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库存管理的最佳方法的介绍

库存管理的最佳方法的介绍

时间:2023-06-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③ 对库存货物进行ABC分类之后,对不同级别的货物进行不同的管理和控制。表4-1CVA分析法管理库存种类及其管理策略CVA分析法是对ABC分类法的有益补充,在应对突发事件时能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在库存管理中,CVA分析法和ABC分类法结合使用,可以使库存保持合理的结构,达到分清主次、抓住关键环节的目的。

库存管理的最佳方法的介绍

库存控制是仓储管理中最为复杂的内容,是仓储管理从传统的存货管理向高级的存货系统动态控制发展的重要标志。

库存的合理控制

1.合理库存的内容

(1)库存结构合理。库存结构合理是指库存商品总额中各类商品所占的比例关系合理,同类商品中高、中、低档商品之间的比例,以及同种商品不同规格、不同花色之间库存量的比例都适应生产和市场的需要。

(2)库存数量合理。库存数量合理是指库存要充分保证某个时期内货物正常供应的数量。影响合理库存数量的因素有:社会需求量、货物再生产周期、运输条件、生产能力和管理水平。库存管理要考虑这些因素才能做到数量合理。

(3)库存时间合理。库存时间合理是指所有库存商品的库存期(商品进入库存环节后停留的时间)适应供求变化。合理库存时间受生产时间、销售时间和货物本身自然属性等因素影响。库存管理要考虑这些因素才能做到库存时间合理。

(4)库存网络合理。通过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依托原材料商、制造商、流通商之间的库存管理,建立有效的供应链库存网络。在共享信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供应链功能,合理配置库存资源,变个别库存行为为整体库存行为,实现合作企业之间库存网络的合理化。

在库存控制系统中,对库存结构的管理通常采用库存分类技术,常用的方法有ABC分类法和CVA分析法;对库存数量和时间的控制通常采用不同的订货技术来实现;对库存网络的管理一般是通过供应链库存管理来实现。

2.库存分类管理

库存分类管理用于管理库存的结构,实现库存结构合理化。常用的库存分类方法有ABC分类法和CVA分析法。

优化物料分类管理

(1)库存ABC分类法。ABC分类法(Activity Based Classification,ABC),又称帕累托分析法,也叫库存重点管理法,就是将库存物品按品种和占用资金的多少,按一定的标准分为特别重要的库存(A类)、一般重要的库存(B类)和不重要的库存(C类)三个等级,然后针对不同等级分别进行管理和控制的管理方法。

ABC分类法基于20/80定律,即20%左右的因素占有(带来)80%左右的成果。库存ABC分类法是目前库存控制中应用最多的一种库存分类方法,就是在20/80定律的指导下,分析企业的库存,以找出占有大量资金的少数物资,并加强对它们的控制。ABC分类控制法集中了企业资源,有效地开展科学管理,对企业提高效率节约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ABC分类法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 对库存货物进行排队。对要分析的库存货物通常按照品种项目和资金比例这两个指标来进行分类。具体说,就是编制库存货物的品种和资金序列表,并计算品种累计与全部品种比例,以及货物占用资金累计与全部资金比例。

② 对库存货物进行分类。根据对库存货物的排队情况,编制库存货物的ABC分类表。ABC分类的基本方法是:A类库存品种少但资金占用大,即A类库存品种占库存品种总数的5%~10%,其资金金额占库存总金额的70%~75%;B类库存品种占库存品种总数的10%~15%,其资金金额占库存总金额的15%~25%;C类库存品种占库存品种总数的70%~75%,其资金金额占库存总金额的5%~10%。

③ 对库存货物进行ABC分类之后,对不同级别的货物进行不同的管理和控制。

A类库存货物。这类货物数量虽少但对企业最为重要,是必须严格管理和控制的货物。企业必须对此类货物定时进行盘点,详细记录及经常检查分析货物库存量增减,严格控制其库存数量、订货数量、订货时间。在满足企业内部需要和顾客需要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库存,加快库存周转,节约流动资金。

B类库存货物。这类货物属于一般重要的库存货物。对于这类货物的库存管理介于A类和C类货物之间,一般进行正常的例行管理和控制。

C类库存货物。这类货物数量最大但对企业的重要性最低,一般进行简单的管理和控制。可以适当增加每次订货数量,加大两次订货的时间间隔,减少全年的订货次数。在不影响整体效果的同时,减少库存管理工作的工作量。

(2)CVA分析法。CVA分析法(Critical Value Analysis,CVA),又称关键因素分析法。它是将货物分为最高优先级、较高优先级、中等优先级、较低优先级四个等级,对不同等级的货物,采取不同的配送和储存策略的方法。CVA分析法管理库存种类及其管理策略如表4-1所示。

表4-1 CVA分析法管理库存种类及其管理策略

CVA分析法是对ABC分类法的有益补充,在应对突发事件时能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这主要是因为ABC分类法虽然简单易行,但ABC分类法的不足之处在于某些C类物资往往得不到足够的重视,而这类非关键物资也会导致生产线的停工待料。例如,经销鞋的企业会把鞋带列入C类物资,但是如果鞋带短缺将会严重影响到鞋的销售;一家汽车制造厂商会把螺栓列入C类物资,但缺少一个螺栓往往会导致整个生产链的停工。

CVA管理法比起ABC分类法有更强的目的性。在库存管理中,CVA分析法和ABC分类法结合使用,可以使库存保持合理的结构,达到分清主次、抓住关键环节的目的。

3.库存订货技术

库存数量和时间的合理化需要通过采用恰当的库存订货策略来实现。但对于不同的需求,需要采取不同的订货策略。

(1)需求的类型与订货策略的选取。需求按照重复性划分,可以分为单周期需求和多周期需求。单周期需求也叫一次性订货,这种需求的特征是偶发性和物品生命周期短,一般很少重复订货,如粽子、月饼等。多周期需求是指为了满足在长时间内的需要,对某种物品的重复性和连续性的需求,如企业生产产品的零部件、居民家庭生活的日用消费品等。

一般情况下,单周期需求采用一次性订货策略;多周期需求在长时间内反复发生,采用重复性订货策略。

多周期需求又可分为独立需求和相关需求。独立需求是指外界或消费者对制成品或最终产品的市场需求,即企业所承接的订单需求。因为它的需求量是由市场所决定,企业本身只可根据以往的经验进行预测,而无法加以控制或决定,所以被称为独立需求。例如企业的最终产品(包括外销零部件的需求)、维修用的零部件、办公用品等都是独立需求;相关需求也叫非独立需求或从属需求,是指直接与其他项目或者最终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有关的需求。由于各种物料在消耗使用上彼此之间存在着先后主从的依存关系,后续工序的用料及其用量和用时由前道工序的主项目决定,所以其需求类型具有非独立性质。

对于独立需求和相关需求两种不同的需求,要求不同的库存控制策略。独立需求采用传统的订货点系统,以及由此衍生的双箱(堆)/三箱(堆)订货法。它是以经常性地维持一定的库存水平并不断补充为特征的,连续检查和定期检查是这种系统的两种基本控制策略。连续检查是基于物资数量的订货策略,称为定量订货法;而定期检查是基于时间的订货策略,称为定期订货法。适用于相关需求常用的库存控制策略有推式的MRP计划系统和拉式的JIT准时制系统。对于MRP和JIT的相关知识,将在本书第7章企业物流管理中学习。

需求类型与订货策略的选取如表4-2所示。

表4-2 需求类型与订货策略的选取

(2)定量订货法。定量订货法(Fixed Quantity System,FQS),也叫订购点控制法,是指当库存量下降到预定的最低库存数量(即订货点)时,按规定数量(以经济订货批量计算)进行订货补充的一种库存控制方法。它主要靠控制订货点和订货批量两个参数来控制订货,达到既满足库存需求,又能使总费用最低的目的。其模型如图4-2所示。它的特点是,每次订货时订货点不变,订购批量不变,而订货间隔期不定。

图4-2 定量订货法

对某种商品来说,当订购点和订购量确定后,就可以利用永续盘点法来实现库存的自动控制。

① 经济订货批量EOQ的计算。企业每次订货量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库存水平和库存总成本。因此,企业希望找到一个合适的订货数量使它的库存总成本最小。通过经济订货批量可以做到这一点。

下面学习如何通过经济订货批量来确定定量订货法中的订货点和订货批量这两个参数。

经济订货批量(Economic Order Quantity,EOQ),是指库存总成本最小时的订货量。理想的经济订货批量模型假设条件如下:

a.年需求量确定并且已知,整个周期内的需求是均衡的;

b.订货提前期已知,且为常量;

c.采购价格和运输费率是固定的,与订购数量、时间无关;

d.订货费与订货批量无关,与订货次数有关;

e.维持库存费是库存量的线性函数;

f.集中到货,而不是陆续入库;

g.没有在途库存;

h.不允许缺货;(www.daowen.com)

i.采用固定量系统。

在此假设下,理想的经济订货批量模型如图4-3所示。

图4-3 理想的经济订货批量模型

从图4-3可以看出,理想的经济订货批量模型下的最大库存量为Q,最小库存量为0,不存在缺货,库存按固定需求率匀速减少。当库存量降低到订货点R时,就按固定订货量Q发出订货。经过固定的订货提前期L,新的一批订货Q到达(订货刚好在库存变为0时到达),库存量立刻达到Q。显然,平均库存量为Q/2。

在这种理想的经济订货批量模型下,订货点的确定主要取决于需求量和订货提前期这两个因素。在需求是固定均匀、订货提前期不变的情况下,不需要设定安全库存,这时订货点为

式中,R是订货点时的库存量;L是订货提前期,即从发出订单到该批货物入库的间隔时间;D是该商品的年需求量。

订货批量Q依据经济批量EOQ的方法来确定,即为总库存成本最小时的每次订货数量。通常,年总库存成本的计算公式为

在假设不允许缺货的条件下,年总库存成本=年购置成本+年订货成本+年保管成本,即:

式中,TC是年总库存成本;D是年需求总量;P是单位商品的购置价格;C是每次订货成本;H是单位商品年保管成本(H=PF,F为年仓储保管费用率);Q是订货批量。

经济订货批量就是使库存总成本达到最低的订货数量,其计算公式为

此时的最低年总库存成本的计算公式为

例4-1 某物品以每件25元购入,外购的订购成本为每次5元,该物品的年需求量为2 500件,储存成本为价格的10%,订货周期为3天,求该物品的订购批量和订货点(全年工作日按250天计算)。

解:

经济订货批量:

订货点:

② 定量订货法的适用范围。因为定量订货法订货数量固定,所以在具有管理方便、便于采用经济订货批量进行订货等优点的同时也具有不便于严格管理、事前计划比较复杂等一些缺点,所以有一定的适用范围,通常在以下五种情况下采用定量订货法比较适合:

a.单价比较便宜,不便于少量订购的物品,如螺栓、螺母等C类物资;

b.需求预测比较困难的物品;

c.品种数量繁多、库存管理事务量大的物品;

d.消费量计算复杂的产品;

e.通用性强、需求总量比较稳定的产品等。

(3)定期订货法。定期订货法(Fixed Interval System,FIS)是指按预先确定的相对不变的订货间隔期进行补充订货的一种库存管理方法。其原理是:以固定的订货间隔时间和最高库存量为基础,当库存货物消耗至某一预先指定的订货时间例如星期六(不发生任何缺货损失,保证生产或经营的连续性),便开始订货并发出订货单,以每次实际盘存的库存量与预定的最高库存量之差为订货量。待到下一期订货时间再继续订货,循环往复。定期订货一般都是事先依据对商品需求量的预测,确定一个比较恰当的最高库存量,在每个周期将要结束时,对库存进行盘点,决定订购量。其模型如图4-4所示。它的特点是,订货间隔期不变,而每次订货数量不定。

图4-4 定期订货法

定期订货法的原则与定量订货控制原则相同,即订货费用和采购费用总量最低。用定期订货法订货,关键是需要确定订货间隔期、最高库存量和每次订货量。

最优订货间隔期的计算公式为

最高库存量的计算公式为

订货量的计算公式为

例4-2 某种物料的订购周期为10天,每日需要量为20吨,保险储备定额为200吨。如果企业采取定期订货法采购,每30天订购一次,订购当日的现有库存量为450吨,已经订购但尚未到货的数量为45吨,求订购批量。

解:

定期订货法的适用范围包括以下五种情况:

① 消费金额高,需要实施严密管理的重要物品,如A类物品;

② 需求量变动幅度大,变动量有周期性,可以正确判断的物品;

③ 共用性差,专用性强,且不易保管的物品;

④ 订货提前期长的物品;

⑤ 可以预测需求量的物品。

(4)双箱(堆)/三箱(堆)订货法。双箱(堆)订货法,就是将某种库存物料存放于两个货架容器(箱子)内。第一个货架的库存量是达到订货点的耗用量,当第一货架的货用完时,就意味着必须马上提出订货申请,以补充生产中已经领用和即将领用的部分,同时转而使用另一个货架的货。此时即刻补货,补的货放置前一货架。两个货架不断循环使用,即为双箱(堆)法。这个方法可以一眼看出何时达到订货点,所以不必借助仓库记账。此外,由于这个方法是轮流使用两个货架,所以有促进库存货物新陈代谢的优点。

优化库存检索系统

三箱(堆)法是在双箱(堆)法的基础上,将安全库存再从订购点一箱(堆)中分出,将双箱(堆)变成了三箱(堆)。它是将同一物品,放置于三层货架或三个容器(箱子),先使用上层的货,用完后订货,然后使用中层的货。当中层的货用完,正常情况下,所订的货应到库并放入上层货架。若此时上层的货未到,就要催货。其中,最下层的货架存放安全库存量,很少变动,但要注意保存期限及变损程度,予以滚动使用;中层放的数量为订货点库存量减安全存量的余数;上层放的数量为最高存量扣除订货点库存量的余数。

双箱(堆)/三箱(堆)订货法主要适用于库存价值低的C类物品。

4.供应链库存管理

供应链库存管理是指将库存管理置于供应链网络之中,通过供应链上合作伙伴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分工合作,以降低库存成本和提高企业市场反应速度为目的,从点到链、从链到面的库存管理方法。供应链库存管理可以在提高顾客反应速度的基础上,降低库存成本,是实现库存网络合理化的有效措施。

常用的供应链库存管理方法有供应商管理库存、客户管理库存、联合管理库存。本书基于物流基础的定位,只对这几种供应链库存管理方法做简单概述,更进一步的学习可以参考供应链管理相关教材。

(1)供应商管理库存。供应商管理库存(Vendor Managed Inventory,VMI)是一种以用户和供应商双方都获得最低成本为目的,在一个共同的协议下由供应商管理库存,并不断监督协议执行情况和修正协议内容,使库存管理得到持续地改进的供应链合作性策略。它打破了传统的库存管理各自为政的模式,体现了供应链的集成化管理思想,是一种适应市场变化要求的有代表性的库存管理思想。近几年VMI在分销系统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2)客户管理库存。客户管理库存 (Custom Managed Inventory,CMI)是指通过供应链企业合作,由在配送系统中最接近消费者的零售商管理库存的模式。很多人认为,配送系统中离消费市场越远的成员就越不能准确地预测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按照和消费市场的接近程度,零售商是最核心的一环,库存自然应归其管理。

(3)联合管理库存。联合管理库存(Joint Managed Inventory,JMI)是介于供应商管理库存和客户管理库存之间的一种库存管理方式,是指由供应链中各个节点企业同时参与,从相互之间的协调性考虑,共同制订库存计划。它结合了对产品的制造更为熟悉的生产或供应商以及掌握消费市场信息的零售商的优势,能更准确地对供应和销售做出判断,可以更加准确地控制资金的投入和库存水平,从而减少了需求的不确定性和应对突发事件所产生的高成本,获得共同收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