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曼德维尔和休谟稍有不同的是,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的修辞更为审慎,他并没有特别地使用骄傲这个概念。但是在其关于人的物质欲望的分析中,与骄傲密切相关的他人的眼光这一内涵仍然有所体现。
在《道德情操论》第四卷中,斯密对人喜爱财物的心理机制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在该卷中,他实际上将人喜爱财物的原因分成了三个方面。首先是一个物品本身的用处(utility)。但是这个概念更多的是在日常用语的意义上使用的[33],不同于新古典边际主义的完全从主观视角所定义的效用概念。其次是因其结构的完美和巧妙设计而引发的美感。最后,至关重要的是,物品基于前两个方面尤其是第二个方面而吸引他人的目光,甚至满足炫耀和虚荣心的功能。这实际上就对应了曼德维尔和休谟用骄傲这个概念所表达的内涵。
就第一个方面而言,斯密认为休谟已经充分地注意到了。但是他认为,这一概念不足以解释我们对各种事物的喜爱。斯密独创性地指出,事物本身内部结构上的精妙设计和安排,以更为精致的方式去获得既定的用处的那种合适性,比这些用处本身更能够唤起我们对事物的喜爱。“但是,就我所知,还没有什么人注意到,这种合适性,或者说,任何工艺品的这种巧妙设计,竟然往往比它预定要产生的那个目的更受珍视。亦即,为了获得某种方便或欢乐而在手段上做出的精确装备与安排,竟然时常比这方便或欢乐本身更受重视,尽管所有手段上的装备安排,其全部价值似乎就在于获得这方便或欢乐。”[34]由于更为精美的事物所带来的这种审美的愉悦,人在对既定事物的喜爱上发生了手段和目的的逆转,人们往往更为重视手段,而非目的。斯密认为,被人们广泛忽视的这一个方面在各种人生事务上都具有广泛的影响。但是即便如此,这两个方面也仍然无法充分地解释我们对财物的喜爱。因为,对我们影响更大的是他人的眼光,是他人对我们的快乐的同情,而不是我们自己看待事物的眼光。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那些设计精妙的事物,而且是通过那些设计精妙的事物,在更大程度上吸引他人的目光,使得他人在想象中能够更为容易地进入我们的处境,对我们的处境表达羡慕之情。
从而,那些具有上述优点的事物相较于那些在这方面不具优势,但是同样设计精美的事物更受我们的重视。“大人物的邸第、花园、马车配备与仆役侍从,全是每个人一眼便可瞧出有什么便利的东西。它们不需要麻烦它们的主人对我们解说它们有什么效用。我们很容易自动地领会其效用,并且透过同情作用,享受它们合适为他提供的那种满足,从而给予赞美。但是,一根牙签、一支耳挖、一把剪指甲的器械,或任何其他类似的小玩意儿,它们的妙用何在,就不是这么显而易见。”[35](www.daowen.com)
正是由于我们总是处在人群中,以及我们总是有一种天生的对地位的喜爱,我们对财物的需要也渗透了他人的观点。他人的凝视和羡慕构成了财物带给我们的愉悦中的相当大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一个独自在荒岛上过活的人来说,比较有益于他的幸福与享受的,究竟是一座宫殿,抑或是通常可在收纳箱里发现的一组方便使用的小器具,也许是一个很难确定的问题。没错,如果他住在人群中,那就没得比了,因为在这种场合,就像在其他一切场合那样,我们比较在意的,经常是旁观者的感觉,而不是主要当事人的感觉。”[36]一个远离人群而独处的人也能够欣赏事物内部结构的精妙设计。然而,当他处于人群之中的时候,这种审美的愉悦立刻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被放大了。也正是这一在人群中所发生的放大效应,极大程度地增强了人对财物的欲望。
正是出于对旁观者感觉的重视,人们努力地采取各种不同的手段去迎合这种感觉。“因为人类比较容易完全同情我们的喜悦,而比较不容易完全同情我们的悲伤,所以,我们才倾向夸耀我们的财富,而隐藏我们的贫穷。最令人感到羞辱的,莫过于必须在众人面前展露我们的窘迫困厄,又同时感觉到,虽然我们的处境暴露在所有世人的眼前,却没有任何一个人为我们感受到我们自己的一半痛苦。不止如此,我们所以追求财富、避免贫穷,主要也就是因为考虑到人类会有这样的感觉。否则,这世界上所有熙熙攘攘的辛劳忙碌,所为何来?所有贪婪与雄心,所有财富、权力与地位的追逐,目的何在?难道是为了供我们以生活必需品?”[37]他人的凝视,影响甚至宰制了我们对财产的欲求,并且使得我们觉得那些“宏伟、美丽与高贵的东西,十分值得我们为了得到它而经常如此轻易付出的那一切辛劳与焦虑”[38]。在这里,斯密清楚地注意到,人的天性中存在着一种重大的偏向性,即更容易同情他人的快乐而非痛苦这一倾向。
和曼德维尔、休谟一样,斯密将财富欲建立在追求他人的认可上,优越性是财富欲和人的自利动机之后的核心因素。曼德维尔直接地将骄傲与财富欲联系在一起,而并未清楚地解释其中的机理。休谟分析了骄傲所蕴含的成分,也突出了他人的同情和事物所提供的愉悦作为骄傲和欲望的前提条件。但是,斯密的修辞更为讲究。他没有使用骄傲这一容易挑动人的神经,甚至往往带有贬斥含义的词语,他以一种更为中性和自然的方式精准地指出,人性中更倾向于同情我们的快乐而非痛苦的这一自然倾向,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的财富欲的来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