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高新区网络创新与企业创新能力优化

高新区网络创新与企业创新能力优化

时间:2023-06-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高新区创新网络对其内部企业的知识溢出及扩散效应最为明显,对周边区域内企业创新能力虽有促进作用,但影响程度随着空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弱。

高新区网络创新与企业创新能力优化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其不断的创新与自我提升,企业除了保持现有竞争优势外,更要根据市场、产业的变化趋势迅速调整其发展路径。创造并保持竞争优势对单个企业来说并非易事,需要在企业和产业间搭建一条联系通道,借助外力促进企业的有序发展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高新区作为各国各地区政府促进企业创新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企业如果长期自我封闭式地进行创新研发,容易陷入缺乏创新活力的状况,而高新区为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合作环境,在提高企业创新活力的同时,也为企业注入了创新思维和创新管理模式。

一般而言,企业通过直接增强自身学习能力或者与其他个体的有成本的交流来增加企业自身的知识存量。从关系网络的角度看,这种企业间的联系是种非定向曲线。高新区内外的企业通过合作、交流等正式联系以及非正式的间接联系获得知识及收益。这其中的过程可以通过构造高新区知识网络扩散模型来分析。

假定企业的创新过程服从Poisson分布,那么知识的积累是一个指数化方程。其中,i和j代表高新区创新网络中的创新企业i和企业j,n代表高新区创新网络内企业的个数,园区内的企业集合为N={1,2,…,n},其中n≥3。代表企业的创新概率,为企业i在时间t时刻的知识存量。

企业i创新达到知识水平k i=k的概率通过密度函数给出,见式(5.1)。

这意味着企业i创新的完成必须在以下概率条件下才能达到:

假设企业间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允许企业吸收的可能是全新的知识,并且企业通过其个体能力来连接知识。那么,在时间t内企业i总的知识积累如式(5.3)所示:

式(5.3)中m t表示当前网络的状态,其在时间[t,t+1]内是不变的。在一个单一时间区间内企业i,j∈N创造的知识分别为ωi和ωj,假定在固定时间t内是常量并且是外生变量。由于知识的流动是通过创新主体企业i和j直接或间接的相互联络来完成的,式(5.3)中第二项表示知识流动中被企业i吸收的来源于其他企业j的知识量。由于知识是通过双边的直接或间接联系来有效转移的,因而参数σ代表了新知识产生共享的可转移性因素。

式(5.4)中V是企业通过创新获取的净利润是企业的创新概率,是企业i创新过程中产生的成本,则:

由式(5.5)可知,而企业i创新过程中产生的成本受固定成本和联系个体的可变成本影响,后者与企业间的空间距离d′(i,j)有关。由此可以推导出企业i在时间t内产生的净利润,如式(5.6)所示:(www.daowen.com)

由式(5.6)可以看到,企业i的利润水平和其自身的知识存量及创新成本有关。而企业自身的知识存量如式(5.3)所示,不仅和其自身及其他网络内企业创造的知识有关,还和企业间的知识流动、知识共享、知识转移的网络联系密切相关;企业的创新成本不仅和其自身固定成本相关,也和企业间的空间距离及与其有创新联系企业的可变成本有关。因此,高新区创新网络对其内部企业的知识溢出及扩散效应最为明显,对周边区域内企业创新能力虽有促进作用,但影响程度随着空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弱。

下面借鉴神经网络理论中的有关理论来构建企业技术创新模型,进一步分析资本、信息及知识交流而形成的空间网络是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的。在神经网络模型中,企业i从网络中获得的总信息X i如式(5.7)所示。

其中,Z j为企业j的输入,θij为企业j与企业i相互作用的强度,反映了信息交流的重要程度。

式(5.8)中,I i(t+1)为(t+1)时刻所考察企业i的技术创新信息状态;I j(t)是第j个创新网络行为主体在t时刻流入企业i的信息量;αj为第j个创新网络行为主体信息的有效度;ε(t)为创新网络外部的扰动因素。θij为企业间相互作用的强度参数,是一个极为关键的参数,参考网络结点状态变化函数,可以将行为主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强度表示为式(5.9):

一般而言,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越强,就越容易吸引其他行为主体技术创新信息的流入,在这里用k i来衡量企业i技术创新能力大小。βij则是描述企业i与企业j信息相容性的,βij介于0和1之间。当企业i与企业j的信息完全相容时,βij=1;当企业i与企业j的信息完全不相容时,βij=0。D ij为企业i与企业j之间的距离。这里的距离是一种广义距离,不仅包括企业间的空间距离,而且包含企业在文化背景、知识结构以及思想观念上的差异性。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企业的知识创新不仅与其自身知识存量、创新成本有关,还与网络内其他创新企业密切相关。在企业间相互交流过程中,双方的信息相容性及空间、文化、观念上的距离都决定其相互作用的强度。高新区内的企业之所以能获得较多的创新优势,不仅在于其自身技术水平较高,吸收接纳信息的能力较强,拥有靠近创新资源的地理优势,而且由于其长期处于创新网络联系内,因此其较区外企业具备了创新观念、创新文化、创新管理上的无形优势。

许多初创高新技术企业规模小、资金少,因而对要素、服务的支付能力也有限,高新区对基础设施、中介服务等的集中提供,为这类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同一产业链上企业间的合作及资源共享,能更有效地利用园区内的创新资源,提高其利用率,减少企业的相关投入,并在此过程中实现企业能力互补、升级,促进其创新能力提高。此外,高新区内同类型企业的集聚也强化了企业在市场交易中的地位,从而降低了企业的信息搜寻成本、谈判签约成本、履约成本等。

由于知识的扩散及溢出效应,高新区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园区内部企业的发展,更通过园区内外部企业间的贸易、合作、交流提高了园区周边区域内企业的创新能力。随着企业个体的创新发展,区域产业结构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变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