱乐、创意设计等类型文化企业,在平台聚合、供需结合、营销融合、资源整合等方面的力度前所未有。虚拟集聚效应成为集聚区文化企业发展的“扩音器”。

二是“互联网+文化创意”,加的是分工整合效应。互联网为轻资产的文化产业提供了更加高效、便捷的集聚平台,将原本分散的文化企业整合到一个出口进行全方位展示,打破了企业与市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状况。分工整合效应成为集聚区文化企业发展的“助推器”。

三是“互联网+文化创意”,加的是协同创新效应。依托互联网平台,文化企业可通过“创客”“众筹”“众包”等方式获取大量价值信息,对接众多创业投资,分解相关生产制造过程,变创意为现实,变不可能为可能。互联网并不仅仅是文化产业展示、交易、融资的平台,更渗入前期创意和后期营销过程,从根本上改变文化产品的产业链,为引爆无限创意提供了可能。协同创新效应成为集聚区文化企业发展的“融合剂”。

二、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上海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立以来,与集聚区建设和改革开放进程相适应的新质文化不断萌生,为集聚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也为集聚区进一步提升文化品位奠定了基础。一方面,在看到成绩的同时,还要清醒地认识到,与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集聚区经济转型创新发展对文化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一些亟待突破和完善的地方。另一方面,与上海“五个中心”和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的目标相比,与世界CBD、CAZ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其面临着急需解决的“瓶颈”与短板,需要重点关注并予以破解的问题主要如下。

(一)研究的不足

从现有国内外研究成果看,集聚区若干问题已有论及,但集聚区的品牌建设与文化软实力提升仍留下很多可进一步探索的空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集聚区品牌与文化软实力问题的研究极少涉及

检索CNKI数据库,以“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为标题的文献有2000余篇(2004—2017),主要是集聚区形成、产业集聚、建设情况等,对集聚区品牌与文化软实力问题的研究极少涉及。

2.对集聚区品牌与文化软实力建设关注不够

检索CNKI数据库,以“文化软实力”为标题的文献近4000余条(2004—2017),但对集聚区品牌与文化软实力建设缺乏相应的研讨,目前对品牌与文化软实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家、城市和企业层面,并处于摸索和探讨阶段。

3.集聚区创新发展亟须加强品牌建设与大力提升文化软实力

集聚区品牌与文化建设是上海城市文化建设与大力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品牌与文化发展滞后于集聚区经济发展,品牌与文化对集聚区综合功能、地位和形象的贡献度还不够高,品牌与文化发展对集聚区创新的驱动力还不足,品牌与文化供给能力与市民日益增长的巨大文化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

(二)建设的不足

从总体上讲,上海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品牌与文化软实力的发展仍然处于起步、成长阶段,存在着诸多现实问题,制约着文化软实力的提高。以下从集聚区和集聚区内企业两个方面来讨论。

集聚区在品牌与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如下。

1.部分集聚区品牌与文化软实力缺乏内涵

当前,有的集聚区品牌与文化软实力建设时,只关注到了集聚区品牌与文化的物质表层,而忽视了集聚区品牌与文化内涵的培育。实际上,集聚区表层的物质建设只是铸造了集聚区的框架,品牌与文化内涵才是集聚区的灵魂。集聚区的绿化、亮化、美化,只能体现区域的外在美,而品牌特色、文化魅力和文化氛围,才能真正体现出区域的内在美。因此,只有深度发掘文化资源,真正培育起集聚区的文化内涵,才能推动集聚区品牌建设,实现从“物”到“心”的演变。

2.部分集聚区品牌与文化软实力建设缺乏长期性

有的集聚区在品牌与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中,片面追求发展速度,迫切追求眼前经济利益,在改变环境面貌的号召下,大规模地进行区内生活、商务配套以及专业服务业配套及区域改造,短时间内各种外来文化被任意地嫁接在集聚区的机体上,这些糊裱在集聚区表面、焊接在集聚区建筑上面的“快餐式”文化,不是从集聚区有机体中生长出来的品牌与文化,不会真正提升集聚区文化软实力,反而会使集聚区沦为开发商的竞技场。集聚区品牌与文化软实力建设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岁月的镌刻、历史的积淀。

3.部分集聚区品牌与文化软实力建设缺乏系统性

有的集聚区在品牌与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中,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即注重物质层面的文化建设,轻视行为层面市民文化活动的开展。部分集聚区投入巨资兴建高标准的文化设施,但城市居民精神文化空虚,人际交往日渐生疏,而这些良好的硬件设施却“长期休眠”,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集聚区内的企业在品牌与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如下。

1.有的企业品牌与文化软实力在总体认识上的缺失

部分企业领导对品牌与文化价值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将其整合到企业综合实力和发展战略中,作为一项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工作来抓,出现重硬轻软的倾向;看不到品牌与文化软实力与市场竞争力是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一流竞争力的获得和维系往往植根于优秀的企业文化;看不到市场竞争已由传统产品竞争转向品牌竞争、服务竞争,而这些正是由企业的文化软实力决定的。

2.有的企业品牌与文化软实力在统一规划上的缺失

正由于认识上的不足乃至偏差,往往在企业的发展规划中没有制订品牌与文化发展战略规划,未将品牌与文化建设列为企业经营管理的主要工作,在每年度工作安排中,缺少品牌与文化建设这一重要部分。偶有提及,也往往是零散的、不成体系的,且缺乏有力的措施和创新,导致企业品牌与文化建设摆不到应有位置,以致严重影响它的作用的发挥。

3.有的企业品牌与文化软实力在建设合力上的缺失

部分企业品牌与文化建设的合力不强,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企业行政没有起到在品牌与文化建设中的主管作用,企业没有起到在品牌与文化建设中的维护作用,员工参与企业品牌与文化建设的权益未得到有效保障。同时,又没有进行品牌与文化方面的配套建设,且缺乏良好的外部环境、内部共识和内在动力等,这导致企业品牌与文化软实力不能发挥正常功能。

4.有的企业品牌与文化软实力在深度提炼上的缺失

企业精神是企业灵魂的核心表述,现在的问题是某些企业精神表述大同小异,甚至有千人一面之感,缺乏鲜明的个性和特色,难以体现企业品牌与文化。其实,不同的集聚区的企业其品牌与文化的根源和底蕴是不同的,都很有个性与特色,企业精神应从品牌与文化涵盖的内容里提炼出精髓来,结合自身的个性,响亮地提出富有创造力、号召力、震撼力的企业精神。

5.有的企业品牌与文化软实力在教育层面上的缺失

部分企业对品牌与文化的宣传教育存在严重缺失,许多员工对企业品牌与文化的宗旨及其内容了解甚少,致使存在许多模糊认识。企业品牌与文化教育就是要告诉员工企业的终极目标是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企业(即愿景);企业自愿履行的最高责任是什么(即使命);企业所有行为的基本准则,反对什么,提倡什么,崇尚什么(即价值观)。愿景、使命、价值观构成了企业的核心理念,它是企业品牌与文化中最核心的东西。因为有了核心理念,企业品牌与文化才具有生命力。

6.有的企业在品牌与文化结合层面上的缺失

近几年来,不少企业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做了许多基础工作,但有的企业还仅仅停留在表面上、形式上,好像是应时应势而做,如何让企业文化深入企业、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为打造企业品牌服务,做得还不够。从企业文化层次上去提升企业品牌价值,这应该是加强企业品牌建设的最有效手段。在不少企业当中有这样的观点,认为只要干出有影响的大工程,企业品牌价值自然而然就跟着提升了,这一点当然没有错,但光靠这一点,是不够的,企业品牌如果离开了企业文化的支撑,这种品牌会是苍白的,或者说是难以持久的。因此,把企业品牌融入企业文化中,让企业文化在品牌建设中发挥独特作用,这是打造企业品牌的关键。

(三)不足的原因

不足的原因与限制因素及改进措施,主要如下。

1.对建设品牌与文化软实力的重大意义认识不足,系统性布局需要顶层设计

目前,上海服务业集聚区按照上海服务业提出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如火如荼地进行,在政策、资金、制度、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创新。但是,集聚区对于品牌与文化建设、品牌与文化精神对转型发展的影响力和巨大的支撑作用认识不够,重视程度不深。

部分集聚区还片面强调招商引资的经济发展,而忽视了对集聚区精神文化和品牌形象的培育,其战略方针还片面停留在“经济强区”的认识层面上,缺乏从提升品牌与文化软实力角度增强区力的战略思考和总体规划。集聚区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能设计,与文化软实力建设框架难以完全匹配。

2.公共文化载体、内容供给与工作机制亟须根本改善

文化基础设施是承载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支撑,是提升品牌与文化软实力的有效载体。部分集聚区较注重区内的硬件建设,对区内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程度与投入不够。

一是公益性文化基础设施不足。有的集聚区综合性公共文化设施资源匮乏,尚无大型公共文化设施,交通配套、站点贴边布置服务不足,现有设施无法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设施的功能、内涵提升空间较大。

二是优质文化内容资源供给不足。部分集聚区内生活、商务配套以及专业服务业配套不够。部分集聚区在规划设计中,对土地利用、建筑形式和体量的文化内涵考虑不多,对交通设施、停车场、开放空间、步行街、广场、绿地、公园、庭院和运动场所设计不足。此外对作为集聚区文化软实力象征的景观建设重视与开发也不够。景观不仅是物质、技术的表达,更是一种与开发区相关的某种生活方式的表达,是以人为本的设计过程,可以昭示集聚区的核心理念与愿景,传播文化感召力与影响力。

三是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管理和服务的体制机制不活。面向市场,有些管委会对文化类社会组织发展的服务工作仍显不足。部分集聚区品牌与文化活动中心社会化、专业化运作有待突破。部分集聚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仍然存在发展活力和动力不足,购置、管理、维护等经费不足,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配送专业性不够。基础文化活动因管理部门不同、上级相关硬件设施配套经费渠道不同,很难将各种资源整合,发挥更大作用。

四是各类文化人才短缺。人才是集聚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第一财富。在笔者进行的相关企业调研与项目策划中,关于企业发展所受制约因素的选项中,“人力资源短缺”是比例最高的。集聚区高层次的文化事业管理人才、文化创意产业运营人才、文化专业与技能人才及园区服务人才等比较缺乏。另外用人机制不活,激励机制不健全。行政管理人员编制数量、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职数比例不适应发展需要,文化项目没有统一设立政府奖,对文化事业和产业的奖励都分散在各个部门,缺乏权威性、影响力。

3.全面启动品牌工程,形成文化影响力、辐射力乃当务之急

集聚区的品牌、形象、声誉是一个集聚区区别于其他集聚区的独特价值,这种价值具有极强的市场张力,决定了集聚区的竞争地位,也影响了集聚区内企业的竞争地位。从整体上来说,上海市集聚区品牌的创建与传播,依然未能得到切实有效的规划、推进与落实,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总量偏少。目前只有陆家嘴、张江、漕河泾等集聚区在实施品牌战略方面初见成效,与作为市区品牌经济发展新高地的地位相比有所欠缺。例如受规划控高限制,区域内标志性建筑相对缺乏,长风生态商务区品牌形象与陆家嘴、外滩等上海地标名片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急需找准方向定位,加大品牌形象塑造和宣传力度。

二是集聚区文化品牌、旅游品牌远未形成,文化辐射力不足。集聚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集聚区内企业是其独特的文化资源。传统文化资源与工业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开发成绩不小,但是依然不够。工业旅游需要进一步规划与建设。传统文化资源的巨大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尚未充分挖掘,资源整合利用还不到位。传统文化艺术、新兴的文化企业,均未能打造成为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因此,开展集聚区品牌的创建工作,建立相应标准,培育集聚区品牌,鼓励集聚区完善功能、提升能级,支持品牌输出管理,不断拓展集聚区的品牌效应是服务业集聚区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当务之急。

总之,服务业集聚区的发展,必须把品牌与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作为与经济硬实力同等重要的综合实力关键一翼来看待,从而把原有的一般意义上的文化建设与发展的观念,转向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与创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