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四川和重庆外贸大幅提升,新兴市场拓展迅速

四川和重庆外贸大幅提升,新兴市场拓展迅速

时间:2023-06-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四川省全年实现货物进出口8081.9亿元,进出口规模升至全国第8位,增速位居全国第2位。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新增培育外贸主体企业5家,新增拓展以吉尔吉斯斯坦为主的中亚六国和以新加坡为主的东盟十国等境外新兴市场。

四川和重庆外贸大幅提升,新兴市场拓展迅速

Improvement of Opening-up Level

【概况】 2020年,川渝两省市着力构建内陆国际门户枢纽,加快形成“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共建川渝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一带一路”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和“一带一路”对外交往中心。重庆市全面扩大开放,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运营公司启动运行,中欧班列(渝新欧)运营线路增至31条;中新互联互通项目累计签约项目260个、总金额338亿美元,自贸试验区151项改革试点任务全部落实;开展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系和跨境资金池试点,全市外商投资市场主体超过6700户;实施“稳外贸稳外资12条”,拓展多元化市场,对东盟、欧盟、美国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实现正增长;实施“利用外资25条”,建立重大外资项目直通车制度,实际利用外资102.7亿美元。四川省全面深化对外开放合作,加快建立功能完善的“空铁水”立体开放口岸体系,初步形成连通北部湾港区、粤港澳大湾区的综合运输通道;与重庆市合作共同形成中欧班列(成渝)统一品牌,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基本建成,成为国内唯一实现“两场一体”零换乘的机场,成都市成为国内第3个拥有两个国际机场的城市;开展疫情冲击与经贸摩擦“双重压力”下稳定外贸外资基本盘调研,制定贸易高质量发展任务清单,出台稳外贸9条措施、稳外贸稳外资20条措施等;支持外经贸企业信贷1600亿元;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成都高新西园,成都国际铁路港、泸州综合保税区宜宾综合保税区、绵阳综合保税区通过验收;落户四川省的世界500强企业达364户,引进到位国内省外资金超过1万亿元;获批国家数字出口服务基地和新一轮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四川省全年实现货物进出口8081.9亿元,进出口规模升至全国第8位,增速位居全国第2位。

(雷 波 官泳忠 熊 勇)

【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营造】 四川、重庆商务联席会营商环境组共同推动两地审批事项互办互认、异地同标,共同发布《关于深入推进川渝商务审批服务事项互认的公告》,推动建立川渝商务政务合作会商机制,推动商务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四川省商务厅到重庆市就川渝商务政务服务合作事宜进行专题调研,推动川渝两省市“从事拍卖业务许可”资质互认,“商业特许经营备案”中“两店一年”条件互认;向社会征集免费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的律师,在网站开辟“四川疫情应对贸易纠纷法律咨询”专栏,提供便捷的公共法律服务;探索川渝优化营商环境新路径,推动对外开放法治示范区试点创建辐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四川省委依法治省办联合启动对外开放法治示范区试点创建,制定出台《四川省对外开放法治示范区创建评价指标》和《创建指南》,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成都、绵阳、遂宁眉山资阳5个市纳入首批试点创建单位,邀请四川日报社、四川电视台、四川发布等媒体为对外开放法治示范区试点创建宣传报道;通过示范引领,构建系统完备的对外开放法规政策体系、便利自由的贸易投资环境体系、公正严明的涉外法律执行体系以及保障有力的涉外法治服务体系,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探索在天府中央法务区设立贸易救济工作站,开展国际贸易摩擦预警监测、国际贸易摩擦案件应对、法律咨询服务。

(官泳忠)

【外商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提升】 重庆市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进一步放宽金融、基础设施、交通领域外资市场准入;将外商投资项目备案权限下放至各区县,同时优化办理流程,精简核准项目申报材料,对备案项目实行告知性备案管理;实现外资项目申报等全流程在线办理,全年重庆市新增外资备案项目177个,备案总投资额483.4亿元;扩大鼓励外商投资范围,成功争取将“汽车整车制造,智能终端产品的技术研发、生产,铝、镁精深加工”等34项条目列入《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0年版)》中的“中西部目录”,属于《目录》内的外商投资项目可按规定享受税收、用地等优惠政策,对重庆市电子信息、汽车、生物医药、材料等重点产业引资补链、引资强链提供有力支撑,推动重庆市开放型经济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外资企业享受进口设备免关税优惠政策,涉及总投资15.4亿元,免征关税1.5亿元。四川省参与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在全国建立首个跨行政区域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处理协作机制;建立市场准入异地同标、市场监管案件线索移送等机制,开设“两江天府合作办事窗口”,实现异地申办营业执照;联合制定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若干重大改革举措,共同设立300亿元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基金、50亿元的科创母基金,《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0年版)》进一步鼓励外资投向中西部地区优势产业,与2019年版相比,四川省条目数增加3条,总数达40条,突出四川省特色优势产业,涉及页岩油气、体育用品、天然药、石墨烯、锂资源等产业;简化鼓励类外资项目进口设备免税确认流程,疫情期间对因供应链问题暂不能确定进口设备清单的项目容缺受理,办理进口设备免税确认涉及用汇额2.3亿美元。成都市强化重点外资企业服务,创新开展利用外资攻坚行动,实现“吸引外商投资企业、实际使用外资规模”双增,全年外商投资实际到位504.20亿元,外商直接投资(FDI)超20亿美元,新批或增资合同外资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12个;新批外商投资企业699家,增速领跑中西部地区。

(刘虹言 阚泽兰 何 伟)

【外资外经外贸合作水平提升】 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新增培育外贸主体企业5家,新增拓展以吉尔吉斯斯坦为主的中亚六国和以新加坡为主的东盟十国等境外新兴市场。

(向绪祥)

【外贸促进合作项目推进】 四川省商务厅推进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与成都青白江国际物流园区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加强通道口岸合作,推进成渝两大铁路港融合发展;支持川渝外贸企业加快出口转内销;邀请四川外贸企业参加重庆“1+N”场“外贸优品汇、扮靓步行街”出口转内销系列活动,帮助川渝外贸企业拓展国内市场和内销渠道;支持重庆市潼南柠檬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采购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柠檬出口,川渝共享外贸营销渠道,助推外贸扶贫。

(官泳忠)

【川渝外贸促进协同机制细化】 四川、重庆商务联席会对外贸易组围绕川渝共建内陆改革开放高地战略合作协议重点工作,细化川渝对外贸易工作组工作职责,明确共享外贸运行数据、共拓国际市场、共建合作平台等具体事项,完善川渝外贸信息沟通交流机制,共同指导川渝市区县加强外贸转型升级合作,探索拓展贸易促进合作新途径。

【国际多式联运集疏系统统筹规划】 重庆市政府口岸物流办完善重庆市多式联运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4月印发《重庆市加快推进多式联运发展实施意见》,重点围绕构建互联互通物流通道、提升枢纽集聚辐射能力、大力发展特色物流、培养壮大运营主体、优化口岸营商环境等重点领域,对未来三年重庆市多式联运发展作出指导意见;推动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和集疏运体系建设,探索推进市内多式联运枢纽形成科学合理的分工布局,规避无序内耗竞争,形成高质量协调发展的枢纽体系,拟制《关于统筹推进重庆市主要铁路货运站场均衡发展的报告》,同时加强集疏网络建设,协调推动鱼嘴铁路货运站、团结村集装箱中心站、万州新田港铁路集疏运中心等项目建设,开通川渝两省市水上穿梭巴士、定期卡车航班、货运班列等特色物流;加强川渝物流一体化发展和战略型通道合作,与四川省相关部门和平台企业沟通协调,研究推进中欧班列和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营平台的战略合作。

【国际物流运输发展】 重庆市政府口岸物流办为解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国际物流运输,降低国际物流成本,联合市财政局、机场集团制定方案,多次专题研究,推动物流企业开通成渝定期国际卡车航班。5月31日,3家物流企业同步开通成渝国际卡车航班。重庆市政府口岸物流办会同市级有关部门、沿江区县政府,以及重庆港务物流集团、重庆航发集团等重点企业,摸底全市港口建设投资情况,并就港口资源整合进行专题研究;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局研究制定《重庆市港口码头优化整合实施方案》,推动全市港口码头差异化发展。

(单博修)

【“一带一路”国际多式联运综合试验】 成都市按照《成都“一带一路”国际多式联运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统筹推进“五大重点任务”,探索深化“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模式新路径,拓展内陆地区开放发展新空间,推动建立陆上国际贸易新规则,加快提升城市门户枢纽能级和对外开放水平;完成“中欧e单通”平台和第三方区块链平台的对接,有效发挥跨境区块链平台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期间对中欧班列沿线外经贸企业国际物流、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问题缓解的集成效应。11月10日,成都“一带一路”国际多式联运物流创新发展论坛举行。成都海关出台《成都海关支持中欧班列发展的措施》,涉及企业自主选择通关模式、优化监管服务模式、支持建设中欧班列枢纽站点、促进多式联运发展等十个方面25条措施;出台《支持成都更大力度对外开放的措施》,涉及支持开放平台扩容提能、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推动中欧班列扩能增效、支持培育贸易新动能、支持成都市参与区域经济发展等八个方面20条措施。

(雷 波)

【中欧班列(成渝)运营效能提升】 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成都建设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促进中欧班列开行由“点对点”向“枢纽对枢纽”转变,形成“干支结合、枢纽集散”的高效集疏运体系,提升中欧班列运营效能。11月,重庆市与四川省及成都市就中欧班列共商共建共享达成一致意见,形成近、中、远“三步走”合作目标,在统一品牌、定价机制、整合资源、提升服务、降低成本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合力推动成渝中欧班列高质量运营发展;推进成德眉资口岸物流一体化发展,支持成都市、德阳市建立“成都中欧班列德阳基地”和“蓉欧+东盟国际班列德阳基地”。重庆市围绕持续推动中欧班列(成渝)扩量增效,制定支持中欧班列发展18条措施,推广舱单归并、支持外贸新业态等举措,促进中欧班列(渝新欧)年度开行量首次突破2000班,带动铁路口岸承运进出口货物重量、货值均创历史新高。疫情期间,重庆海关按照海关总署统一部署,依托“重庆—霍尔果斯—立陶宛—杜伊斯堡”物流线路,创新监管模式,支持中欧班列(渝新欧)开行“中国邮政号”专列,帮助邮政企业大规模疏运全国积压的欧向邮件。至8月20日疏运结束,重庆海关累计转运北京、深圳长沙等地邮件940标箱、1645万件,发运专列14班,打通一条横跨中国、连接欧亚的公铁联运新邮路。四川省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对外贸带来的冲击影响,制定降低外经贸企业物流成本的方案,对疫情期间外经贸企业国际物流费用予以支持;组织开展3批次项目申报,对137家次企业151个项目予以国际物流费用支持,支持外贸企业应对国际航空物流受到疫情的影响,运用中欧班列(成都)拓展多元化的国际物流渠道;国际班列年开行4317列、综合重箱率97.7%,中欧班列(成都)开行2440列、综合重箱率96.3%。成都国际铁路港经济开发区分别与重庆万州港、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渝新欧供应链公司建立常态化交流合作机制,协同提升中欧班列(成渝)运营效能;联合举行“中欧班列(成渝)10000列发车仪式”。

(潘洋毅 官泳忠 雷 波 薛丛皎)

【中欧班列品牌共商共建共享】 11月,重庆市与四川省及成都市就中欧班列共商共建共享达成一致意见,达成近、中、远“三步走”合作目标,在统一品牌、定价机制、整合资源、提升服务、降低成本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形成中欧班列(成渝)统一品牌,合力推动成渝中欧班列高质量运营发展。

(雷 波)

2020年3月,中欧班列(渝新欧)“中国邮政号”专列首发活动在重庆市举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庆海关 供图)

【“亚蓉欧”国际班列通道体系完善】 1月15日,以“丝路亚蓉欧·全球共合作”为主题的第二届“亚蓉欧”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在成都市举行。5月28日,首列“亚蓉欧”大通道(成都—日韩)沿江海铁联运班列开行。12月13日,“蓉甬海铁班列+蓉欧国际班列”海铁联运通道开通。2020年,四川省按照“巩固西向、突出南向、发展东向、稳定北向”发展思路,推动实施《国际铁路港和亚蓉欧能力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提升成都国际通道网络通达性,加快建设泛欧泛亚陆港主枢纽,基本形成7条国际铁路通道、6条国际铁海联运通道,构建起以成都市为主枢纽、西进欧洲、北上蒙俄、东联日韩、南拓东盟、链接全球的亚蓉欧陆海联运战略大通道;指导成都国际班列与沿线省(市、自治区)及省内城市建设更多的组货基地,支持川南、川东北等经济区联合组建国际班列货物集散地,探索实行更灵活的集拼集运模式。国际班列开行快速增长,亚蓉欧班列全年开行4317列,中欧班列开行2440列,累计开行量分别突破10000列、7000列,南向班列实现常态化开行,基本达到“天天班”。成都市获批开展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建设和铁路运邮业务,创新“欧洲通”运输服务模式,加密开行跨境电商等定制化多元化班列和东向辐射日韩的陆海联运班列,与德阳市、眉山市合作建立中欧班列基地,联合德阳市等13个市(州)开展“亚蓉欧”产业合作,新增达州市、自贡市、南充市三大组货基地。截至年底,成都国际班列直达境外58个城市、境内20个城市,开行数量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

(雷 波 薛丛皎)

2020年,成都国际铁路港 (四川省商务厅 供图)

【“亚蓉欧”全球合作伙伴大会】 1月16日,第二届“亚蓉欧”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在成都市举行。成都国际铁路港联合中白产业园、中老磨憨—磨丁经济开发区、罗兹产业园、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等共同组建的“一带一路”产业园区联盟成立,以联盟形式推动沿线国家产业集聚区抱团式创新发展;由四川省人民政府支持,成都市与内江市、自贡市、绵阳市、德阳市、宜宾市等携手建立全川“亚蓉欧”产业基地,带动川货走向全球,吸引外向型产业落地。大会上,来自波兰、泰国、巴基斯坦、意大利、捷克等16个国家的相关政府部门和产业机构代表达成共识,通过组建“一带一路”产业园区联盟,借助亚蓉欧通道串联供应链上下游环节,推动沿线国家产业集聚区抱团式创新发展;随着中老铁路即将建成,提前布局中南半岛,成都国际铁路港将开行五定班列。磨丁经济特区已与成都国际铁路港签署合作,双方将依托中欧班列(成都)和泛亚铁路中线,在物流通道、国际贸易、产能互补等方面合作。全川“亚蓉欧”产业基地将拓展以“国际多式联运网络+中欧班列区块链+国际产业园合作”为路径的全球合作新模式;以运输物流推动产能合作创新,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示范区,形成“亚蓉欧”合作共同体。11月9日,第三届“亚蓉欧”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在成都市举行,中欧班列国际供应链联盟成立。四川省自贡、泸州、资阳、德阳、广元、内江、南充、达州、雅安凉山、眉山、遂宁12个市(州)代表共同启动新一年“四川号”列车,推动构建“买全川、卖全球”的国际贸易新格局。

2020年11月9日,中欧班列“四川号”出发 (四川省商务厅 供图)

(官泳忠)

【南向班列运营合作】 2018年,四川省出台《关于畅通南向通道深化南向开放合作的实施意见》提出,经过3年努力,与南向国家和地区的进出口贸易、双向投资等经贸合作总额超过1000亿美元,推动南向外向型经济发展。2020年1—8月,四川省与南向国家(地区)之间实现货物进出口1446.65亿元,出口金额约占全省出口总额的40%;依托通道建设,海铁联运实现快速发展。2020年1—8月,成都市始发的经广西的南向班列开行超过400列。随着四川至北部湾港的班列覆盖成都、宜宾、自贡、泸州、攀枝花、凉山6个市(州)9个站点,四川省川桂海铁联运形成“多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加速推动两省区及向南经贸交流合作,首倡并支持成立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产业发展联盟。“蓉欧+”东盟国际铁海联运班列保持双向稳定开行,全年南向班列开行1095列,其中“成都—钦州”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外贸物资占比、重载率实现“两个100%”。宜宾、内江、自贡、泸州、广安、达州、遂宁、德阳等多地开通铁海联运国际货运班列或至北部湾班列。四川省全年与南向市场进出口2273.3亿元,其中出口约占全省的40%;完成南向开放合作外经贸1000亿美元发展任务。2020年9月24日,西部陆海新通道川桂海铁联运座谈会在成都市召开,南向市场已成为四川省第一大出口市场。

(官泳忠 雷 波)

【川桂铁海联运班列加密开行】 四川省参与“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创新“蓉桂新”“蓉桂港”等陆海联运模式,加密川桂铁海联运班列开行,拓展物流通道。广安市于4月30日开行广西防城港—四川广安直达冷链班列;宜宾市在稳定开行“宜宾—钦州”(下行)班列的基础上,于5月14日开行“钦州—宜宾”(上行)铁海联运国际货运班列,实现上下行货物的匹配;内江市于7月29日组织开行首列“蓉欧+”东盟国际班列内江基地班列。遂宁市人民政府与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达成《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战略合作协议》,组建遂宁陆海新通道班列运营公司,拟于2021年开通班列。11月,德阳国际铁路物流港“蓉欧+”东盟国际班列(德阳—成都—钦州港)实现周周班。2020年,川桂铁海联运班列开行653列。

(雷 波)

【钦州—宜宾上行班列开行】 5月14日,“钦州—宜宾”上行班列开行,标志宜宾市铁海联运国际货运班列实现上下行匹配,完善宜宾市南向通道体系建设,拓展对外开放格局。“钦州—宜宾”全年开行上下行班列40列,运送货物2168标箱,货值2900万美元。

(张志刚)

【川渝协同对外开放】 重庆国际物流枢纽与成都国际铁路港在成渝两地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0000列之际,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在通道口岸互联、产业招商互补、开放创新互享、机制协同互促4个领域20个层面展开深入合作,共同推进成渝两大铁路港融合发展;加强通道建设合作,采取成熟线路相互喂给、新线路合作开拓,推动成渝中欧班列运行价格和补贴标准逐步统一、集货方式市场化;实施境外联合采购,联合投资布局核心港口场站,形成价格联盟,共同争取国内外最优运输价格;推进口岸功能共享,坚持优势互补,逐步实现成渝铁港医药、整车进口、植物种苗、粮食、肉类等口岸功能共享,共同向上争取新口岸;建立大通关机制,加强沙坪坝、青白江两地“单一窗口”和电子口岸的合作,促进两地信息互认、执法互助。

(张靖雅)

【成渝协同招商交流互动共建共享】 成都市投资促进局与重庆市投资促进部门加强对接联系和互动,落实交流拜访与衔接合作机制,按照“活动共办、平台共建、信息互通”工作思路,推动两市大型展会活动互推、国际经贸交流活动共享,全年成都市与重庆市共同开展投资促进活动60次,其中成都市到重庆市开展投资促进大型推介活动46次。(www.daowen.com)

(何 伟)

【海关支持双城经济圈建设重点措施起草】 根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海关总署要求成渝两地海关对规划纲要中涉及海关任务进行梳理,对标对表,形成任务清单;要求两地海关对成渝两地地方政府部门和重点外贸企业、物流平台公司、场站经营单位等的实际需求开展深入调研,起草《海关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点措施》。

(潘洋毅)

【成渝两地海关通关协作机制建立】 重庆海关与成都海关助推多式联运发展,以支持亚欧铁路货运转运中心建设为重点,共同优化多式联运海关监管模式,简化江海联运、铁水联运、空陆联运、水水中转业务手续,便利多式联运货物进出口,提升川渝出境大通道物流效能;协同推动中欧班列发展,深化“安智贸”试点,开展“先期机检”“智能识别”试点经验交流,持续优化监管流程;推进进口中欧班列货物舱单归并申报、提前申报、企业自主选择通关模式、一般不在进出境地口岸实施开箱查验等优化监管措施落地;支持国际国内中转、集拼集运、内外贸货物混编运输等业务,促进中欧班列与西部陆海新通道有效衔接;支持中欧班列多程转关业务,支持拓展货物运输品类,每月开展数据交换,共同完成对“一带一路”及中欧班列运行情况的监测分析,共享“集拼集运”“中欧班列运费分段结算估价管理”的改革经验,优化中欧班列物流监管模式。双方共谋共商提出的中欧班列“关铁通”项目境内段新监管业务模式获得海关总署认可,全年中欧班列(成都)开行2440列,其中去程1058列、返程1382列,综合重载率96.3%;共同支持共建智慧口岸实现信息互通,建立两地海关通关物流信息交换共享和联系配合机制,推动地方政府打通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开展跨境贸易全链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开展监管互助,对在对方关区范围内需延期的暂时进境货物,由货物所在地海关开展实地核查协作,提高通关效率;利用两地航空口岸资源,共同探索建立种猪、大熊猫等活动物异地隔离检疫监管模式;开展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服务,聚焦“六稳”“六保”和促进“双循环”要求,共同撰写6期《双循环:出口+内销海关技贸措施指南》,在权威媒体发布并被商务部等多家部委媒介转发,取得较好实际效果。

(杨 磊 陈炳钰 伍 剑)

【成渝两地海关进出境检验检疫合作】 成渝两地海关加强新冠肺炎和其他跨境传播传染病的口岸疫情防控联动,联合编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渝蓉海关疫情信息周刊》,推进信息共享共用,共同提升疫情预警能力和监测能力;联合开展进境动植物检疫,共同完成旅加大熊猫“大毛”和“二顺”归国隔离检疫;强化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监管,共建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风险一级监测点,全年共同采集风险信息3808条,其中进出口重点敏感商品不合格风险信息177条,为成渝地区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有力支撑。

(潘洋毅)

2020年12月,重庆海关检疫人员在重庆隔离检疫场对大熊猫进行检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庆海关 供图)

【成渝两地海关助力“水水中转”换装运输】 重庆海关和成都海关共同优化转关模式,助推重庆港与泸州港、宜宾港开展长江上游“水水中转”换装运输业务,支持外贸货物搭乘“沪渝直达快线”至重庆,不用二次申报转关即可换船转运至上游港口,节约全程运输时间3~5天,助力重庆港打造辐射长江上游的江海联运集结中心。2020年,重庆港—宜宾港、重庆港—泸州港分别开展“水水中转”运输9578标箱、1021标箱。

【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建设】 四川省获批综合保税区(简称综保区)数量增长到6个,位列全国第6位。四川省商务厅联合省直有关部门(单位)开展综保区发展绩效评估,成都高新综保区绩效评估综合排名全国第1位;制发《支持推动综合保税区运营发展的通知》,草拟“川版”评估方案、两轮征求部门、市(州)意见并修改完善,建立综保区发展情况“月通报”制度,鼓励市(州)加大力度发展外向型产业。成都国际铁路港综保区、泸州综保区、宜宾综保区、绵阳综保区通过验收,成都高新西园综保区通过验收、实现封关运行,首票实货进出区通关成功。四川省综保区全部通过验收,全部实现进出口实绩。四川省持续深化“一带一路”经贸合作,全省三成货物贸易和新增境外投资企业、八成新签对外工程来自沿线国家,对外承包工程带动出口超300亿元;全面推进“四向拓展”,西向南向开放迈出新步伐。四川省拥有6个综保区和6个保税物流中心(B型),创建4个跨境电商综试区、3个国家级服务出口基地,28个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贡献全省84%的进出口,8个国家级经开区和16个国际(地区)合作园区整体水平居中西部前列。

2020年,四川省宜宾综合保税区通过验收 (四川省商务厅 供图)

【自由贸易港政策试行】 《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提出,按照“半年出经验、一年有成效、两年上台阶、三年达目标”要求,实施“清单制、责任制”,探索建设内陆自由贸易港。四川自贸试验区实现“三年三步走”跨越,159项改革试验任务基本实施,156项省级管理权限顺利下放,8个协同改革先行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11项;在全国率先出台应对疫情推动改革开放9条措施,利用外资增长2.6倍,进出口增长22.8%;新增市场主体13万家、注册资本超过1.5万亿元,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00个,新增外商投资企业1243家、实际到位外资超12亿美元,进出口总额超2300亿元。2020年,四川自贸试验区利用外资增长259.5%,货物进出口增长31.5%、高于四川省平均水平10.9个百分点,引领四川省进出口规模跃居全国第8位、增幅第2位。四川自贸试验区以不足全省1∕4000的面积,贡献全省近1∕3外商投资企业、1∕10进出口、1∕20新增市场主体,主要指标位居第三批自贸试验区前列。

(官泳忠)

2020年,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成都片区 (四川省商务厅 供图)

【川渝自贸试验区海关监管制度协同创新】 成都海关支持川渝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报经海关总署自贸区和特殊区域发展司同意,成渝两地海关建立川渝地区自贸试验区海关监管制度协同创新工作机制,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要求,围绕自贸试验区海关监管制度创新,加强沟通、互学互鉴、密切协作、形成合力,联合开展探索研究和创新实践。2020年,两地海关重点支持综保区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国务院关于促进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各条政策落实,共同试点、优化完善设备零配件创新监管模式;全面实行保税货物跨关区便捷流转,探索对两地综保区外发到对方关区的保税货物通过网络实施“云核查”,推行数据自动比对、卡口自动核放、货物点对点流程,提升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间物流效率;支持川渝两省市综保区拓展区外配套产业链,共享企业信用等监管信息,对川渝地区生产的二线入区用于继续加工装配的货物适用较低查验率;共同提升综合保税区辐射能级,综合应用便捷进出区管理、分送集报等优惠措施,降低综合保税区外配套企业运营成本,促进在四川省内江市和遂宁市、重庆市璧山区等地形成一批服务成渝两地综合保税区的配套企业。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全年实现进出口总值5491.7亿元、增长26.8%,在全国综保区中继续稳居第1位;成都西园综合保税区、成都青白江综合保税区、宜宾综合保税区、泸州综合保税区、绵阳综合保税区和南充保税物流中心(B型)相继通过国家部委验收。新型贸易业态和特色产业健康发展,成都海关全年监管跨境电商进出口货值25.3亿元、增长1.05倍,市场采购贸易出口48.3亿元、增长2.7倍。

(杨 磊 陈炳钰 伍 剑)

【货物贸易“一保多用”管理模式建立】 重庆海关围绕“强集成、促便利、降成本”原则,搭建关区海关总担保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以企业为单元的担保管理模式,在全国率先实现企业一份担保在关区不同业务领域、不同业务现场、不同担保事项间通用,探索总结出“货物贸易‘一保多用’管理模式”,压缩海关业务现场担保办理时间75%,截至年末为企业节省资金成本8000万元。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做好自由贸易试验区第六批改革试点经验复制推广工作的通知》,将“货物贸易‘一保多用’管理模式”改革事项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

(潘洋毅)

【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联动实施】 经国务院批准,自2019年1月1日起,成都航空口岸对53个国家持本人有效国际旅行证件和144小时内确定日期、座位前往第三国(地区)联程机票的外国人,实行过境免签政策。成都市成为全国中西部地区首批实施该项政策的城市之一。2020年,成渝共同在跨境金融、跨境旅游、通关执法合作、人员出入境管理等方面开展创新性探索,两地全域实行国际航线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构建“蓉进渝出”“渝进蓉出”的出入境管理机制。

(官泳忠)

【“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公告联合发布】 川渝共建通关便利、认证认可、标准计量等互认机制。11月,重庆海关与成都海关联合发布“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 助推外贸稳增长”公告,共同提出“不见面查验”、通关“零延时”等服务模式,全面推广应用“提前申报”“两步申报”等便利通关模式,以及“减少随附单证”等15项优化跨境营商环境具体举措,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持续优化成渝地区口岸营商环境。四川省冰鲜水产品两段准入监管模式、空铁联运“一单制”货物运输模式入选自贸试验区第六批改革试点经验,率先开展中欧班列“一单到底、两段结算”运费机制改革试点。

(潘洋毅 薛丛皎)

【中新(重庆)关际合作推进】 11月30日,重庆海关在中新(重庆)关际合作备忘录框架下与新加坡关税局通过换签方式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庆海关与新加坡关税局2020—2021年度关际合作工作计划》。工作计划明确,中新双方按照对等交换原则共享《口岸传染病疫情风险监测月报》《动植物疫情警示通报》《未准入境食品化妆品信息》(与双方有关部分)、《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情况》(与双方有关部分)以及涉及双方的边境知识产权侵权案件等信息;依托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实现对两地间货物物流全流程状态实时追踪和查询以及港口集装箱物流动态信息实时交互,使企业通关、生产、运输等可预期、可掌控。

(潘洋毅)

【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推进】 10月20日,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联合工作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市举行。四川省作为受邀参会省份出席会议并作大会发言,新川经贸交流合作进一步深化。1—9月,四川省与南向国家(地区)进出口1665.2亿元、增长22.3%,其中与新加坡货物进出口95.1亿元、增长17.4%;成都市始发的南向班列开行812列,外贸物资占比、重载率实现“两个100%”,其中钦州东盟方向开行486列。仁恒置地、来福士等655家新加坡企业到四川省投资,新加坡成为四川省第五大外资来源地;四川省在新加坡投资设立企业35家,备案投资2.6亿美元;新川创新科技园累计完成投资110亿元,百度、快手、字节跳动等100个重大项目落户园区。9月,新加坡—四川贸易与投资委员会发布《关于深化新川合作的联合宣言》,深化双方在产业发展、创新创业等方面的务实合作。

(官泳忠)

【重庆江北机场“航空+陆运”业务发展】 重庆市进出口货物“航空+陆运”联运模式实现空港航班向公路运输的延伸,用陆路运输弥补空运航班在时间和运力方面的不足,有效降低企业运输成本。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航空+陆运”模式以其“短、频、快”优势,用公路网络补充航空支线,吸引周边货源到重庆航空口岸进出,提高重庆航空运输覆盖范围,一定程度上缓解国际航班航线和航次减少带来的运力问题。重庆海关与成都海关等其他直属海关联合制定监管配合办法,规范操作流程,以智能关锁为载体,打通转关申报、验施关锁等作业环节,助推“航空+陆运”有序发展。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实现至成都、北京、上海、贵阳、长沙等地的“航空+陆运”业务模式。

(潘洋毅)

2020年2月14日,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海关对一批自德国空运进口,经重庆市通过“航空+陆运”模式转关至成都市的医用口罩快速办理转关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庆海关 供图)

【涪陵—泸州—宜宾港口开放合作】 涪陵龙头港—泸州港—宜宾港货运班轮3月稳定开行,助力三地复工复产。涪陵集散中转的铁矿运往泸州和宜宾,再把两地集结的磷矿运回涪陵,保证两地企业用料。

(童泓萍)

【中日(成都)城市建设和现代服务业开放合作】 中日(成都)城市建设和现代服务业开放合作示范项目成都提出八大开放合作领域及内容,即健康及社会服务(医疗、养老、人力资源)、环保生态服务(生态保护)、科学研究及技术服务(研发设计)、文化教育服务(文化创意、会展博览、教育培训、人文交往)、运输服务(航空物流、铁海联运)、旅游服务(国际旅行)、金融服务、城市建设服务。四川省梳理完成日本企业在华投资便利化、金融便利化、人员往来便利化、贸易便利化和产业合作国际化等六方面政策诉求20条,初步梳理形成34个对日合作项目、拟开展合作的22个日本目标龙头企业,编制完成专项规划和对日合作机会清单,建成示范项目载体库。

(官泳忠)

2020年8月,中欧班列(成都)累计开行量在全国率先突破6000列(成都市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供图)

【四川海陆空高效闭环对外战略通道构建】 四川省整合“临空、临铁、临水”三临叠加优势,加快构建海陆空高效闭环的对外战略通道,实现运输通道建设与国际贸易产业招商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开通国际(地区)客货运航线累计130条,稳定运营国际全货机航线10条,旅客吞吐量91.94万人次、进出境货运吞吐量17万吨,5月起降架次居全球机场首位;实施综保区“智慧综关”、机场口岸“7×24小时”等通关举措,通关成本降低60%;144小时过境免签扩围至11个城市。中欧班列(成都)累计开行6833列、货值超过260亿美元,与55个境外城市、18个境内城市互通,1—11月开行2190列、增长55.4%,综合重载率96.2%,开行量、重载率继续领跑全国,形成运贸产一体化发展的强劲态势。青白江铁路港片区发挥陆港枢纽和国际班列支撑作用,加快建设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和特色消费品进口展销中心,引进菜鸟、苏宁云商等158个重大物流项目和43个进出口贸易龙头企业入驻。泸州港“启运港+无水港”政策联动运用,长江黄金水道与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实现无缝连接。泸州港、宜宾港外贸集装箱分别完成4.39万标箱、1.1万标箱。四川省落实口岸进出境检查检疫,检查检疫航班1.1万架次、出入境人员91.94万人次,海关总署、国家口岸办以“四川等地口岸部门积极应对疫情防控确保口岸安全有序运行”为题刊发四川省经验做法。

(官泳忠 雷 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