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虚实复合化
纺织服装品牌的线上线下渠道正在加速融合,促进了纺织服装品牌发展和与品牌建设相关供应链的“虚实共生”。
一方面,相关数据显示,中国2024年上网人群将达到8亿,随着城镇化规模的逐步增大,消费者可支配收入的增加,线上消费行为成为常态,线上渠道将持续进入快速发展期。另一方面,线上品牌加快线下实体店的建设与扩张也不乏典型案例。
有调查研究发现,线上线下融合这种趋势从消费者行为角度观察,已经十分显著。对于主流的快销品品类基本上三成以上消费者选择在线上收集信息最终在线下购买。同样,也有三成消费者选择在线下看货线上购买。这揭示着:全渠道——线上和线下融合的格局已经到来,并将作为一种常态化存在。
线上线下零售从之前的割裂敌对走向融合共赢,是大势所趋。线上线下的一体化将带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一体化,逐步缓解产业和零售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规范化、互动化、一体化、全球化等趋势将成为“新零售”时代的主要特征。线上线下结合,不仅包括支付、物流、仓储、售后等,更要注重的是重塑消费者体验,打造“忠诚度闭环”,使品牌成为人们主动追随的文化行为和流行聚落,在线上和线下,都能增强黏度,进而抢占消费者的时间。
在这个过程中,有效设计、平衡线上与线下的群体错位与流量转换,将成为“新零售”针对不同需求,在空间和时间的双重意义上,于融合中实现“增量”的有效途径。
2.智能普及化
智能科技为纺织服装品牌带来产品模式、生产模式、管理模式、营销模式的变化与挑战。
智能产品层面,围绕绿色环保、舒适健康、差别化、功能化等方面的研发开发和应用,提高服装产品档次和附加值。产品制造依托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装备开发,提升服装加工缝制、吊挂传输、仓储分拣等装备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推进智能工厂建设,实现生产设备智能化以及生产过程智能化。
智能运营层面,管理系统的集成应用强化管理决策支持功能;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科技应用,通过大数据挖掘,快速获取、处理、分析有关产品数据、运营数据、产业链数据和其他外部数据,对产品需求预测、产品设计、柔性加工、供应链优化、市场变化应对、战略调整等提供全程的数据支持,推动企业运营从业务驱动到数据驱动的转变,实现智能经营管理决策。(www.daowen.com)
3.体验交互化
品牌商与消费者之间的“体验交互化”,为消费者提供体验产品性能的舞台,为品牌提供交互沟通的平台,进而形成黏性极强的品牌关系。
在零售终端设置文化体验区,激励消费者参与体验品牌的产品、感知品牌相关的文化;设置定制互动大屏、互动机器人等装置,鼓励顾客参与产品设计,提升购物体验趣味性,形成更强的品牌关系;在品牌传播中,通过微博、微信、Instagram和H5页面等社交媒体平台接近消费者的信息接受习惯,并尝试直播、即看即买等新方式、新手段形成互动式传播。
智能体验层面,虚拟现实技术(VR)、增强现实技术(AR)等智能设备以及辅助软件的成熟与普及将强化智能购物体验,虚拟购物将扩大商铺的互动性橱窗展示,为消费者带来更具个性化的消费体验。
4.责任透明化
供应链可持续发展,“责任透明化”成为重要表现形式。披露供应链、供应商责任绩效、产品环境足迹是重要内容,“责任透明化”与劳动者权益、环境保护、消费安全密切关联。2013年孟加拉工厂倒塌事件后,越来越多的人权倡导者和消费者要求大型服装公司承担责任,为工人提供合适的工作环境,公布供应商名单,第三方机构能监测工厂环境。
供应链运营透明化、成本透明化都在成为新风尚。解构了的产品价格让产品本身更获消费者珍惜,企业选择公开这些信息之后,消费者会认为这是一种“亲密的披露”,也会更喜欢愿意披露这些信息的品牌。
中国纺织服装行业正在主动顺应趋势,以报告促管理成为重要手段。自2006年始,连续12年编制和发布行业社会责任年度报告,在印染、化纤、家纺、服装和产业用等五个分行业推进信息披露,14家产业集群参与责任信息披露。2009~2016年,120余家纺织服装企业发布了近300份社会责任报告,其中半数以上报告通过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联合发布会平台发布,近70份报告通过独立第三方的验证或协会鉴证。纺织行业不仅成为中国发布社会责任报告份数最多的制造业行业,同时也是报告验证比例最高的行业,做到了数量和质量双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