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创新网络比较研究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创新网络比较研究

时间:2023-06-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高新区与经济技术开发区比较研究然而由于高新区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功能定位不同,其创新网络又具有不同的特点。而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网络中高校、科研机构的参与程度较低。高新区主要以高新技术产品和产业为主;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高新技术产业与产品虽占有较大比重,但产业、产品分布更加宽泛。在高新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之初,园区的功能相对单一,空间范围较小,以管委会模式可以进行高效管理。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创新网络比较研究

我国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均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因此具有相类似的国内外历史背景。自20世纪80年代起,亚洲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具有经济活力的地区,我国经济也在改革开放后得以迅速发展,中央政府为了促进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深化改革开放,于1984—1988年在沿海地区建立了首批1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此后,为了培育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1988年又在北京中关村创立了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这两类开发区的特色主导产业已初步形成,经济总量都达到了相当的规模,创新能力逐步提高,产业集聚效应开始显现,发展速度很快。较其他地区,这两类开发区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益,已经成为我国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和创新源动力,不仅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的重要基地,更通过园区的工业发展推进了我国的城市化道路。

(一)高新区与经济技术开发区比较研究

然而由于高新区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功能定位不同,其创新网络又具有不同的特点(见表2.6)。

表2.6 高新区与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网络的比较研究

1.目标、功能不同

高新区作为以创新培育、技术转移为特色的特殊区域,其功能定位使它自创立之初就与经济技术开发区不同。高新区以集聚创新资源、促进科技创新、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和培育高新技术产业为主;而经济技术开发区则以引进外资、发展工业、出口创汇为主。

高新区在技术创新、科技成果孵化、吸引人才方面成效更显著;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引进外资、外企和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成绩更突出。

2.选址不同

经济技术开发区一般位于交通便捷的沿海港口城市和内陆交通枢纽城市,侧重与国际市场联系方便的区域。高新区与经济技术开发区不同,其区位优势不在于是否地处沿海,而是侧重智力人才密集、信息资源、产业基础和创业氛围良好的区域,以临近大学、科研机构和拥有雄厚科研实力的大型企业密集的地区为主,如北京、西安等。尤其科研资源在高新区的创新网络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高新区创新网络中,高校、科研机构为其不断提供创新成果。而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网络中高校、科研机构的参与程度较低。

3.企业、产品不同

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企业以中外合资经营、中外合作经营、外商独资经营的生产性和出口加工型企业(不一定是高新技术企业)为主;而高新区内的企业以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企业为主。

高新区主要以高新技术产品和产业为主;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高新技术产业与产品虽占有较大比重,但产业、产品分布更加宽泛。

4.产业结构、政策优惠对象不同(www.daowen.com)

高新区主要依靠国内的科技资源,借助国际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形成以民营科技企业科技成果转化为主体的产业机构。而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大力引进外资和技术的基础上,以国际贸易为先导,形成以现代工业、制造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与经济技术开发区相对单一的主体结构不同,高新区内除了企业和政府相关机构外,还有风险投资机构、企业孵化器、创新创业服务中心、专业科技园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在其创新网络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此外,高新区的政策优惠对象不是外资企业,而是从事研发创新的高新技术企业,政策优惠具有更加明显的产业导向性,并且其产业发展服从国家及其所处城市的产业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二)高新区与经济技术开发区面临的问题

随着国际分工与制造业的转移,以及我国的政策与体制环境的变化,这两类园区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其自身缺陷也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暴露出来。主要包括:

1.产业结构趋同

近年来,由于宏观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大力发展现代工业的同时,也积极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而部分高新区由于创新基础不够,其高新技术的产业特征并不明显,经济技术开发区与高新区开始出现结构趋同的现象。此外,在同类开发区之间,由于定位不够明确,也出现园区结构雷同、缺乏自身发展特色的现象。这容易造成开发区之间的恶性竞争,为了吸引投资项目,园区通过低廉的地价,超额的税收优惠等政策吸引企业入园,园区间的恶性竞争会造成大量重复建设,浪费地方政府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

2.创新能力不足

目前而言,这两类开发区中的大多数园区更像是加工贸易区、工业园区、产业区,而不是技术创新区。在财政税收压力下,相较于投入大、风险大、研发周期较长的技术创新项目,园区更重视能立即产生产值和税收收入的成熟工业项目,因此园区内真正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企业较少。

3.园区规划布局和体制建设问题

有时为了争取到投资项目,有些园区不太重视项目的发展领域与园区的整体发展方向是否吻合,造成园区间产业结构类似、重复建设、无序竞争等现象。另外有些园区在土地利用规划上缺乏科学性产业布局较为混乱。

在高新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之初,园区的功能相对单一,空间范围较小,以管委会模式可以进行高效管理。然而随着园区空间范围的不断扩大,人口日益增多,各类配套服务问题、环境保护问题都开始浮现,面临社会事务日益繁杂的局面,如何建立高效、精简的服务管理体制是这两类园区都要面临的挑战。

随着我国及国际经济形势的转变,国家区域政策的扶持重心逐渐从沿海开发区转变为全方位梯度开发格局,开发区面临失去政策优势的困境。这迫使许多园区从以往过于依赖政策的发展道路开始转型,通过结构调整和功能拓展使园区的产业结构优化,从单一功能的园区向综合型经济区转变,从探索型园区管理模式向科学化的现代管理方式转变。只有进行“二次创业”,园区才能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