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四川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四川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时间:2023-06-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4月10日,四川省科技厅组织召开推进“一城多园”建设西部科学城会议,研究讨论有关市(州)和重点高新区推进西部科学城建设总体思路和工作安排。四川省科技厅在对成都高新区等实地考察调研基础上,会同成都市编写和修改建设方案,形成建设方案初稿,并两次会同成都市组织专家对建设方案初稿内容咨询研讨。12月,四川省级新区——绵阳科技城新区批准设立。

四川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Construction of Sichu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latforms

【概况】 2020年,四川省强化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加速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交叉研究平台、科技创新基地,夯实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基础;以项目为中心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谋划实施重大项目,推进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建设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支持中国(绵阳)科技城建设科技创新先行示范区;以“一城多园”模式与重庆市共建中国西部科学城,打造成渝绵“创新金三角”;聚焦重点领域、重大装备、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重大协同创新平台和产业集群;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加快成德绵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等建设,推进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深化国家引领型知识产权强省试点示范;培育创新型企业和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发挥重要院所高校国家队作用,推动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依法推进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加快集聚“高精尖缺”人才和创新团队,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开展。四川省成立四川省科技领导小组暨中国西部(四川)科学城建设领导小组,建立健全由四川省省长担任组长的议事协调机制,部署全省科技发展战略、规划及重大政策,研究中国西部(四川)科学城发展的战略定位、空间布局、主要功能、实施策略等重大问题。4月10日,四川省科技厅组织召开推进“一城多园”建设西部科学城会议,研究讨论有关市(州)和重点高新区推进西部科学城建设总体思路和工作安排。5—6月,四川省科技厅组织四川(成都)两院院士咨询服务中心、长城战略研究所组成中国西部(四川)科学城建设方案编制工作组,推进中国西部(四川)科学城建设方案编制,并多次召集成都市相关部门、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邀请省内专家学者对中国西部(四川)科学城建设方案进行咨询论证。四川省科技厅在对成都高新区等实地考察调研基础上,会同成都市编写和修改建设方案,形成建设方案初稿,并两次会同成都市组织专家对建设方案初稿内容咨询研讨。

(龙 冬)

【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建设】 成都市构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天府实验室“四层架构”,编制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战略规划,制定科技创新18条、人才新政2.0版等政策措施;以成都科学城为核心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推动科技功能布局与城市战略方向相契合、科技攻关重点与主导产业需求相匹配、科技应用场景与美好生活向往相适应;以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培育创新策源动能为着力点,布局建设成都超算中心、新一代可控核聚变研究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M装置”等“大装置”11个,引进中科系、中核系、中物系等“国家队”科研机构38个,引聚清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圈”协同创新项目26个,聚焦空天技术、先进核能、电子信息等关键领域,争创国家实验室;推动天府实验室落户,开展初期建设;汇聚高层次人才270名、科技创新人才5000名,打造“人才港”;聚焦人工智能集成电路、5G通信等重点领域,引进海康威视商汤科技等数字经济重点企业90个,围绕高新技术服务七大形态,引育科技服务机构60个,培育高新技术企业430家;有序推进综合配套建设,建成区生态空间占比42%,建成城市绿道60公里,投用鹿溪湿地、智谷绿道等生态项目;转化医学设施(四川)预计2022年建成,多态耦合轨道交通动模试验平台、柔性基底微纳结构成像系统研究装置等前沿引领技术创新平台加快推进;西部长波光源前期工作加快实施,进入项目立项阶段;电磁驱动聚变大科学装置纳入“十四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规划。

(耿晓垒 涂 堃)

【中国(绵阳)科技城建设】 绵阳市是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建设的中国唯一科技城、四川第二大经济体和成渝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中国(绵阳)科技城依托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等18家国家级科研院所,国家两用技术交易中心、国家高新技术成果发布中心、科技城创新中心、四川大型仪器共享平台等大型创新平台,以及国家、省、市三级企业技术中心和高新技术企业等创新资源,完善科技创新发展链条,打造全国领先的科技协同创新示范区。2020年,绵阳市加强创新研发平台建设,北斗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4家平台通过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累计建成国省级重点实验室27家、国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2家(国家级5家,省级27家)、国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04家、国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26家;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186.26亿元,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6.52%;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375家,新增省级备案瞪羚企业9家、总数10家;国家两用技术交易中心、四川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实现技术合同认定登记额13.6亿元;四川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整合仪器设备6011台套,累计服务企业1.1万次,并成立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重庆分中心;建成国家两用技术交易中心和重庆等6个分中心,建成科技企业孵化机构60家;新增10家企业入选工信部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试点名单;实施2020年“科技城人才计划”,资助人才项目49个,资助资金5350万元;有“两院”院士27人、专业技术人才23.7万人;累计建立30家院士(专家)工作站(2012—2020),其中院士工作站3家、专家工作站27家。年内,江油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三台工业园区入选四川省第二批省级专家(院士)产业园。绵阳市新备案市级众创空间5个,备案省级孵化器1个、众创空间3个,国省级孵化器(众创空间)达47个。12月,四川省级新区——绵阳科技城新区批准设立。

(李维怡 张永兴)

2020年,四川省绵阳科技创新中心 (张永兴 摄影

【国家(四川)双创示范基地建设】 四川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双创示范基地促改革、稳就业、强动能带动作用,持续增强重点群体创业带动就业能力,面向西部地区12个省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6家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发起成立西部双创示范基地联盟,聚力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截至年底,国家在四川省布局成都市郫都区、四川大学、四川天府新区、巴中市平昌县、四川长虹集团、新希望集团、自贡高新区、宜宾临港经开区、成都高新区9家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省发展改革委等省直相关部门在创新创业成效明显的区域、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布局建设全省第一批15家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四川省区域类国家双创示范基地连续3年获国务院激励通报。

(郭 龙)

【国家两用技术交易中心建设】 国家两用技术交易中心由科技部授牌,是全国唯一的国家两用技术交易平台。交易中心以推进科技成果、科技资源进行交易和转移转化为目标,构建技术交易服务规则,开展技术交易服务。2020年,交易中心签约成都科技服务集团、重庆技术评估与转移服务中心,推动环成渝地区技术转移合作,设立交易中心重庆分中心、郫都工作站。截至年底,交易中心利用在资源对接方面的优势,促进技术转移转化、服务科技企业,累计建立河北、山东、广东、泉州、成都、重庆6个分中心,河北张家口、四川遂宁、成都郫都3个工作站,服务覆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京津冀、胶东半岛、珠三角地和海西经济区。交易中心揭牌以来,累计收录成果3.1万项,征集技术创新需求2900项,吸纳专家1500人;组织技术融合专业赛、年度成果发布、“戎易汇”精准对接会等活动100场;为500家企业提供对接服务,签约技术交易服务100项,实现技术交易额5亿元。

(李维怡 张永兴)

【国家计量基准战略备份基地建设】 四川省市场监管局以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为主导,全面启动国家计量基准战略备份基地建设;争取市场监管总局支持,将国家计量基准战略备份基地建设列为省委十一届四中全会重点工作任务。

(李 明)

【国家实验室成都基地建设】 成都市以创建国家实验室为目标,聚焦电子信息、生命科学生态环境等优势领域,加快组建天府实验室,推动编制天府实验室组建方案,加快推进国家实验室成都基地建设。

(耿晓垒 涂 堃)

【中科创新育成中心建设】 中科创新育成中心是四川省绵阳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共同组建成立的民办非企业单位。中心定位为中科院系统与绵阳市开展科技合作交流与技术创新的桥梁纽带,实施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促进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动力引擎。中心与川内各育成中心、中科系服务型企业共同构建四川省科技成果转化协同创新网络体系,搭建协同网络数据库,并在瓜蒌根结线虫治理、有机垃圾处理等方面开展项目合作;与中物院成科中心、西南科技大学科技园、四川省高技术产业联盟等7家单位共同发起构建产教融合协同创新体系,并联合举办技术评价会、企业专题分享会等活动;加入四川省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服务联盟、绵阳市孵化器载体联盟等共同体,被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认定为省级中小企业服务示范平台。(www.daowen.com)

(文 怡)

【四川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建设】 四川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即17共享网)由四川省科技厅、绵阳市人民政府联合共建。平台按照共建共享、市场运营、价值服务的总体定位,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仪器资源共享为核心,以线上业务系统为载体,通过仪器设备数据库、检验检测能力数据库、专家数据库的建设,结合仪器研发、仪器金融、仪器产品、仪器处置、检验检测、计量校准、认证培训等相关服务,形成“一网三库七功能”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业务体系。截至年底,平台累计与140家科研院所、高校以及相关机构形成合作,开放仪器设备6011台套,形成19万项测试服务能力,可服务于11350种产品,先后为2400家企业提供相关服务2万次。

2020年,四川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 (张永兴 摄影)

【四川省两用技术再研发中心建设】 四川省两用技术再研发中心是中国(绵阳)科技城工业技术研究院经四川省科学技术厅批准,依托区域内创新资源打造的专业从事技术到产品研发的开放式技术支撑平台,是采用虚拟研究所、注册工程师模式构建的新型研发机构;主要从事技术成果向产品转化、产品化技术拓展市场应用及产品规模生产工艺、装备、制造规范、标准等研究,推进先进技术双向应用,为中小企业提高创新产品供给。再研发中心聚集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20所大学,中科院、中物院等14家科研机构,长虹、九洲等30家企业的创新资源;拥有3200平方米研发基础场地、1.6万平方米成果转化基地,建立完善的网络基础设施、研发办公装备;拥有125台套通用研发设施,建立成套的电子装备、结构装配试制条件及测试环境,形成较为系统的再研发体系,可支撑中心产品研发、产品试制、产品分析测试,面向中小企业开放服务。再研发中心主要为企业提供产品研发、技术评估评价、工程咨询、需求对接、成果发布与企业宣传服务、检验检测及认证服务、专利等相关服务。2020年,再研发中心加强再研发队伍建设,新引进研发团队3个,入驻团队总数达14个;先后启动32项再研发任务,推出再研发产品成果23项;推进14项再研发成果规模化生产。

(李维怡 张永兴)

【科技创新基地建设】 四川省在四川天府新区集中启动建设西南天然药物与临床转化综合研究平台等4个国家科教基础设施和多态耦合轨道交通动模试验平台等2个前沿引领创新平台。7月9日,四川省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获批。川藏铁路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高端航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启动建设,最高运算速度170p(每秒运算10亿亿次)的成都超算中心一期于12月建成,算力进入全球前10位。四川省全年新批复组建26家省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总数达164家,涉及18个市,覆盖四川省“16+1”全部重点产业领域。截至年底,四川省有各类创新平台1977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14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7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89个。

(郭 龙 耿晓垒 涂 堃)

【科技园区建设】 四川省科技厅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支持成都、宜宾、遂宁、广安等地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专项项目7项,安排经费1500万元;指导内江市、广安市、南充市按照科技部组织开展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综合评估要求,做好综合评估准备;支持成都市、宜宾市、内江市等作为培育园区创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根据创建进展和成效择优推荐。科技部批复成都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12月,宜宾市编制完成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发展规划和建设实施方案。12月23日,科技部印发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综合评估结果的通知,内江、南充、广安3市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通过综合评估,内江园区获得“优秀”。

(文 怡)

【应用技术创新平台建设】 成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推进重点产业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会同经信、科技、财政、税务海关等部门开展2020年(第27批)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申报,成都先导药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成都百裕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获批建设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迈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体外诊断产品及量值溯源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等19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实验室获批组建。成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累计支持组建141家省级及以上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实验室,其中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实验室42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实验室99家。

(耿晓垒)

【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 四川省绵阳市持续完善协同创新体系,召开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推进会,引导、鼓励企业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华丰公司牵头的“光电互连创新中心”、六合特材牵头的“高品质高温合金创新中心”被认定为四川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引导省级创新中心引进成渝科研机构龙头企业加入联合体中心提档升级,创建两个不同行业共性技术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4家、总数12家,是四川省唯一开展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认定的市州。

(晏华成)

【安州·长虹双创产业园建设】 安州·长虹双创工业园是集创意、研发、孵化、加速于一体的成果转化、产品创新和高成长科技创新型综合体,一期工程于2018年11月23日在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动工,占地面积371亩,建筑面积22.77万平方米。园区双创工作主要围绕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领域从事智能创新型业务,包括智能售卖终端产品、智能组件产品、智慧家庭类产品以及中控屏等车载智能电子设备。园区依托双创新业务,集中打造集技术研究(孵化)、产品开发、市场营销、智能制造、智慧仓储为一体的绿色新型智能化工业园区。截至2020年,一期工程完成相关建设,注塑厂房、钣金冲压厂房、注塑∕钣金冲压模具厂房、库房、危化库及垃圾房等主体建筑交付使用。四川爱创科技等服务型企业搬入并投产,可为中小企业提供围绕人工智能与物联网领域,对部件、组件、整机进行OEM∕ODM∕EMS等服务。安州·长虹双创工业园二期停车场和食堂等附属设施完成规划设计。

(文 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