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韦伯的选址三角形理论,传统工业区的布局由劳动力、原材料和市场共同决定,如图5.5所示,交通运输成本在传统工业区布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图5.5 韦伯工业布局三角形
资料来源:夏海钧:《中国高新区发展之路》,中信出版社2001年版,第109页。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特殊的工业区,其与传统工业园区有所不同,由于其主要是以生产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相对传统工业园区,其受原材料的影响较小,更多地是受技术条件、智力资源、信息网络的约束。一般而言,影响高新区发展的区位因素主要有:智力密集度、工业基础、交通运输与信息通讯条件、创新环境与政策环境等。
而高新区的建立也有效促进了城市功能强化与社会全面发展。如图5.6所示,高新区的建立,扩大了对外开放度,完善了城市的基础设施,加强了城市规划,促进了服务、管理等制度创新,改善了投资软、硬环境,强化城市功能,促进社会发展。同时,城市功能建设与社会发展同步,土地与产业开发同步,不仅为城市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发展动力,同时也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因此,高新区建设不仅能帮助地方政府改造旧城、建设新城,为城市发展提供新空间,同时也是加快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地方经济增长、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重要途径。
图5.6 高新区规划建设对增强城市功能的作用
资料来源:陈家祥:《中国高新区功能创新研究》,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1页。
从空间地理的角度来看,高新区与其所处城市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三类:独立成长式、边缘成长式和内涵生长式(如图5.7所示)。
(一)独立成长式(www.daowen.com)
这类高新区与城市呈相对独立的发展关系,一般都是由政府通过规划在城市周边的独立区域内建立,以城市的卫星城镇的形式出现。这类高新区一般规模较大,如日本的筑波科学城,这类高新区由于离主城区较远,在其自身基础建设和配套设施完善前,其发展较易受限,也不利于吸引人才入园。但当其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会对主城区产生显著的知识溢出与技术扩散效应。
(二)边缘成长式
这类高新区一般设立在紧邻城市的近郊区域,既有充足的发展用地,又可以共享城市的各类资源,尤其现在很多大学城也位于城市郊区,因此也便于园区获取智力资源。这类型的高新区很多,例如美国的斯坦福研究园、台湾的新竹科学工业园等。
(三)内涵生长式
这类高新区一般位于城市内部近郊边缘,由于城市地价较昂贵,这类园区一般规模较小,主要是由大学和科研机构兴办的以研发为主要任务的孵化器和研发中心。这类园区的优点是可以与城市共享基础设施,并且由于交通位置的便利性,有利于其吸引科技人员。但由于城市用地限制,其发展规模受到限制,因而对城市经济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影响有限。
图5.7 高新区与城市的关系示意图
资料来源:夏海钧:《中国高新区发展之路》,中信出版社2001年版,第113页。
然而,无论高新区与城市是哪类关系,其依赖城市支持发展的同时,也改善了城市的产业结构,促进了城市的现代化进程和经济快速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